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葛洛斯是哲學家萊布尼茲的信徒,亦以其思想教導他的學生贛第德,可是當贛第德遭受一連串理想幻滅,體驗了無數艱難後,卻是得到「徹底拒斥樂觀主義,擁護無解的準則」這個結論。伏爾泰藉由這個故事,辛辣地諷刺並揭露那舊政權、舊制度的腐敗和不合理。譯者徐志摩將這部作品比之為中國的《鏡花緣》,確有相似之處。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以詩化散文寫成,以小說體探討哲學,具有哲學、文學雙重價值。書中尼采假借先知查拉圖斯特拉之名,表達他自己的思想,尼采主要的哲學觀點,包括 「上帝死了」、「對一切價值重新評估」、「超人哲學」、「權力意志」等,都可在本書中讀到。
《基度山恩仇記》是法國大文豪大仲馬的經典冒險小說,也被公認為大仲馬最好的作品。本書於1844年完成,全書共分十八次出版。後世史學家認為這部書不是大仲馬獨立創作,而是與其他作家合寫。
學科被當、爸爸中邪、爺爺耍笨鬧憋扭嗎? 因為這些事整天跟朋友抱怨你就太遜了,像《想我苦哈哈的一生》的瑟伯一樣,把生活裡最發噱翻白眼的不順心全都寫成情境喜劇吧! 失控的荒謬情節是日常生活最立體的切面。 如果日子一切順利從沒失控,一定是因為你還沒有認真過生活!
想追回最初的愛,除了財富,還要什麼代價?村上春樹的最愛,不斷翻拍的小說經典。 用第三者的觀點,檢視一戰結束後絢麗的美國夢,那蒼白、浮華、閃亮、破碎的生活。隱隱也帶出費滋傑羅那顆在迷失世代中維持的純真之心。
現代戲劇之父易卜生歷久彌新之作 個人主義先知與病態社會的正面對抗 我要談的是我最近的一項大發現…… 這項發現就是我們的「道德」生活已經從源頭中毒了, 我們的公民社會整個的結構 就建立在「虛偽」這一片有毒的土地上。──史醫生 史塔克曼醫生發現為全鎮...
「還記得那個夏天,妳站在芒草叢生的草原上,專心地畫畫。我總是躺在你身旁那棵白樺樹的樹蔭裡。就這樣,到了傍晚,妳完成工作,走到我身邊。我們將手搭在對方的肩頭,相互依偎,看著遙遠彼方的地平線。地平線上方覆蓋著一塊雲,邊緣被夕陽染紅的厚厚積雨雲,那似乎像在說在終於迎來黃昏的地平線另一頭,將會有什麼發生...
徐志摩創作生涯僅十年,卻大放異彩,寫下<偶然>、<再別康橋>、<翡冷翠山居閒話>等膾炙人口的詩文。他致力追求新詩的體裁格調,大膽實驗,以韻律和諧、意境優美,突破五四以後新詩的格局,散文也頗有所成。他一生追求愛、自由與美,愛情故事被傳誦不絕,後經拍攝成《人間四月天》連續劇。
「贛第德(Candide)」這個書名也是主人公的名字,意思是「老實人」。
小說以贛第德為中心,順著一連串的際遇發展劇情。主角以自己的遭遇,佐以他的老師「潘葛洛斯」所教導的思想,去探討那「充分的理由」,並期望一個真理般的答案,最後卻連自己也漸漸懷疑起來。
作者創作這部小說的主題思想是為批判十七世紀的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而書中的潘葛洛斯正是萊布尼茲的信徒。透過贛第德的質疑,作者意在諷刺舊政權、舊制度的腐敗及不合理。
伏爾泰(Voltaire,1694年11月21日~1778年5月30日),原名弗朗索瓦─瑪利,阿魯埃(François-Marie Arouet),法國啟蒙時代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被稱為「法蘭西思想之父」。
他不僅在哲學上有卓越成就,作為啟蒙運動的領袖與導師,他支持並捍衛公民自由,尤以信仰自由和司法公正聞名。
伏爾泰的論說以諷刺見長,時常抨擊天主教教會的教條和當時的法國教育制度。其著作思想與霍布斯及洛克一同,對美國革命和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家們有深切影響。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