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比分數更重要的事」,不代表「分數就不重要」!
與父母一起勇敢面對教育體制,也看到分數之外的孩子
孩子考試考壞了怎麼辦?要不要補習?該不該讀私校?要不要陪孩子讀書?要陪到幾歲?孩子該怎麼面對考試?該如何激勵孩子發憤用功……
在一片翻轉教育、改革教育的聲浪中,這些問題似乎八股又不討喜,愈討論愈覺得教改黯淡無光,但是孩子在體制內的父母都非常清楚,以上都是他們最迫切想釐清的首要難題,在我陸續陪伴孩子走過升學之路後,我更確定這些主題非寫不可,不寫,就虧欠了一路支持的讀者。
就讓我們拿出勇氣,從殘酷的分數現實談起吧!~~彭菊仙
青春少男少女身心板塊都在劇烈變動,讓他們成為一種既不是小孩也不是大人的特別生物。許多家有青少年的家長一定有這樣的困擾――父母眼中的乖寶寶,到了青春期轉瞬變成難以溝通的怪小孩,家中氣氛從此丕變。 和青少年交手,絕對少不了衝突,父母當然要將傷害降到最低。但衝突也有其正面的功能,透過適當的衝突,爸媽...
「對於孩子,你給的是愛還是傷?」 第一本來自學校輔導教師的十年校園觀察紀錄 累積53萬人次UDN人氣部落格「老師,可以和你聊一下嗎?」 32篇孩子的真實故事,呈現大人世界的荒腔走板
未來的世代,最重要的不是課業或成績, 而是面對困境和失敗,仍有勇氣去挑戰的耐挫力! ★哈佛、哥倫比亞大學兒童發展專家,教你在10歲前建立孩子面對挫折的勇氣,讓孩子一生受惠! ★收錄「韌性商數(RQ)檢測表」「美國學校情緒調節程序」等實用評估及簡單可行的耐挫力鍛練法。
我們從上一代獲得的教養,以及那些教養方式對我們養兒育女的影響,也可能是我們在面對孩子時,可能會犯下的錯誤。本書作者菲莉帕身為心理治療師,有機會觀察親子關係是如何變調的,以及如何讓它恢復正常運作。這包括如何處理你和孩子的感受;如何傾聽孩子,以便更瞭解他們;如何與孩子建立真正的聯繫,而不是陷入令人疲憊的...
這些教養真相,或許殘忍, 但我們不能不面對。 一個堅持為孩子發聲,也將這份允諾,放在自己孩子身上的醫生。 ‧媽媽收到女兒的成績單,直接往女兒臉上丟,大喊:「我沒有妳這種女兒!」 ‧熱心助人的男孩,他的媽媽卻說:「他是很乖啦,可是乖有什麼用,又不能換成分數。」 ‧爸爸得知女兒選上排球...
「正向教養」是以阿德勒學說為基礎的教養法,主張消除所有懲罰與獎賞,強調用「鼓勵」來教養孩子。過去三十五年,「正向教養」的理論與200多種實用方法,已經成為美國的主流教養方式。 本書擷取「正向教養」最經典實用及最新的49項練習,每項都是有利於家庭關係與孩童發展的方法。簡.尼爾森與她的兒女,婚姻與...
★《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作者、親子作家彭菊仙最新力作 ★聚焦青少年的行為、手機電玩、戀愛人際等33個教養難題全攻略
好煩、好笑,又不好回答, 你家也有愛問「為什麼」的小哲學家嗎? 雖然不是每個問題都有正確答案, 但是用什麼方法討論、思考,更重要! \牛津博士爸爸的哲學教養法/ 培育孩子「哲學素養」的第一本書, 每天日常的親子對話,也可以深刻有意義!
★韓國上市一個月,熱銷20,000本。 ★YES24網路書店,9.6顆星好評! ★超過10,000件心理諮商個案的人氣心理師★ 現在開始,是母親和女兒都要「活出自己」的時代。 「為什麼母親在傷心時,不對兒子而是向女兒訴苦?」 「為什麼母親看到女兒幸福時,除了欣慰卻也有些嫉妒?」 ...
睽違五年,黃瑽寧最新著作 以科學實證為教養靠山,走出育兒挫敗感, 給足自己勇氣和信心,樂在享受當爸媽,打造幸福感十足的成長性家庭。 以研究實證為湯底,父母之愛為佐料。這次,黃瑽寧要以為人父、人夫角度,從睡眠模式、安全依附、語言發展、親子溝通、手足教養、爸爸育兒、學習引導、幸福婚姻等共九大面向,為你...
