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題:東瀛國寶 ------ 本期專題報導即將在嘉義故宮南院所推出的「日本美術之最:東京‧九州國立博物館精品展」。以展覽的六大主題為經緯,透過精選展品闡明日本藝術發展的流變及特點,突顯中日藝術的密切交流,帶領讀者神遊一趟豐富多元的大和民族5000年藝術文化之旅!看看日本人如何給予文物持續且珍重的維護,發展出獨有的文化特色。這也是台灣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日本藝術特展。
獨立甜點店風潮 食材、技藝與風格的究極態度 甜點界畢卡索Pierre Hermé 曾說:「鹹食拿來填腹飽胃,甜食用以取悅自己。」無論如何,我們總能在甜點中安頓身心;這幾年,台灣吹起一股新世代獨立甜點店風潮,讓我們走訪有態度的風格甜點店,在飲食職人帶領下,一窺各家主廚的美味創作!
《Olafur Eliasson藝術特輯》 你不一定熟悉Olafur Eliasson(奧拉弗.埃利亞松)這位藝術家,但可能會想起那顆在泰德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的《The weather project》(2003),高掛巨大橘紅太陽的震撼視覺;在紐約與巴黎凡爾賽宮狂流奔洩的《Wa...
故宮文物月刊收錄研究學者們的心血論著與藝術教育成果及歷年來展覽的相關資訊,每一期都有不同的主題,值得細細品味。
無論你是從其他職業轉行插畫、正努力建立客戶群、煩惱作品集該怎麼呈現、對地圖插畫躍躍欲試、熱衷於角色設計的實驗、正在摸索家庭與職涯的平衡,還是想把醫學插畫轉化為可販售商品的創作者,在這裡,你都能找到讓你產生共鳴的故事與啟發。 Dots x Circles 插畫雜誌第2期內容非常精彩, 從 Mark ...
封面故事《全球設計旅店50+》 旅宿,始終是反應世界變遷的窗口,畢竟旅人的需求和喜好總是隨時代成就。走過疫情的沉寂,迎來的是科技巨變、生活型態重新洗牌——此時此刻的旅宿,又正以怎樣的面貌姿態敞開大門?專題精選全球(南極之外的)6大洲,共50家2024年後全新開幕的風格旅宿:從國際連鎖品牌到設計人私...
本期主題:藝術防災包 ------ 面對天災頻繁、國際局勢的不穩定,「強化防災意識與行動」成為當前政府與民間部門積極推動的重要方向,臺灣各界也紛紛呼籲民眾備妥「防災包」;與此同時,文化與藝術都是屬於極度脆弱的資產,卻又是人類重要精神象徵與集體記憶,那我們是否也已經準備好「藝術防災包」?(企劃/陳思宇...
我們期待藉本刊物「SCALE: 尺度」的發行,除彰顯「建築師」角色與行業的行為、面貌,也依此向我們的城市主人來溝通,讓社會大眾更了解建築師這行業可以幫我們的城市與個人生命過程中起積極的作用,借著建築師們的眼睛與文采發掘更多城市生活亮光、也把這些建築人豐富多彩的工作漫想與巧思,暫與社會大眾了解欣賞。
本期主題:植物誌 ------ 小若肉眼難看清的浮萍,大至雙臂環抱不住的巨樹,植物自億年前萌生,直至現今。在人類眼中,不論可食可藥與否,其存在本身便常帶來療癒。遇見可愛花草時,舉起手機拍照似乎是再自然不過的事。照相術發明之前,人們以眼觀察、以筆記錄,中國文人為梅、蘭、竹、菊賦予君子精神,形成經典畫題...
封面故事《短影音世代》 在數位內容競逐的現場,短影音宛如一道疾速而精準的閃電,劃破傳統媒體的節奏與邏輯,從早期6秒極限敘事的Vine,到今日以TikTok、Instagram Reels、YouTube Shorts為核心的全螢幕內容生態,短影音不只是時間單位的改寫,更是觀看習慣、平台設計、創作邏...
《Dots x Circles 插畫雜誌》創刊號隆重登場!本期邀請夢幻唯美的插畫家 Nicoletta Ceccoli 擔任「焦點插畫家」,封面作品〈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深刻詮釋插畫的情感與美學力量。 另特邀五位國際插畫家:Carmen García Huert...
