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教你以藝術思維去拯救生態環境的一本書!
國內第一本談論生態藝術之專書!
本書收錄了英國生態藝術發展中的七個不同事例,各自展現了不同的內容與形式,但都是以生態系統的思考為出發點。究竟何謂生態藝術?和環境藝術又有何差別?除了介紹生態藝術的發展與實踐,並引入台灣的案例。從藝術思維出發,生態保育和環保也可以很美!
∖讓家成為最好的照顧者∕ 住得好,住到老! 共居思考、空間微調整,打造可以陪你到老的家
《點子都是偷來的》、《點子就要秀出來》作者最新作品 找到了開啟創意的訣竅,創作出屬於自己的作品, 但要如何保持點子一直源源不絕?
他們,讓時尚誕生了! 香奈兒,菲拉格慕,愛馬仕,路易.威登,勞夫.羅倫…… 26位發明不朽品牌的大師, 他們的傳奇故事, 他們的熱情、創意、成功, 全在《時尚的誕生》中!
本書要你證明自己是玩創意的料!──《紫牛》塞斯‧高汀大力推薦 讚極了!──TED論壇主辦人克里斯‧安德森強力推薦 要在數位時代中展現創意,這本書能啟發更多靈感 不是只有天才才能想出有創意的好點子,只要做你自己就可以了!這本書要告訴你:創意無所不在,人人都可以玩創意。 這本書是數位時代...
好設計如何打動人心?好想法如何實際執行? 設計思考以人為本、從需求出發、以創意解決難題。 善用設計思考不僅可以打造商品、改造組織,更可以改變你我的生活! ★ 設計界、教育界、企業管理者、行銷者都在討論的創意思考方式 ★ 暢銷十周年全新改版,增譯全新章節,思考設計的再設計
--風格布置新手村-- 從零開始!告訴你打造空間的順序 提供25個理論 × 83種實踐法 打造舒適又有美感的空間 京都職人15年空間軟裝布置經驗集結 家具定位∣色彩整併∣尺寸提醒∣多燈照明∣配置三要素∣角落收納法 特別附上:QR code延伸解說 各單元實境影片!空間職人親...
為什麼日本人的家,都這麼好看? 該如何打造出網美居家,隨便擺就很美? 讓生活有儀式感,用你喜歡的東西成就舒適品味 日本專家親自示範裝飾的技術,居家軟裝佈置學
★最新修訂版,並新增中文版專訪內容★ 「我深深感受到人生真是太美妙了,身體甚至為之顫抖。 藝術世界樂趣無窮,對我來說沒有比這個世界更能湧現希望、激發熱忱的地方了。 因此為了藝術,再怎樣辛苦我也不會後悔。 我就是這樣一路走到現在,今後也會這樣繼續生活下去。」──草間彌生
有史以來最具原創性、最實用、最鼓舞人心的戲劇寫作書! 我們「如何」說故事?又「為什麼」要說故事? 奠基於各編劇大師的基礎,深刻挖掘許多尚未被解答的說故事之謎! 編劇、作家創作必讀之作, 長據美國Amazon編劇、寫作暢銷書排行榜, 指標性書評網Goodreads逾4,000位讀...
日本版面設計の不滅法則,就在這一本! 市面上多數工具書教你的方法,過幾年就要淘汰換新 這一本不一樣﹗濃縮日本頂尖設計師反覆一直在用的好技法
首次裝潢必看!國內第一本集結最完整裝潢過程的計劃書!暢銷典藏修訂版! 裝潢糾紛越來越多,找了設計師也無法令人安心? 通通都付錢了,工程卻不斷delay,這樣對嗎? 本書將一一解析裝潢過程面臨到的所有狀況, 就算沒有裝潢經驗,只要一本在手,也能順利完成新家改造!
「字型」決定設計成敗! 33種字體祕訣,精準傳達重要訊息! {做了10年設計,但還不會選字?} × 只是把字放上去,那不叫設計。 × 要醒目,不是放大加粗這麼簡單。 ○ 能清楚解讀意思或文章。 ○ 「切中目的」的設計,才是稱職的設計。 擺脫字型選擇的困擾,將它化為你最強武器 !...