本書是阿德勒學派正向教養系列書籍第一本、最完整、也是最暢銷的作品,從幼兒園到青少年時期的孩子都適用。 自從2006年推出全新增修版以來,據統計已經使全球10,000,000兒童受惠。
這不是一本簡單的教養指南,而是革新教養思維的重量級好書! ★一出版即空降亞馬遜、《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第一名 ★《時代》雜誌讚譽作者為「千禧世代的教養訓練專家」 ★《逆思維》作者亞當・葛蘭特大力推薦!親職教練/親子KO L口羊太太、閱讀推廣人/國小教師林怡辰、美國諮商教育與督導博士 留佩萱...
父母說出的話語只有一瞬間,卻會烙印在孩子心裡一輩子 無數媽媽的最佳選擇,「不倒翁老師」給媽媽的親子說話處方! ★ Instagram17萬粉絲追蹤,百萬按讚肯定,出版兩週狂銷兩萬本! ★ 韓國最受歡迎國小老師,十七年教職經驗分享,最有用的親子減壓溝通心法 ★ 用三種尊重語言、五個說話練習...
她啟發了多位矽谷傳奇人物,包括賈伯斯。 她的三個超高成就女兒登上《時代》雜誌,力挺媽媽的教養哲學。 她在全球最競爭的學區教書,累積近四十年第一線經驗。
好煩、好笑,又不好回答, 你家也有愛問「為什麼」的小哲學家嗎? 雖然不是每個問題都有正確答案, 但是用什麼方法討論、思考,更重要! \牛津博士爸爸的哲學教養法/ 培育孩子「哲學素養」的第一本書, 每天日常的親子對話,也可以深刻有意義!
薩提爾親子對話專家李儀婷,從實戰經驗淬鍊超強親子對話練習, 30 種失控情境 x 3個對話工具 x 3道安全卡榫 x 3不1要, 超擬真實作練習,讓你三言兩語,扭轉親子、手足間的情緒困境。
孩子的課業光靠老師是不夠的,父母的陪伴與引導更為關鍵! 點燃學習動機 × 找到讀書方法 × 掌握練習訣竅 解鎖3大關鍵,打造孩子高效學習力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曾任教中學多年,以實際輔導中學生改善學習問題的專業經驗, 歸納出提升學習成效的實作步驟,幫助父母陪伴孩子找到讀書方法、掌握滿分策略。
跟著腦科學權威科普作家謝伯讓,探究從人際情緒、認知、語言到社會互動,在意想不到的實驗發現中,一窺孩子大腦與心智的不可思議。
「在乎成績」一定是「不快樂的童年」嗎?
「不在乎成績」一定能保證「快樂的童年」嗎?
「不喜歡讀書」就代表「不需要努力」嗎?
「成績優不一定會成功」,所以「毋須努力學習與準備考試」?
儘管許多學者與教養專家常大聲疾呼不需在意成績,但99%的孩子都離不開現有的教育體制。多數最終得靠著分數來填寫志願的孩子也會發現,「分數不重要」只是一句美麗的謊言。
從過去「拒絕聯考的小子」到現在崎嶇難行的「教改之路」,考試的名稱換了又換、成績的計算稀奇古怪,升學主義仍陷在借屍還魂的輪迴裡。
看著孩子在體制內一路求學,從自由探索快樂天真的小學進入課業繁重、競爭壓力激烈的體制中學,暢銷親子作家彭菊仙很清楚,自家三小子都不具渾然天成的天分,甚至「一分耕耘」還不見得能獲得「一分收獲」。但正是因為孩子的資質平凡,才能及早把焦點放對地方:「努力」,而非「天資」!
她認為,父母要做的,是比孩子先勇敢起來,陪著他們務實面對體制內的種種殘酷磨練與考驗。和孩子一起學會與分數和平相處,是在體制內適切生存的第一步。對父母來說,可以接受孩子不愛念書,但是並不代表孩子不需要努力,甚至還得更加倍的學習與努力!因為如果要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又缺乏學歷的光環加持,通常要比一般人更努力,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有遠見的父母,請反思更實際的問題:「分數可以決定什麼?」、「不讀書又該如何保證成功?」,並運用智慧看到「比分數更重要的事」,幫助孩子勇敢地做自己定義的贏家!
