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親自編選散文集,中文全譯本首度問世。
「在生命盛會中,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並不是政治上的國家,而是有創造性、有感情的個體與人格。唯有個人,才能有高尚卓越的創造。」──愛因斯坦
無論針對科學或一般世俗的問題,愛因斯坦都能直探事物核心,以平易中見真誠的筆調,充分展現他身為二十世紀最富智慧思想家的高度。
公式閃一旁 物理不再霧煞煞 這本《費曼的6堂Easy物理課》,是直接從《費曼物理學講義》精選出來的。原先重輯的目的,是要讓一般讀者從那部劃時代的名著內、不太複雜的頭幾章文字裡,直接見識一下費曼的教育家風采。不料這本小書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期,它成為非科學家的物理學入門,也被用來當作介紹費曼這位偉人的...
★難得一見的科普作品,長銷10餘年不墜! ★世界多變、人心難測,但物理定律不會變,還能為你我的人生全面效勞! 牛頓定律不只是關於運動,更可幫你走出失戀; 浮力法則不只讓物件載沉載浮,也可以幫你找出生命支持系統; 熱力學不只是能量守恆,還能教你如何面對職涯抉擇、生命不空轉…… 無論你...
本書將是你最後一次能讀懂霍金的機會 牛頓給了我們答案,霍金卻給了我們問題。 而且霍金所提出的問題,仍將在往後數十年間, 持續引領出重大的突破與進展…… 我們將可歸因於,我們是站在霍金肩膀上的緣故。 ——索恩(Kip S. Thorne),2017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光看故事就能弄懂量子力學在搞什麼, 捧腹大笑的同時,還能思索人類存在的意義, 一本讓你拿起來就停不下來的量子力學書。 在好萊塢闖蕩的量子物理學家, 從僵屍貓談到平行世界、從多重宇宙講到萬物有靈, 讓你徹底掉進量子力學魅力的無底洞裡。
生活比你想的還化學 化學比你想的還有趣 ▲標榜「純天然」的沐浴乳,真的不含化學成分嗎? ▲毒奶粉事件的元兇「三聚氰胺」到底有多毒? ▲喝汽水會打嗝,竟然跟化學的「溶解度」有關嗎? ▲喝「鹼性離子水」能中和酸性體質、讓人更健康,真的假的? ▲核能發電的原理就像燒開水?核廢料議題為何總是爭論不完?
《費曼的6堂Easy相對論》也是從《費曼物理學講義》精選出來的。它有一個跟《費曼的6堂Easy物理課》不太一樣的地方,就是《費曼的6堂Easy物理課》跨越了物理學的好幾個領域,從力學到熱力學再到原子物理。 你手裡捧著的這6篇講義,則是全部圍繞著同一個焦點主題。此主題曾經引起近代物理學史上許多最革命...
笑鬧中的真智慧 費曼得過諾貝爾獎,是近代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他同時也可能是歷史上唯一被按摩院請去畫裸體畫、偷偷打開放著原子彈機密文件的保險櫃、在巴西森巴樂團擔任鼓手的科學家。他曾經跟愛因斯坦和波耳討論物理問題,也曾在賭城跟職業賭徒研究輸贏機率。
全書以物理定律貫穿,差別地對待所有原子、分子、生命和你與我。第三人稱的外部科學觀察,加上第一人稱的內在思索,將個人歷程、科學理念、概念與事實交織匯集。作者論述時大量運用類比和隱喻,以非技術用語來解釋所有必要的觀點,特別艱澀的概念以簡短摘述代之,讓只具最粗淺背景的讀者都能一路跟隨不致迷途。
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是物理學蓬勃發展的年代,在一眾先驅者的奮鬥之下,將現代物理學推向一波又一波的高峰。愛因斯坦在他的奇蹟之年中,以三篇舉足輕重的論文名揚世界;同時薛丁格也以其薛丁格方程式對波動物理學的貢獻,成為物理學界備受矚目的新星。兩人的理論成果更大力推動了一門嶄新的學科——量子力學。
科學不在追求真理,只在找出真相 沒有終極答案,只是不斷地去問更好的問題 1963年4月,理查.費曼應邀到西雅圖華盛頓大學進行了三場演講。而《費曼的科學精神》一書集結整理了這些獨有的「費曼式」隨興見解,展現了他對科學精神、科學與宗教、戰爭與和平等議題的省思。 對於生活中的問題,當時的人們...
物理世界體現了美麗。 物理世界充滿了痛苦、紛亂與壓抑。 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該忘記另一面的存在。——維爾澤克 2004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維爾澤克,從研究自然界的最小組成單位而獲獎,繼而轉身朝向廣袤的世界,不禁提出大哉問:宇宙萬物的結構是否體現了「美」的設計? 《萬物皆數》是一位諾獎大物理學家在自然...
詳盡解說×豐富圖解×實用範例 跟著電學專家輕鬆讀懂基礎知識、定律和應用, 從5大面向解說79個與生活相關的電學知識,超好懂的電力基礎入門書!
