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寫給不看戲的人看的,章詒和著墨在於人,而非藝。
這些藝人久歷世故,多少帶著一點勢力,但他們又都能在衣食勞碌之中,存留一份真情。這也是最可貴的地方。
◎淋漓描寫梨園往事的暢銷文學經典,2007年遭中國當局查禁
◎2006年中國十大人氣、社科圖書榜第四名
◎余英時 封面題字/艾未未 封面繪圖
2015年曼布克獎決選小說 四個男人30年的友誼 × 一部「從回憶中存活」的冒險史詩 四個大學好友,畢業後來到紐約闖蕩, 在這個花花世界各擅勝場,也嘗盡了傷痛與歡愉……
★ 吳曉樂獻聲朗讀後記〈曾經這世界有她〉 ★ 出道十年,重探初心!小說家吳曉樂以「彷彿考了四次臺大」之力寫就的重磅之作! ★ 回歸教學現場的犀利觀察,細緻重塑新世代教育的學習困局、師生互動與同儕關係。 ★ 世代怎麼複製?親子如何相殺?十年後的現在,是否依然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本卷發掘香港1919至1941年間,印行於雜誌、報章副刊及單行本之小說。為存香港文學草創時期之豐富面貌,本卷收入作品既有出於成名作家侶倫、謝晨光、張稚子(張稚廬)等,亦不乏被時代遺忘之無名作者。
從小就是戲迷的章詒和,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且在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傳統戲曲多年,她將自身的見聞與研究融鑄成一部中長篇小說,描述一個男旦的誕生與殞落,除了道盡此一藝術領域的巧妙與涵養外,身為男旦的辛酸苦楚、駭人聽聞之處亦在其中,令人讀之欷歔不已。
☆全台灣最特別的跨出版社合作計畫,「午夜巴黎計劃」三部曲之二,除名家PK之外,亦有該時代藝術大補帖。 ☆重新認識海明威與費茲傑羅,體驗文學巨擘以字交鋒,把酒言歡的豪情。 ☆2014年年底,萬勿錯過午夜巴黎計劃第三部曲完結篇:日與夜的對決。 逗點文創、一人出版,兩家「一人」出版社的幕後黑手,偶然聊起...
章詒和自小愛看戲,常和父親章伯鈞、母親李健生,一起去戲院看戲。舞台上的名角兒又唱又作,載歌載舞滿場飛,手掏翎子,露出雪白的雙臂……太美了。這些名角,反串青衣旦角無論身段、唱腔、作功等等,除了與生俱來的天賦還有紮紮實實的功底。
「過去看戲是享受,是歡樂。而如今所有的文化都是消費,一方面是生活走向,一方面是藝術消亡。」章詒和語重心長地感嘆。每每回憶如煙往事,常常泫然欲泣。在被電視小螢幕取代的消費時代浪潮的席捲下,這些伶人曲藝多已凋零式微。
這本書是寫給不看戲的人看的,章詒和著墨在於人,而非藝。這些藝人久歷世故,多少帶著一點勢力,但他們又都能在衣食勞碌之中,存留一份真情。這也是最可貴的地方。
章詒和的文字筆力萬鈞,情感真摯動人,有時冷冽,有時熱情,隨著她的敘說,每個人物鮮明彷彿歷歷在前。
作者簡介
章詒和
章伯鈞之女。一九四二年生於重慶,中國戲曲學院畢業,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著有:《往事並不如煙》、《一陣風,留下了千古絕唱》、《伶人往事》、《雲山幾盤江流幾灣》、《這樣事和誰細講》、《總是淒涼調》等書。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