在當今社會,設計的使命是什麼? 全球最具影響力設計師之一唐納.諾曼,重磅最新力作 如果設計是讓我們陷入今日困境的罪魁禍首, 或許設計也可以拯救我們脫離這種困境
一本看懂人類如何用圖像傳遞思想、信仰與力量的視覺指南 為什麼古埃及人要在墓室牆上刻下動物頭神祇? 為什麼一個倒三角形能代表女性? Ω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我的約會對象將它紋在他的整個前臂上? 美元鈔票金字塔頂部那隻凝視的眼睛背後的完整故事是什麼?
此書中收錄了英國生態藝術發展中的七個不同事例,各自展現了不同的內容與形式,但都是以生態系統的思考為出發點。究竟何謂生態藝術?和環境藝術又有何差別?有人認為美國才是生態藝術的發源地,但選擇以英國為研究對象有其現實與巧合的因素。2008年在嘉義北回歸線藝術行動的海區論壇中,首次聚集了國內、國外各領域專家或學者,共同討論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影響,以及台灣西南國土的變遷狀態。與會顧問大衛黑利正是和哈里森夫婦合作,協助《溫室英國》計劃的執行。以台灣同樣也是海島國家的生存現實來看,《溫室英國》原本即是作者關心的主要研究對象之一,而透過大衛黑利的引介,英國其它重要的生態藝術計劃和網絡也逐一浮現。
書中七個案例雖然各自獨立成篇,但大致上都互有交疊,其中的藝術家更是彼此相識、時有往來,隱隱中浮現出英國生態藝術發展的網絡中幾個主要脈絡,也代表著英國境內有關生態藝術創作的幾個大方向。由於時間、資源有限,對於英國生態藝術發展的面貌不可能鉅細靡遺地全部收錄。這本書中所呈現的方向,是透過作者個人角度,試圖抓取可以和台灣處境有所呼應的若干案例,作為借取經驗的「他山之石」。書寫方式儘量以淺白易解的文字為主,希望透過本書的內容,帶給讀者一個認識生態藝術發展中,不一樣新視野的機會。
另外,每一面向最後,也列出台灣近年來陸續發展的生態藝術相關案例簡介及資訊連結,作為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進一步瞭解和追蹤台灣藝術家在生態藝術創作上的努力之門徑,並期望藉著彼此互相參照,更能充份理解本書中所介紹的英國實例與其內容。這些案例雖然各依「水、人與社區、行動」的面向來區分,但誠如英國的案例所見,生態藝術是關乎系統和關係的藝術,每一計劃其實多少都同時涉及了這三個面向,此書中的分類乃是作者以自己的理解,依各計劃中最重要比例的方向而予以區分,作為方便讀者辨識的依據。
作者簡介
周靈芝
藝術家、研究者和作者。曾參與藝術家自營的另類藝術空間「新樂園藝術空間」的運作,並協助獨立策展人陳香君於2006年策劃之《燕子之城》展覽,之後又執行新樂園藝術空間與澳洲雪梨市藝術家團體「Stone Villa」的台、澳交流展。2007到2008年間,參與嘉義「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在嘉義縣義竹鄉東後寮社區帶領小朋友以數位影像學習和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和駐村社區建立了良好的互動關係,並瞭解農村有機栽種狀況,開始關切生態、環境和社區的議題。2009年獲當代藝術基金會和國藝會補助,赴英國進行生態藝術在英國發展的調查研究。2010年受邀請赴日本橫濱市黃金町駐村,並與社區親子、兒童共同創作《拼布大壁畫》,參與黃金町Bazaar展覽及台、日、韓座談會。
2010-2011年以生態藝術工作站進駐台北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和社區合作公共藝術計劃「可食地景」,與社區居民、學生、駐村藝術家和藝術村志工共同打造了分佈在寶藏巖各角落的生態農園,啟動寶藏巖社區居民與藝術村自力、共生的社會過程,並逐步落實有機堆肥、微型經濟與生態聚落的創造。美國策展人艾婕音在2011年七月出刊的英文雜誌《Taiwan Review》中有文章介紹。
2011年四月獲邀參與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濕地第二屆國際環境藝術節,以重新肯定地方產業技術和愛護濕地環境資源的精神,與成龍國小師生及成龍社區居民、環境藝術節的志工共同完成生態地景作品《回歸大海》(可參考公共電視節目《我們的島》第612集。
2011年9-12月受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邀請,參與新北市公共藝術校園推廣計劃,在野柳國小進行駐校藝術課程。目前正在嘉義布袋進行駐村協力,以及台南大港社區參與藝術介入空間計劃。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