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技術官僚與殖民地經營1895-1922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建築技術官僚與殖民地經營1895-1922

1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2/10/16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57.3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ISBN: 9789860337242
  • 頁數: 180
紙本書定價:NT$ 380
電子書售價:NT$ 266
電子書特價:NT$ 239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本書以1895~1945年臺灣日治時期為背景,論述離鄉背井的建築技術官僚如何在異地思考臺灣建築的未來,並超越日本本土,將世界最新建築知識用於臺灣,讓臺灣成為未來建築的實驗場。建築技術官僚之所以能如此操作,和總督府期望成功打造第一個殖民地以宣揚其政績,有著密切的關係。這造就了臺灣建築輝煌的一頁,也為臺灣留下許多珍貴的建築文化資產。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特價 電子書: NT$ 231

    穿古越今,盱衡東西,建築史上最菁華筆記! 中國建築史+西洋建築史+現代建築史+當代建築=《東西建築十講》 漢寶德建築與文化的美學對話! 十講緣起於十多年前門生姚仁喜的提議,經過夏鑄九的促成,姚仁祿的積極運作,還找來台灣古蹟專家李乾朗跨刀作畫,終於重現一代大師風采!

  • 出版日期:2012-01-13
    電子書: NT$ 384

    東京建築對我們來說絕不陌生,更是建築系學生的朝聖之地。日本建築師設計嚴謹,除了對美學的追求外,對物料選材和細部設計尤其講究,對施工要求更是一絲不苟。當我們閱讀東京建築時,也在感受日本建築師及工程師對建築設計的熱誠與執著。

  • 電子書: NT$ 210

    《建築之間:公共空間生活》是建築設計、地景設計、以及都市設計專業領域重要的經典之作,反思現代建築與現代都市規劃的問題,從人與環境研究來提出批評,關心移動在建築物間的人們,也督促人們對於理解公共空間的細微特質。  

  • 電子書: NT$ 322

    在臺灣的日式建築 和日本的「日式」不太一樣?! 4節☛日式老屋導論 12篇☛建築旅行散文 13回☛建築手繪筆記 67處☛老屋精選景點 ———日本的近代建築還活在臺灣———  

  • 電子書: NT$ 312

    讓規劃大師霍華德「田園城市」、建築巨擎科比意「光輝城市」黯然失色的經典名著! 世紀好書、永恆必讀經典!超越時間與空間、跨越世代的城市之心

  • 電子書: NT$ 630

    “ 你本來就是建築師所以才會考上,而不是考上才變成建築師。” 建築是一個「晚熟」的專業領域,需要時間歷練, 但準備建築師考試,可以更有邏輯與方法,並與實務結合,達到事半功倍的加乘效果!

  • 出版日期:2022-03-09
    電子書: NT$ 336

    歡迎光臨時光街屋建築博物館, 走在這條熟悉又陌生的街道上,沉浸一磚一瓦背後的故事 【走訪街屋建築的博物館】 ◆街屋常常走,但你知道傳統街屋如何形成?又有何特徵嗎? ◆迪化街從清代到戰後,街道發生了什麼變化?才成就今天的樣貌! ◆閩南、洋樓、巴洛克式,各種建築樣式一次看清楚!

  • 出版日期:2024-09-25
    電子書: NT$ 336

    一座城市的生命力及顏值,不來自其經濟規模或新與舊,而來自其整體和諧的力量 城市文化實力源於人與空間的結合, 唯有找出城市中的隱藏秩序,尊重傳統習性,才能實現和諧的美感…… 提昇城市氣質需要堅定的決心和耐心,有魄力的公權力應先以如何整合協調城市的顏色,進行徹底改造的行動。──林貴榮

  • 電子書: NT$ 322

    有空間,就有故事! 4個時期,4×4篇人物轉譯故事與珍貴歷史照片 是建築的編年史,也是個人的斷代史 從政治中心到文學殿堂, 跨越百年光陰,在增建、改築、修復的過程中, 細數臺文館建築的歷史與生命的溫度。

  • 電子書: NT$ 552

    城市學、建築學、人民科學的集體空間記憶研究 現代城市的芥子園畫譜分析

  • 詳細資訊

    本書以1895~1945年臺灣日治時期為背景,論述離鄉背井的建築技術官僚如何在異地思考臺灣建築的未來,並超越日本本土,將世界最新建築知識用於臺灣,讓臺灣成為未來建築的實驗場。建築技術官僚之所以能如此操作,和總督府期望成功打造第一個殖民地以宣揚其政績,有著密切的關係。這造就了臺灣建築輝煌的一頁,也為臺灣留下許多珍貴的建築文化資產。

    作者簡介

    黃士娟

    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助理教授。中原大學建築系學士、碩士,東京大學建築學博士。專攻臺灣日治時期建築史、古蹟修復與再利用。著有〈臺北市近代化之過程〉、〈臺灣總督府博物館〉、〈鐵道部〉(《古蹟探秘.解碼臺灣》,國立臺灣博物館,2009年),譯有木村勉、金出□□□著《修復:活化社區歷史建築之技術》(文建會,2006年)、木村勉著《近代建築解體新書》(文建會,2008年)。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