面對分數的勇氣
別人不愛讀書能成功,不代表你也可以不勞而獲。
讀書不能保證成功,但不讀書也同樣不能保證成功!要出頭,可以不讀書,但是一定得更努力!「不會讀書、不喜歡讀書」或許真的是天注定,但絕對不是不努力的藉口。
請記得,要幫助孩子看到「分數背後的自己」。
要孩子把試考好沒什麼不對,但逼著孩子一路衝高分很可能變成爸媽唯一會做的事情。「拚高分、進名校」不是學習的終點,父母應該幫助孩子摸索自己、了解自己、看到分數背後真正的自己,成為一個被善用且好用的人!
盡力達到的位置,就是最好的位置。
每個為人父母者都想要孩子進入人人眼中的第一志願,但豈可所有家長都能如願?達不到自己本來就無法到達的目標,根本不叫失敗;能努力達到自己能夠成就的目標,就是自己的第一志願!
與其相信天才,不如相信努力。
當孩子努力用功卻考砸時,記得告訴他:「媽媽看到了你的努力,謝謝你!」因為「努力」本身就是價值,「願意努力」就值得嘉許。至於不太努力卻考得好的孩子,則宜平平淡淡冷處理。若真想送上獎勵,心意到即可,切忌大手筆,更不可直言誇讚他的聰明。
要陪伴,但不要干涉,孩子才是學習的主角。
學習效能好,應該是孩子自己感到高興;學習效能差,他們的憂心當然必須多過於爸媽;如果父母的責任與得失心都比孩子來得強烈,那這樣的投入就必定大有問題。
與父母一同勇敢面對體制之真心推薦
坦白說,我不可能不在意孩子的成績表現,但我更在意他是否能成為「真正意義的菁英」,這種菁英已經不再是只會考試不懂得做事的人,而是具有整合已知開發未知,並能藉由實作來驗證所學的新青年。──國立宜蘭大學博雅教育中心主任、國教希望聯盟召集人 陳復
菊仙在這本書中,將現今學校中的分數主義做了詳細的檢驗,並且對親子雙方提出「與分數和平共處」的解方。我也很喜歡以下的見解:一、你的孩子可能是天才,也可能是「地才」;二、分數高、名列前茅,不代表一定熱愛學習;三、不愛讀書,不代表不需要努力。──專欄作家、現任臉書《媽媽悅讀基地研修長》 丘美珍
看完這本書,不得不感佩菊仙總有勇氣說出許多一般人不敢說的話。的確,在台灣,誰都不能輕鬆地說:「誰說成績不重要?」但是,一定要孩子了解菊仙說的一句核心價值:「認真,是一種基本的人生態度!」──親職教養、繪本作家 張美蘭(小熊媽)
作者簡介
彭菊仙
是位廣受父母們喜愛並信任的親子作家,文風多樣,描繪親子生活時而細膩溫暖,時而幽默風趣;批評教育時勢又敏銳深刻,文章常見於網路轉載、親子網站。
擁有三個男孩的她,喜歡孩子,喜歡和孩子玩,不論天文、地理、英文、自然,她義無反顧的跳進孩子的學習「玩」國裡,和孩子共學、共做、共玩。
然而,她也感受到,孩子不只需要愛與陪伴,更要管教,就像一株植物,趁其枝條幼嫩枝時,必要把握良機,剪除雜枝,塑其健朗之身心與品格,灌注「愛的教育」之前,先給予「鐵的紀律」!
如今孩子都進入青春期、接受體制內的中學教育,在陸續陪伴孩子們經歷高度升學壓力之後,她深刻體認到親子一定要一起學習與「分數」這個難題和平共處,在務實面對升學競爭的同時,更要讓孩子看到分數背後的自己、找到自己的方向與定位。
著作
《管教的勇氣》、《孩子有想法,我們就想辦法》、《教出好男孩一點都不難》、《幸福教養》、《教養好好玩》等書。
經歷
民視節目部監製、TVBS節目製作人、CTN新聞部節目製作、中視記者
專欄
《udn聯合文教專欄作家》、親子天下《菊仙幸福閱讀》駐站作家、天下遠見《未來family》駐站作家、統一《好鄰居基金會》駐站作家。
臉書粉絲頁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www.facebook.com/3goodboys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