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陳凱歌、楊德昌、今村昌平、馬丁.史科西斯……
他與他們談電影、拍故事,也聊生活。
《北京故事》導演 王正方,與諸多電影人的交遊逸事
試問電影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
電影是一種表達方式,我想用它說服自己,生命比它呈現的更有價值,更美好圓滿些。
最好看的吉卜力故事, 最爆笑又感人的創作現場。 日本讀者盛讚:「這就是吉卜力30年多來的精選輯。」 鈴木敏夫暢談與高畑勳、宮崎駿合作的過往, 與19部吉卜力動畫的幕後故事與秘辛
第27屆台北電影節主視覺由曾入圍金曲獎最佳裝幀設計獎,擔任過金曲獎、金音獎創作獎主視覺設計的盧翊軒及其團隊「Local Remote」共同操刀,以今年影展的核心精神「挑戰!Dare to Try.」為設計理念,透過一名邁開步伐、持續向前奔跑的「奔跑人」,傳遞不斷突破極限的動能,象徵台北電影節及影視創...
注目最高的微縮人類史,流傳最廣的當代文化冊! 海報設計如何影響當代生活、形塑人類歷史? 全世界最權威的海報聖經,絕世經典一次收藏!
電影拍攝的關鍵是:塑造人物性格,以及說一則好故事。 在這本進階的《大師運鏡》中,我們並不再展示另外 100 種看起來花俏或表面的拍攝技巧,這本書將更深入電影製作,剖析劇情片與動作大片的運鏡思維與視覺伏筆,幫助你開發自我,有效的利用鏡頭說故事;以邏輯思考的方式,清晰地表達你的敘事觀點。
想加入影視業?就從成為一名製作人開始! 「製作人」是拍片團隊的關鍵推手,也因為製作人,一部影片才得以存在。 從企劃、資金、招募到開拍,沒有製作人,這一切都不可能發生!
書寫逾50年,阿莫多瓦,終於完成的非典型自傳 1967年至今,12篇章節片段式自傳故事 了解這位偉大導演──生活與創作的一本重要著作 他所寫的、他所拍過的,和所活過的之間,緊密交纏的關係 談愛、失去、創造力、自我發現、文學及寫作 內心深處的執著、黑暗的中學歲月、起伏的心情、蛻變為藝術家的歷...
繼去年推出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女明星專題,大獲好評。「2025金馬經典影展:不是冤家不聚頭」則聚焦在1932-1952年間好萊塢最具魅力的Screwball Comedy,不但首度針對類型電影深掘,這段時期也是作者風格與明星魅力最燦爛迸發的時候,蒐羅到30部風趣幽默的殿堂經典,也是李安導演首度參與策展。
你喜歡看電影嗎? 你覺得某部片很好看嗎? 除了「好看」,你還能從中看出什麼? 20堂電影課,解構百餘部西洋電影, 從經典到類型,從藝術片到商業娛樂片, 帶你看出更多有趣、以往從未發現的細節!
.2020年《寄生上流》拿下坎城影展金棕櫚獎,以及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導演與最佳原創劇本獎 .2021年Netflix影集《魷魚遊戲》紅遍全世界,也贏得美國電影學會電視類特別獎,更是首部入圍美國艾美獎劇情類影集主要獎項的非英語劇集 .2022年的坎城影展有5部韓國作品應邀競逐獎項…… ...
這是人人都想也人人都能拍片的時代,因此也是網路上爛片泛濫成災的時代。拍片不成問題,讓觀眾願意從頭到尾看完才是問題,讓觀眾看完後按下分享,則是更大的問題。 本書可以是你拍片的第一本書。在你真的動手拍攝之前,先教你學會看影片,辨認出好影片的成功元素,也看出爛片失敗在哪裡。在你學會影片語言之後,再開...
影人的回憶錄往往提供另一種觀點,填補大眾遺忘的歷史。在台語片發展初期舉足輕重的小艷秋,在九十歲前回顧生涯發展,爬梳了台語電影初期的發展脈絡。連帶地,也讓讀者明白女明星在銀幕下的心境。這本書裡的小艷秋,是影劇周報裡未曾報導過的,是影迷們未曾認識的,是台灣女性與台灣歷史疊合的足跡。
金獎剪輯師的電影深層學! 電影敘事∣17階段戲劇結構∣類型電影心法攻略 《月老》、《紅衣小女孩》、《麻醉風暴》、《神算》…… 金獎剪輯師阿晟告訴你,電影都是如何說故事
「如果我的電影作品是安靜沉澱於水底的東西, 那麼,這本散文集就是沉澱之前,緩緩漂浮於水中的泥沙之結合。」 擅長以樸實平淡的影像,敘說日常情感的是枝裕和,首次透過文字,深入而多樣地暢談對創作、對日常、對影像,甚至是對現代日本社會的敏銳觀察與批評。以宛如走路的速度,細膩呈現他深層的思索與追問...
功夫巨星李連杰首部著作 60年人生歲月,25載佛法因緣 我不論是在俗世的生活、電影工作、慈善事業,或是求學佛法的歷程中,都曾遭遇種種的問題與困難。為人兒女有其痛苦,為人父母也有其痛苦,這場生命的意義在哪裡?到底有沒有輪迴?而我又是誰? 這些年來,我深受藏地古聖、吟遊詩人、一位真正心靈自由的勇士──...
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導演蕭菊貞 拿著筆、扛著攝影機,穿梭在不同的人生風景中,寫人生、戲人生。 鏡頭背後許多沒有說出的故事,生死之間激盪出的美麗與哀愁……
作者於美國與臺灣電影圈打滾數十年,交遊無數。李安、王穎、楊德昌、史科西斯皆為其座上佳賓。他看盡浮華世界的幕前幕後與潮起潮落,有感而發,將所見所聞的大事、趣事、糗事、妙事如實寫來,化為篇章。文筆閃耀著幽默、智慧,與他對電影無盡的熱愛。他寫人、寫戲、寫電影,更寫人生。
本書分為兩部分,其一談電影的「人」:導演、演員、攝影師、製片;其二談戲與電影,也談各種拍戲的故事。在作者筆下,這些人們彷彿就在面前高聲談著對電影的想法,說著那些迷死人的事,也彷彿讀者就身在拍片現場,與作者一起苦惱、一起歡笑。
作者簡介
王正方
此人的學歷尚稱完備。畢業於臺北國語實小、建國中學、臺灣大學電機系。赴美國就讀於賓大(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獲電機工程博士學位。
此人的資歷堪稱混亂。曾任工程師、研究員、大學教授等。不堪電影的迷惑,中年轉行,成為美國獨立電影導演。
在電影行當中幹了什麼?國際大導演李安在本書有專文評介。晃蕩四十年之後,回臺灣定居,經常寫個破文章自娛。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