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本書定價:NT$ 392
電子書售價:NT$ 312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香港社福界教父周永新教授,目睹六十年來香港社會的動盪與演變,指出香港已出現根本性改變,特別是人所不願見又偏偏避不開的貧窮問題。本書結合周教授戰後在香港的成長經驗,以及四十多年來在社福界工作及教學的親身經歷,主要圍繞香港社會的貧窮面貌作比較及探討。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4.3
電子書: NT$
234
「這世界的現實就是人人要尊嚴,但尊嚴呢,可不是人人要得起。」
這是北京城裡不可言說的低端禁忌,潛居地下室的底層勞動人口悲歌
毛澤東曾歌頌他們,現代中國的經濟奇蹟要歸功於他們
但是現在,他們卻面臨被「切除、清理、掃蕩」的命運
《低端人口:中國,是地下這幫鼠族撐起來的》見證了這一切
4.7
電子書: NT$
350
《反抗的共同體》詳述從雨傘運動到反送中運動的源起、過程與影響,擴及中共政權的因應、國際之間的角力(包括台灣),最終試圖逼近反抗運動如何形塑這一代香港人的身份認同,進而長出一個命運共同體。
4.8
電子書: NT$
560
這本日記對於與北京當局的談判、強化香港(遲來的)的民主制度,以及彭定康如何尋求適度的自治制度讓香港在1997年後能持續運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真知灼見。出乎意料的是,不只中國共產黨反對彭定康的政制改革,一些英國商人和政府高官也對彭定康的作為非常不悅。對這些人來說,與北京保持良好的關係似乎比較重要,...
4.7
電子書: NT$
336
當房租超過薪水三分之一,我們再也無力翻轉貧窮!
榮獲2017年普立茲獎!
哈佛社會學家花費數年,住進兩個底層社區、採訪三十多名房東、出席一千多場法庭,將美國底層的居住現狀化為八個家庭的真實報導
評審盛讚:「一份深入的研究,揭示了2008年金融風暴後越演越烈的居住問題,這可說是加劇了...
4.1
電子書: NT$
294
為何再怎麼努力工作,卻依然窮困?
普立茲獎得主大衛‧K‧謝普勒一刀切開美國夢!
一本記錄資本社會下窮忙族的故事,
一本最貼近台灣社會現況的紀實佳作
★ 亞馬遜四星半推薦 ★
★ 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出版者周刊、亞馬遜書店、書評雜誌、國家雜誌 眾媒體一致好評 ★
4.4
電子書: NT$
435
死亡,讓我們看見深埋在生者心中的事物。
★首本死亡職人訪談,直擊死亡最赤裸平凡的真面目★
★亞馬遜「編輯精選」最佳非小說★
★Goodreads高度好評,討論數直逼5.5K★
★尼爾‧蓋曼(當代奇幻大師)、奧黛麗‧尼芬格(《時空旅人之妻》作者)、凱特琳.道堤(紐約時報暢銷作家)等英美名...
4.5
出版日期:2018-06-27
電子書: NT$
280
比爾‧蓋茲2018年度選書
「我所讀過最重要的書之一,帶領你清晰思考世界的必備指南。」──比爾‧蓋茲
「我窮盡畢生之力抵抗全球的無知,傳播基於事實的世界觀。
這本書是我的最後一役,是我設法影響世界的最後努力。」──漢斯.羅斯林
4.3
電子書: NT$
266
繼《隱形生產線》後,白曉紅又一精彩暗訪調查報告,揭露看似文明的大英帝國,性產業不為人知的黑暗與秘密!
《隱形性產業:英國移民性工作者》是白曉紅繼《隱形生產線》後,又一精彩暗訪調查報告,她透過應徵妓院接待女侍的方式,親身進入性產業進行臥底記者的調查工作,真實描述許許多多家庭經濟供應者的女人,在結構之...
出版日期:0007-12-15
電子書: NT$
280
周教授特為香港人而寫的三部曲,有如上了一課戰後香港社會發展史。港人今天的苦惱,追根究底,還是我們不知香港的前路往哪裏走:我們讚許香港原有的制度,認為這個制度造就了今天香港的成就,但同一時間,我們故步自封,不變的制度將會令香港沉淪下去。但一旦明白我們過去走過的路,我們就會知道,什麼才能使我們開創未來。
4.6
電子書: NT$
301
新創神話!?揭露3000億獨創醫療科技的超完美騙局
她被譽為女版賈伯斯、《富比世》全球最年輕的創業女富豪,
如何用「一滴血」顛覆血液檢測、翻轉醫療產業?
一項即將改變你我健康的醫療檢測新科技,
而它的技術來自──謊言!
出版日期:0003-10-15
電子書: NT$
312
年青人,尤其是他們的社會行動,一次比一次激烈,近年來成為了香港社會各界和傳媒的焦點。一時間,所有「不再年青」的人都在問,為什麼年青人對現有的政治制度與施政,有這麼大的反抗情緒?
詳細資訊
香港社福界教父周永新教授,目睹六十年來香港社會的動盪與演變,指出香港已出現根本性改變,特別是人所不願見又偏偏避不開的貧窮問題。本書結合周教授戰後在香港的成長經驗,以及四十多年來在社福界工作及教學的親身經歷,主要圍繞香港社會的貧窮面貌作比較及探討。周教授強調,現時香港的貧窮已由個人的問題演化為制度的缺失,成為結構性的問題,由此引起的社會矛盾和衝突,是香港無法擺脫的枷鎖。其實,貧窮面貌所反映的,又何止限於窮人的物質生活?貧窮又豈可與社會其他現象分割?各位可以借周教授的慧眼,透視香港社會六十年來的貧窮真相。
目錄列表
目錄- 封面頁
- 書名頁
- 版權頁
- 自 序
- 第一部分 八十年代前的香港 ──從物質匱乏走出來
- 第1章 五十年代:一窮二白的貧窮
- 第2章 六十年代:捉襟見肘的貧窮
- 第3章 七十年代:物質之外的貧窮
- 第二部分 八十年代到回歸前 ──貧富懸殊:從羨慕到妒忌
- 第4章 經濟繁榮的背後
- 第5章 貧富懸殊變得醜惡
- 第三部分 回歸後香港的貧窮 ──香港人珍惜什麼?
- 第6章 個人責任還是社會責任?
- 第7章 貧窮新一代與「M型」社會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