本書藉由生活中的廚房場景,透過生動有趣的情境式漫畫,將抽象的基礎化學知識結合烹飪與美食,深入淺出講解有關日常生活中涉及的常見化學知識,並收錄趣味小實驗單元
愛因斯坦親自編選散文集,中文全譯本首度問世。
專文導讀:史丹佛大學物理系終身副教授 郭兆林
權威翻譯:第五屆吳大猷科普獎翻譯佳作得主 郭兆林、周念縈
「在生命盛會中,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並不是政治上的國家,而是有創造性、有感情的個體與人格。唯有個人,才能有高尚卓越的創造。」──愛因斯坦
本書出版於一九五四年,即愛因斯坦與世長辭的前一年,當時他已受世人肯定為人類史上最富創造力的一位知識巨擘。在他本人親自參與挑選下,本書收錄了其一生最重要的一百二十一篇散文,包括從研究生涯早期直到生命尾聲的投書、信件與演講稿,除了對相對論等科學貢獻的闡述之外,更涵蓋了其對於關鍵人文議題的探索與真知。儘管與愛因斯坦科學成就相關的著作不計其數,卻極少如同本書,賦予傳奇光芒背後的天才最全面且深刻的描繪。
本書共分為五篇。第一篇〈觀念與意見〉呈現了愛因斯坦對個人道德良知、社會責任、思想自由、宗教情懷、古典文學等各方面人文議題的獨到見解,以及他與居禮夫人、甘地等名人之間的交流;在第二篇〈論政治、政府與和平主義〉中,親身經歷兩次世界大戰與美蘇冷戰的他,展現了誠摯的人道關懷,沉痛抗議納粹、集權主義、軍備競賽對世人福祉的危害;猶太認同、以色列建國、猶太教的本質等相關議題構成了〈論猶太人〉;希特勒掌權之後,愛因斯坦對納粹政權的批判構成了〈論德國〉;在最後一篇〈對科學的貢獻〉中,我們可以領略這位與牛頓齊名的偉大物理學家,對科學哲學以及相對論、量子力學、重力理論等二十世紀初重大科學突破的思考。
無論針對科學或一般世俗的問題,愛因斯坦都能直探事物核心,以平易中見真誠的筆調,充分展現他身為二十世紀最富智慧思想家的高度。
作者簡介
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猶太裔物理學家,一八七九年出生於德國南部,成長於慕尼黑。由於父親經營一家電器行,愛因斯坦從小得以就近觀察電器產品的奧妙,並萌生對科學之興趣。中學時開始對學校權威與僵化教育感到不耐,之後隨父親舉家離開德國,大學就讀於當時聲譽卓著的蘇黎世理工大學(Zürich Polytechnic),畢業後進入伯恩專利局(Federal Office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工作。
一九〇五年,愛因斯坦發表〈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法〉,並以此取得蘇黎世大學博士學位。同年,他另發表了四篇徹底改變牛頓以來科學家對時間、空間、質量之認識,並奠定近代物理學基礎的論文,分別是:有關光電效應的〈關於光的產生和轉變的一個啟發性觀點〉、有關布朗運動的〈熱分子運動論所要求的靜止液體中懸浮粒子的運動〉、有關狹義相對論的〈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有關質能守恆的〈物體的慣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關嗎?〉。一九一五年,愛因斯坦接著發表了「廣義相對論」,主張重力並非一種力,而是因巨大質量扭曲時空而造成的。在一九一九年五月二十九日的日全蝕中,英國科學家的觀察證實了廣義相對論對光線會彎曲的預測。新聞發布後,愛氏成為家喻戶曉的科學天才。一九二一年,愛因斯坦因為「對理論物理,尤其是對光電效應法則之發現貢獻卓著」,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
除了劃時代的科學成就之外,愛因斯坦也是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者。身為猶太人,他積極投入巴勒斯坦重建運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他因猶太身分與極力反戰而成為納粹的眼中釘。一九三三年希特勒掌權後,他公開發表譴責,遂遭通緝而逃亡美國。為了戰後和平,他不斷奔走呼籲裁軍、限武、建立能確保和平的國際組織。調和個人自由與社會責任、推廣學術自由、科學與宗教的關係等,更是他終生思索的議題。
愛氏著有散文集《我所見的世界》(The World As I See It)、《晚年文集》(Out of My Later Years)、《我的世界觀》(Mein Weltbild)以及本書。
譯者簡介
郭兆林
美國史丹佛大學物理系終身職教授,專長天文物理學與宇宙學。研究之餘從事翻譯,譯作包括《相對論的意義》、《愛因斯坦的宇宙》,並與周念縈合譯有《我的人生簡史》、《愛因斯坦──他的人生、他的宇宙》、《科學的九堂入門課》、《大設計》、《圖解時間簡史》以及《新時間簡史》等,其中《科學的九堂入門課》一書曾榮獲第五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翻譯類佳作。
郭兆林帶領著名的 BICEP 團隊在南極測量原始「重力波」(primordial gravitational waves),為一百四十億年前宇宙大霹靂之際的「暴脹」尋找直接證據。重力波的概念,正是百年前由愛因斯坦所提出。
周念縈
臺大新聞研究所畢業,餘事翻譯。除了與郭兆林合作之外,另譯有《如何訂做一個好學生》、《網路到底在哪裡》、《人類發展學──兒童發展》等書。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