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還讀羅蘭巴特?不炒冷飯,本期專題挑出「性」等切入角度,尋覓巴特在自己等身著作裡的位置。
面向大眾市場的棒球小說,來勢洶洶,挑戰秘密讀者。果不其然張力繃現,看作者東澤善用後手優勢質疑《秘密讀者》,後者「無話可說」!繼「當動畫開始思考」專題後,動畫評論再現,名監督今敏的《早安》如何用一分鐘讓觀眾感受現代時間的特殊性質?久違的長篇評論,將吳濁流、川端康成和郭松棻串在一起,你知道關鍵字是什麼嗎?快讀七月《秘密讀者》。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以詩化散文寫成,以小說體探討哲學,具有哲學、文學雙重價值。書中尼采假借先知查拉圖斯特拉之名,表達他自己的思想,尼采主要的哲學觀點,包括 「上帝死了」、「對一切價值重新評估」、「超人哲學」、「權力意志」等,都可在本書中讀到。
《基度山恩仇記》是法國大文豪大仲馬的經典冒險小說,也被公認為大仲馬最好的作品。本書於1844年完成,全書共分十八次出版。後世史學家認為這部書不是大仲馬獨立創作,而是與其他作家合寫。
學科被當、爸爸中邪、爺爺耍笨鬧憋扭嗎? 因為這些事整天跟朋友抱怨你就太遜了,像《想我苦哈哈的一生》的瑟伯一樣,把生活裡最發噱翻白眼的不順心全都寫成情境喜劇吧! 失控的荒謬情節是日常生活最立體的切面。 如果日子一切順利從沒失控,一定是因為你還沒有認真過生活!
想追回最初的愛,除了財富,還要什麼代價?村上春樹的最愛,不斷翻拍的小說經典。 用第三者的觀點,檢視一戰結束後絢麗的美國夢,那蒼白、浮華、閃亮、破碎的生活。隱隱也帶出費滋傑羅那顆在迷失世代中維持的純真之心。
現代戲劇之父易卜生歷久彌新之作 個人主義先知與病態社會的正面對抗 我要談的是我最近的一項大發現…… 這項發現就是我們的「道德」生活已經從源頭中毒了, 我們的公民社會整個的結構 就建立在「虛偽」這一片有毒的土地上。──史醫生 史塔克曼醫生發現為全鎮...
「還記得那個夏天,妳站在芒草叢生的草原上,專心地畫畫。我總是躺在你身旁那棵白樺樹的樹蔭裡。就這樣,到了傍晚,妳完成工作,走到我身邊。我們將手搭在對方的肩頭,相互依偎,看著遙遠彼方的地平線。地平線上方覆蓋著一塊雲,邊緣被夕陽染紅的厚厚積雨雲,那似乎像在說在終於迎來黃昏的地平線另一頭,將會有什麼發生...
本期《秘密讀者》的內容, 混合了極「純文學」和極「通俗」的討論。「羅蘭巴特如是說」的專題和關於「水月」的評論,自然屬於前者;「挑戰秘密讀者」則首度以春天出版社——毫無疑問,一個跟「純文學」沒什麼關係的出版社——的新書《野球男孩》為書評標的。
這樣的分殊、「違和」, 其實並非理所當然。「純文學」和「通俗文學」的界線是被建構出來的,它們之間的衝突也是;而且在台灣文 學史上,往往是前者為了強化自身的認同,而將後者給「指認」出來。這樣的過程, 從日治時代對《可愛的仇人》的敵意,到戰後將瓊瑤「推給」通俗文學,乃至近十年文壇對九把刀的敵意, 其實多少都是在攻擊想像中的敵人,而不是彼此之間真的有那麼大的分數。許多被視為文學史經典的作品,也並沒有想像中「純」——蕭
麗紅的《千江有水千江月》 基本上就是通俗劇套路,而 且結局還寫壞了:鍾肇政、於梨華、叢甦等作家的早期作品,要說有什麼精深的思想,也是言過其實。他們不至於落入「通俗」,跟他們作品的特徵關係不大,倒是與「出身」比較有關。
長久發展下來,兩個範 疇似乎水火難容。但從體制發展的狀況來看,這兩塊不 應該是敵人——他們可以互補,也應該互補。純文學有比較豐富的「高階建制」, 比如學術話語、文學獎、營隊、評論機制,但沒有「底氣」,缺乏市場力量支持。通俗文學相反,比較有市場力量,但「高階建制」通通沒有,或說非常微弱。所以前者很浮,就算有好作品也 始終沒有辦法擴散影響力。後者就算在讀者之間影響廣大,也缺乏再生產機制去穩定培育新的作者、「研發」更好的產品。
《秘密讀者》對通俗文學的致意,多少是希望能填補它在評論上的空缺。而本期「挑戰秘密讀者」的作者東澤對三篇評論文的回應,頗 有發人深省之處,也精確指出了《秘密讀者》的力有未 逮。我們或許需要培養更多通盤了解通俗文學自身發展的脈絡、規律、美學典範、技術重點的評論者,將這些 小說放回他們自己的世界來評價。畢竟它們的「分流」已有不短的時日,輕率以同一化的標準來看待純文學和通俗文學,很可能談不到點 上。
我們需要一種「混種文青」,能夠有更靈活、更彈性的品味,持平面對各種作品。雖然拉長歷史來看,最早的一批讀者早就是這種混種了,那是類型、分眾和意識形態壁壘還沒發明的年代。我們需要的是重新學會的是在心態上一視同仁,以及在分析上找到各別重點的能力。那正是《秘密讀者》未來將持續召喚的一群讀者。
目錄
【編輯室報告】
編輯室報告:混種文青的再形成
【專題:說到「匿名」這檔事......】
1. 不在場的批評家:巴特的分析邏輯 2.《寫作的零度》:文本總在書寫前
3. 作者到底死不死?──巴特的享樂論與文本觀點 4. 羅蘭.巴特:一位「作家」?
【專欄:人生相談室】
繞一條路找真實
【專欄:挑戰秘密讀者】
1. 懷舊的神秘主義——讀東澤《野球男孩》 2. 醒醒吧,阿宅。
3. 如何測量與經典的距離?
4. 作者回應:如何完美建造一座雲霄飛車
【書評】
1. 水中月影及其變奏──關於吳濁流〈水月〉、川端康成 〈水月〉與郭松棻〈月印〉(上)
2. 現代化的時間流動——論今敏短篇動畫《オハヨウ》
【出版資訊】文學評論新書快訊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