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年來《歷史與思想》不斷重印,
是我的著作中流傳最廣而且持續最久的一部,
在我個人的學術生命中具有極不尋常的意義。
──余英時(中央研究院院士、2006年克魯格獎(Kluge Prize)得主
三十八年來《歷史與思想》不斷重印,
是我的著作中流傳最廣而且持續最久的一部,
在我個人的學術生命中具有極不尋常的意義。
──余英時(中央研究院院士、2006年克魯格獎(Kluge Prize)得主
從1970年到1976年余英時教授先後發表了〈從宋明儒學的發展論清代思想史〉、〈清代思想史的一個新解釋〉、〈反智論與中國政治傳統〉、〈「君尊臣卑」下的君權與相權〉等文,開啟了中國思想史研究的新解釋與新視野。這些文章收集在1976年出版的《歷史與思想》一書中,此後年年再刷,影響深遠。
【新版】《歷史與思想》特別收入余英時教授為讀者撰寫的〈新版序〉
《歷史與思想》共收錄17篇文章,主要論題有:
1. 討論中國(專制)政治傳統和反智論的關係
2. 從內在理路的觀點解釋明清思想變遷的問題
3. 討論歷史知識的性質及有關史學的一般問題
4. 對紅樓夢這部小說提出新的看法,並檢討紅學考證運動得失
5. 評析探討西方古典時代的人文思潮
6. 文藝復興與人文思潮的關係,以及現代工業文明的精神基礎
作者簡介
作者:余英時
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哲學學會院士。1930年生於天津,籍貫安徽潛山。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師從錢穆先生、楊聯陞先生。曾任密西根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講座教授、普林斯頓大學校聘講座教授、康乃爾大學第一任胡適講座訪問教授和香港新亞書院院長兼中文大學副校長。2001年6月自普林斯頓大學校聘講座教授榮退。著作等身,作育英才無數。曾獲國際多所大學的榮譽和名譽博士學位。2006年榮獲有「人文諾貝爾獎」之稱的「克魯格人文終身成就獎」(the John W. Kluge Prize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2014年榮獲「唐獎漢學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