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子偕行》是一本翔實的登山記錄,詳載作者兩人一步步經歷山岳百峰及迴盪於山中的真實歷史。其中〈斯卡羅遺事〉一文,更是作者結合史實與現況的報導書寫,榮獲「十五屆時報文學獎」報導文學首獎。本書文字磅礡氣勢非凡,恍若帶領讀者親臨探勘現場,一同讚嘆古道之險峻壯觀。
★☆第25屆臺北文學獎年金大獎得獎作品★☆ 一本女兒書寫父親的書 一個老派知識分子一路走來、積極參與臺灣社會轉型的漫漫歷程 =臺灣社會學家瞿海源的人生遍歷=
古道探勘先驅、南島語族文化研究專家 楊南郡和徐如林, 帶領我們攀登台灣山岳之美, 探訪台灣原住民的歷史脈胳, 感受台灣山林三百年來不可逆的悲痛傷痕! 傳說,受傷的月亮掉落在布農族隆凱板社附近的溪中, 他坐在大石頭上蹺起二郎腿, 留下一個可以呼風喚雨的神奇腳印……
老鷹先生沈振中是台灣首位全天候投入老鷹觀察的記錄者,他為老鷹寫日記,春天繁殖季時,奔忙於巢位之間,仔細記錄誰向誰求愛?如何求愛?在哪築巢?何時築巢? 第一本完整記錄老鷹故事的書籍,也是《老鷹想飛》紀錄片的起點。
這是一本最好的「兒童自然教育」寶典,是為人師表,或為人父母者不可不讀的一本好書。 書中有許多作者帶領孩子親近體驗大自然的有趣故事,以及生動活潑的自然觀察體驗課程。不僅完整呈現作者人本教育的自然關懷,更能成為親子或親師走入大自然的最佳遊戲範本。
本書收錄三十四篇劉克襄二十年來的精選文章,透過平實的語言,交融成言淺意深情濃之作,篇篇顯露他對自然旅行和自然生態的熱愛,並聆聽他和台灣這塊土地的精采對話。
《老殘遊記》,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藉主角老殘的遊歷,表達所見所聞,抒發所思所感。作者劉鶚以描寫功力見長,寫人寫景避用套語爛調,盡量以新詞表現,胡適以「前無古人」四字讚賞他這部分的成就。迥異於傳統小說以情節為中心的敘事模式,這部記事體小說曾被抨擊為結構鬆散,學者夏志清則認為其手法接近現代的抒情小...
走過合歡古道、八通關古道、錐麓斷崖古道,
縱走奇萊連峰的卡樓羅稜線,
一步步經歷山岳百峰,
走出空前絕後台灣登山探勘史。
作者楊南郡與徐如林愛山如命,40年攜手同登台灣無數高山,探勘修復無數掩沒的古道,如合歡古道、八通關古道、錐麓斷崖古道等。甚而走出台灣奔向尼泊爾安娜普魯那,全都因夫妻倆對山的深摯情感。
《與子偕行》是一本翔實的登山記錄,詳載作者兩人一步步經歷山岳百峰及迴盪於山中的真實歷史。其中〈斯卡羅遺事〉一文,更是作者結合史實與現況的報導書寫,榮獲「十五屆時報文學獎」報導文學首獎。本書文字磅礡氣勢非凡,恍若帶領讀者親臨探勘現場,一同讚嘆古道之險峻壯觀。
本書特色
1.台灣登山踏查名人楊南郡首部鉅著。
2.知名合歡古道/錐鹿古道/八通關古道珍貴踏查史實全記錄。
作者簡介
楊南郡
1955年畢業於台大外文系。曾擔任英文教師、外國駐台機構職員。在工作之餘,從事登山、台灣南島諸語族文化、古道、遺址探勘研究,長達50年之久,為國內最富盛名的登山前輩暨古道、原住民調查專家。
70年代即完成台灣百岳攀登,並開拓許多新登山路線,包括縱走奇萊連峰的卡樓羅稜線,並由奇萊北峰直下次基里溪、自陶塞溪溯登南湖大山、從馬伯拉斯山北壁直接攻頂、自卑南主峰至大武山連登中央山脈主稜、由小瓦爾溪直登中央山脈東南稜等等,這些空前的路線開發,許多至今仍是絕後的嘗試。
楊南郡文筆流暢自然,博聞強記,考證精微,無論調查報告或創作譯述,均獲各界高度評價,曾榮獲中國時報文學獎、順益基金會個人成就獎、省文獻會傑出文獻工作獎、國立東華大學榮譽博士、國立台灣大學傑出校友、吳三連文學獎等。退休後,成立南島文化工作室,專事譯述寫作、高山文化遺址踏勘與研究。
著有《尋訪月亮的腳印》(晨星)、《台灣百年前的足跡》(玉山社)、《大分塔馬荷布農抗日雙城記》(南天)、《能高越嶺道》(林務局)、《浸水營古道》(林務局)等書。
徐如林
山林文學作家,著有《孤鷹行》(晨星),並與楊南郡先生合著《與子偕行》(晨星)。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