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是中國文學史上繼建安文學之後正始文學時代的詩人。
當時正處於魏晉之交,社會上的文士外表看來放蕩不羈、不守禮法,
而內心深處卻懷有許多悲愴和痛苦。
阮籍的詩寄託幽微,蘊藉深厚,在痛苦無人可訴的時候,
把零亂的悲苦的內心感情用詩表現出來,這是一個亂世詩人的悲苦心聲。
◎朱宥勳導覽二十世紀台灣文學十場論戰的章回故事書。 ◎由文學戰神擔任「場邊球評」帶團觀戰,特別能看出論戰煙硝裡的個中三昧。 ◎台灣文學是從論戰中開始的,小從使用的文字、語言,大到意識形態,台灣文學從來沒有理所當然順理成章這件事,我們現在可以擁有的自由與空間,都是從各種議題一場一場論辯過來的。
抱歉了文豪,最後一句的好,當了老書蟲才知道 戀愛小說、成長小說、歷史小說、左翼小說……僅僅結尾的一句話,在大作家們的眼中可是決戰作品優劣的殊死鬥! 川端康成的結尾竟飄出了BL的味道;三島由紀夫結尾的草食系男子變肉食系,說的正是他自己?!谷崎潤一郎的結尾證明他果然是個變態;海明威的結尾則透...
《人間詞話》是清末民初國學大師王國維的名著,王國維接受西洋美學思想的洗禮後,提出「境界」之說的新觀點,以此為標準,重新評價中國傳統詞人的作品,歷來受到學術界的重視。 王國維,字靜安,晚號觀堂,浙江海寧人。生於清光緒三年(1877),卒於民國十六年(1927)。王國維為近代博學通儒,在文學、美學、史學...
阮籍是中國文學史上繼建安文學之後正始文學時代的詩人。
當時正處於魏晉之交,社會上的文士外表看來放蕩不羈、不守禮法,
而內心深處卻懷有許多悲愴和痛苦。
阮籍的詩寄託幽微,蘊藉深厚,在痛苦無人可訴的時候,
把零亂的悲苦的內心感情用詩表現出來,這是一個亂世詩人的悲苦心聲。
葉嘉瑩先生幼年學習古典詩詞,對於中國古典詩詞及中西文藝理論涉獵頗深。這位中國古典文學專家,以其生動優美的語彙和獨特細膩的興發感受,跨越時空阻隔,去體味挖掘詩人複雜而敏感的內心世界,帶領現代讀者與古代詩人做了一次次的心靈發現之旅。
作者簡介
葉嘉瑩
1924年生。1945年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國文系。自1945年開始,任教生涯長達六十五年以上。曾在台灣大學、淡江大學、輔仁大學任教十五年之久,1969年赴加拿大,被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並曾先後被美國、馬來西亞、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多所大學以及大陸數十所大學聘為客座教授及訪問教授。1990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是加拿大皇家學會有史以來唯一的中國古典文學院士。此外,還受聘為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名譽研究員及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並獲得香港嶺南大學榮譽博士、臺灣輔仁大學傑出校友獎與斐陶斐傑出成就獎。2012年被中國中央文史館聘為終身館員。
1993年葉嘉瑩教授在天津南開大學創辦了「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並捐獻出自己退休金的一半(10萬美金)設立了「駝庵獎學金」和「永言學術基金」,用以吸引和培養優秀人才,從事中國古典文學方面的普及和研究工作。
著作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中國詞學的現代觀》、《唐宋詞十七講》等多種著作。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