我們期待藉本刊物「SCALE: 尺度」的發行,除彰顯「建築師」角色與行業的行為、面貌,也依此向我們的城市主人來溝通,讓社會大眾更了解建築師這行業可以幫我們的城市與個人生命過程中起積極的作用,借著建築師們的眼睛與文采發掘更多城市生活亮光、也把這些建築人豐富多彩的工作漫想與巧思,暫與社會大眾了解欣賞。
本期 Lifestyle 特刊《我們收藏這樣的設計》從做裝幀的人、賣裝幀的人、收藏裝幀的人三維度——橫跨設計、產業與生活,談裝幀之於當代的意義。
《建築還能怎麼觀看?》 今年可是個屬於建築迷的大年。兩年一度、以AI與科技為主題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五年一度的2025大阪世博會,還可以在跳島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之餘,順道一覽安藤忠雄、SANAA、藤本壯介等大師的經典作品。但請讓我們先暫時拋開這些設計潮流與大作,理解、感受一座建築該從哪裡開始?許...
目錄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42 那麼遠,這麼近|廖堯震
◎ News 新聞
48 張大千、孫家勤敦煌稿本首曝!-華岡博物館「大風馨傳—孫家勤教授繪畫暨捐贈展」|藍玉琦
50 VR正夯,來莫高窟走一回-台大團隊首發古畫及世界文化遺產的虛擬實境體驗系統|張筠
◎ Note 藝文
52 藝訊板塊|編輯部
◎ Special Report 專題 日本美術之最 東京、九州國立博物館精品展
60 〈遠古東瀛〉謎樣土偶,古墳中的雕塑傑作─東京、九州國立博物館精品展第一單元「祭祀與生活」|王怡文
64 〈佛教藝術〉日出處天子.國土與佛土之遠望─東京、九州國立博物館精品展第二單元「皇權與佛法」|蘇玲怡
70 〈平安貴族〉平安時代,從唐風到國風─東京、九州國立博物館精品展第三單元「貴族的世界」|藍玉琦
76 〈將軍品味〉從武家物語到幕府寶藏─東京、九州國立博物館精品展第四單元「武家的文化」|張筠
82 〈都內藝術〉京都╱江戶雙城記,藝派風雲變幻─東京、九州國立博物館精品展第五單元「市民的創造」|王怡文
88 〈近代藝術〉印象歐風,西洋畫衝擊下的日本美術─東京、九州國立博物館精品展第六單元「傳承與創新」|李如珊
◎ Essay 筆記
92 〈嘉語錄〉藝術之道救地球|鄭又嘉
◎ Exhibition 展覽
94 園林、藝術與商業──美國漢庭頓圖書館舉辦中國版畫藝術展|林逸欣
102 永恆的河流──「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西元400 ∼ 700年印度與中國雕塑藝術展」籌展後記|羅文華
110 十全老人的奇珍異寶──瀋陽故宮博物院「盛世菁華─乾隆文物精品展」|劉曉晨
118 一流學府的藝術博物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籌建史與館藏精品介紹|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130 中國畫三觀:內觀.悅目.取徑──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澄懷觀道:中國畫的形象與美感」|藍玉琦
◎ Close-up 特寫
136 和、靜、清、遠(下)──台灣琴會會長陳雯談古琴的美學與文化精神 |鄭又嘉
◎ Connoisseurship 鑑賞
142 皇帝的新衣─清代龍袍介述|闕碧芬
148 臥遊盤山,暢神寫生─鄒一桂〈太古雲嵐〉與乾隆皇帝臥遊山水之實踐|賴國生
◎ Forum 論壇
154 17世紀以降的日本美術史─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板倉聖哲11月系列演講|張筠
158 重觀傳統.哲思新路─上海龍美術館「敏行與迪哲─宋元書畫私藏特展」研討會|張一
◎ Events 動態
162 2016年倫敦亞洲藝術週.現場直擊|林逸欣
164 TEFAF首度跨足北美─歐洲藝術博覽會.紐約第一屆展會面面觀|林逸欣
166 佛教寺廟寶藏—思量─應真藏12月佛教文物大展|應真藏
168 2016嘉德.典亞古董藝術圓滿落幕|編輯部
◎ Cover Report 封面
170 保利華誼(上海)
◎ Auction 拍賣
182 宋瓷表現亮眼、玉器買氣旺─倫敦秋拍,市場持續冷靜|游智淵
184 久霾北京,乍現晴光──中國嘉德2016秋拍22.93億元完美落幕|廖堯震、季崇實
191 日本美協
192 北京東正
193 北京華辰
194 保利廈門
195 西泠拍賣
196 上海朵雲軒
197 台北正德
◎ Archaeology 考古
202 考古紀事|劉榕峻
◎ Calendar 展訊
206 本月展訊|編輯部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