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為日治末期曾參與文化協會、戰後經歷二二八事件的鹿港名士莊垂勝先生之子
選出十篇近年的文章集結成書,寫台灣的近代歷史發展、回憶影響其一生的母親與長輩、談海外的生活與好友,也述說其對台灣未來的一點想法。總的來說,這本書想表達一個海外台灣人對故鄉的無限思念。
讓每個今天都不留遺憾, 讓每個明天更接近那個想望的大人。 ✦ 侯文詠二○二五年全新創作 ✦ ◤侯文詠的成長四部曲◢ 最終篇 ✦ 實現自己
奧運金牌選手跨界首作 入圍義大利最具代表性的文學大獎──2025年斯特雷加獎決選作品 獻給每個渴望成長、追尋自我與勇氣的靈魂 有時,成年人會忘記自己是誰、忘記自己走的路。 一個人不可能沒有恐懼就勇敢,因為恐懼使我們變得更好!
一個人生命中能達到最了不起的成就, 無非就是發現自己,並且勇敢地成為自己。 暢銷超過二十五萬冊! 侯文詠探索生命、夢想與寫作的起點。 ◤侯文詠的成長四部曲◢ 之一.發現自己
會不會最大的問題, 是我們和自己其實並不熟呢? 如果人生是一道證明題, 你自己,就是最好的答案。 ◤侯文詠的成長四部曲◢ 之三.了解自己
你想要和怎樣的自己, 共度餘生? ―――黃山料長達八年的日記――― 最誠實的自我對話,深掘潛意識的祕密 【國外暢銷佳績/得獎紀錄】 ★蟬連三年 誠品「年度暢銷冠軍」 ★總銷量破30萬本 華文暢銷作家
倪匡:「若問君子是誰,答曰:蔡瀾先生也。」 想活得通透、過得有趣,且聽蔡瀾怎麼說。 香港四大才子、老頑童蔡瀾活出江湖的人生哲學! 懂旅遊、懂美食、懂美酒、懂生活,將人生活得任性、活得精彩! ★獨家收錄《開講啦》、《魯豫有約》等熱門節目專訪 ★金庸作序,倪匡作跋,金庸、倪匡、魯豫...
蔡瀾的豁達生活哲學── 想要做什麼事情,就盡量去做吧! 金庸:「蔡瀾是一個真正瀟灑的人。」 倪匡:「他以『真』為生命真諦,只求心中真喜歡。」
有很多問題是找不到答案的。 但是生命會讓我們知道, 那些比答案,更重要的事。 暢銷30萬冊全新改版,笑中帶淚的菜鳥醫師奮鬥記! 在《白色巨塔》之前,侯文詠對生命最直接的探問。 ‡ 三十週年紀念版 ‡
★ 收錄「#筆桿接力」散文14篇、詩15首、小說16篇,見證台灣文學的多樣與活力 ★ 長篇專文深度報導+8篇作家專訪,解析這場台灣史上規模最大的文學行動 ★ 蘇碩斌〈介入社會是文學的絕對自由〉與張亦絢〈勇敢的理由那麼多〉,兩篇導讀由社會學與文學面切入
「讓我變得特別的是生活, 讓我變得普通的亦是生活。 這些噩耗是我的,這些愛也是我的。」 最具感染力的 年度華文暢銷作家 張西 睽違3年,從未曝光全新散文作品 ★寫給失去,和失去之後的生活 ★張西首次親繪書封,獻給同樣在愛與失去之間反覆的你────
是什麼讓他們甘於懷抱深刻的不安,餘生都揹負著鄉愁, 也要邁向安危難卜的未知旅程? 而又是什麼讓人寧願如此,也要頭也不回地奔逃和遠離?
我一直知道「母親」的意思, 而不明白「母親」的意義。 最暖的擁抱與最利的刀鋒,都來自家庭。 而人最難面對的永遠是自己。 睽違八年,散文家田威寧,再度直面傷痛的家族書寫! 貧窮與孤獨是童年的底色,她用一輩子熬燒成藝術的冰裂紋。 ★ 電子書獨家加值 ★ 田威寧老師親自獻聲,朗讀〈眼...
本書為小津安二郎唯一文集,獲小津家族首肯,在適逢這位日本電影巨匠誕辰120歲的時候紀念出版,獨具意義。書中精選39篇小津安二郎在各大報章雜誌上的電影見解、幕後花絮、專訪與津自評53部劇情作品。文字透露出他對電影的愛、拍片時的各種堅持。同時另收14件小津於二戰期間在戰地時與家人朋友往來書信與投稿,...
時間與空間的旅人,所有步行都在遇見,也都同時在告別。 步行書(經典復刻版)——新增新版序〈步行與補綴〉 帶著二十年的時間來與你相遇
我一九六一年離開台灣。經二十六年的北美生活,一九八七年解嚴後再度回到故鄉。故鄉的山河仍然青翠,但舊日的熟人已走了大半,頓時心中湧出一股強烈的願望,想記錄過去的回憶。
回到加拿大後,陸續完成《懷樹又懷人》、《一個海外台灣人的心思》、《兩個海外台灣人的閒情心思》、《站在台灣文學的邊緣》幾部作品。這次再度選出十篇近年的文章集結成書,寫台灣的近代歷史發展、回憶影響我一生的母親與長輩、談海外的生活與好友,也述說我對台灣未來的一點想法。總的來說,這本書想表達一個海外台灣人對故鄉的無限思念。
特別推薦
◎本書作者為日治末期曾參與文化協會、戰後經歷二二八事件的鹿港名士莊垂勝先生之子,從小生長在這種環境下的作者,即使是家常的回憶文字,都是理解台灣近代發展史的寶貴資料。
◎從本書論述日治後期台灣政治運動的發展、介紹《民俗台灣》的重要性,即可看出作者雖以農學為專門,卻也具有歷史家的敏銳觀察、分析能力。
◎書中也回憶對作者旅居海外影響極大的親友,讀來溫情,也反應台灣人在戰後努力爭出一片天的豪情。
作者簡介
林莊生
1930年出生於台中縣霧峯鄉,經台中附小、台中一中,1953年畢業於省立台中農學院(現在的國立中興大學)。1963年獲得Montana State College的農藝碩士,1967年獲得威斯康辛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的農藝博士。隨即移民加拿大,在聯邦政府農業部擔任生物統計方面的研究工作,發表過43篇科學論文,1995年退休。現從事於寫作。著有:
《懷樹又懷人》自立報系,1992年(本書獲得該年新聞局優良圖書推薦金鼎獎)。
《一個海外台灣人的心思》望春風,1999年。
《兩個海外台灣人的閒情心思》前衛,2000年。
《站在台灣文學的邊緣》台灣文學資料館,2009年。
《新版懷樹又懷人》台灣文學資料館,2012年。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