本書為《冬之夢 費茲傑羅短篇傑作選》之單篇內容。剛嶄露頭角的製片人結識帶著明星夢跨洋而來的英國女孩,為她帶著悲劇氣息的美所吸引,卻只能見著她在殘酷的好萊塢中逐漸沉淪,隨著無數青春一同葬送於無形。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以詩化散文寫成,以小說體探討哲學,具有哲學、文學雙重價值。書中尼采假借先知查拉圖斯特拉之名,表達他自己的思想,尼采主要的哲學觀點,包括 「上帝死了」、「對一切價值重新評估」、「超人哲學」、「權力意志」等,都可在本書中讀到。
《基度山恩仇記》是法國大文豪大仲馬的經典冒險小說,也被公認為大仲馬最好的作品。本書於1844年完成,全書共分十八次出版。後世史學家認為這部書不是大仲馬獨立創作,而是與其他作家合寫。
透過主角艾莫瑞.布雷恩(Amory Blaine)對自身所唸過的書品頭論足一番之外,還透過艾莫瑞與大學室友、同窗之間的對談來討論各種觀念。對主角而言,大學時代的年輕歲月都是一個形成思想的過程。
學科被當、爸爸中邪、爺爺耍笨鬧憋扭嗎? 因為這些事整天跟朋友抱怨你就太遜了,像《想我苦哈哈的一生》的瑟伯一樣,把生活裡最發噱翻白眼的不順心全都寫成情境喜劇吧! 失控的荒謬情節是日常生活最立體的切面。 如果日子一切順利從沒失控,一定是因為你還沒有認真過生活!
想追回最初的愛,除了財富,還要什麼代價?村上春樹的最愛,不斷翻拍的小說經典。 用第三者的觀點,檢視一戰結束後絢麗的美國夢,那蒼白、浮華、閃亮、破碎的生活。隱隱也帶出費滋傑羅那顆在迷失世代中維持的純真之心。
現代戲劇之父易卜生歷久彌新之作 個人主義先知與病態社會的正面對抗 我要談的是我最近的一項大發現…… 這項發現就是我們的「道德」生活已經從源頭中毒了, 我們的公民社會整個的結構 就建立在「虛偽」這一片有毒的土地上。──史醫生 史塔克曼醫生發現為全鎮...
「還記得那個夏天,妳站在芒草叢生的草原上,專心地畫畫。我總是躺在你身旁那棵白樺樹的樹蔭裡。就這樣,到了傍晚,妳完成工作,走到我身邊。我們將手搭在對方的肩頭,相互依偎,看著遙遠彼方的地平線。地平線上方覆蓋著一塊雲,邊緣被夕陽染紅的厚厚積雨雲,那似乎像在說在終於迎來黃昏的地平線另一頭,將會有什麼發生...
《冬之夢 費茲傑羅短篇傑作選》共收錄五篇費茲傑羅的經典傑作,包含四篇小說及一篇三段式散文,「最後的吻」為其中一篇單篇內容——
「那字裡行間仿若型塑出一個充滿青春與希望的城市——在那兩個ㄧ戳就破的謊言之間,再那虛張聲勢的語氣之間。」—最後的吻
作者簡介
史考特.費茲傑羅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 (1896–1940)
「要評斷一個人是否具備第一流的智慧,就是看其有沒有能力在心智中,同時秉有兩種互相對立的概念,而仍能保持正常運作。」
費茲傑羅無疑正是如此矛盾的人,一輩子在虛榮與幻滅之間掙扎。他愛慕五光十色的生活,渴望名聲與金錢,卻又透徹地看穿其虛浮短暫;他賣文借貸支撐浮華生活,同時又念念不忘崇高的文學志業。他對愛情的理想既純潔又堅貞,卻娶到同樣有才華,同樣愛慕虛榮,同樣精神脆弱的妻子;深知兩人在一起終將互相毀滅。他清楚酒是穿腸毒藥,卻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終至毀了自己的才華與生命。
一生寫了上百篇短篇小說,投注全部心血的長篇小說卻只寫出四本,及一本未完成作品,除了處女作《塵世樂園》大賣讓他聲名鶴起,其餘皆未如預期。雖然飽受精神與現實的折磨,但他終其一生都未失去浪漫與純真的特質,死前仍在為心目中最偉大的小說奮鬥。
其作品幾乎都在探討對某種浮華理想的渴望,以及其不可避免的幻滅,這種矛盾對立也形成他作品最迷人的特質,進而於日後成為整體美國夢的象徵,從個人飛蛾撲火般的自毀擴大為整個時代群體的掙扎,奠定其美國近代偉大小說家的地位。
譯者簡介:
劉霽
大學念中文系,研究所赴英研讀文學與電影,以讀小說看電影為本分。創立一人出版社,總是把創作、翻譯與出版混為一談。譯有《影迷》、《再見,柏林》。
「他的才氣有如蝶粉在蝶翼上畫出的斑紋,渾然天成。曾經,他就如同蝴蝶般對此渾然不覺,也不知那何時被玷汙或拂去了。後來,他意識到自己受傷的羽翼,意識到其構造,學會思考,卻無法再飛舞,因為他對飛舞的愛已然消逝,只記得那曾一度是如此輕鬆寫意。」海明威論費茲傑羅《流動的饗宴》。
「費茲傑羅讓美國小說繼亨利.詹姆斯之後,再度向前邁出了一步。」——T. S. 艾略特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