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篇
德性,是圓滿境界。有了德性,不論在聖在凡,皆能處世圓融;即使受苦受毀謗,也能化於平淡〡濟公活佛
(一)德性,是修身的根本
◎仁者無敵,一個人若有才而無德,便會遭來別人的嫉妒;如果能力強,德行就要愈齊全才行。一個有仁德的人,大家都會心甘情願地跟你在一起。道是本來面目,德是當然的行為,你要學習率性而行,把當然的行為做出來。
◎禮貌是一個人修養的指標,涉及一個人的德性,也表現道的親切與尊貴。所以初步的功夫,要做到「非禮勿視」,道德經不是講「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嗎?眼不見心不亂,慢慢的就習以為常了。這一切都要心正,從根本處下手。
◎修道要蘊含德性,而德性是什麼?那是誠於中、形於外的表現。若真心想幫助他人,就不求回報,默默地去做,這才是真德性、真功德。徒啊!要記得「養德」啊!
◎修道是修什麼?修心。那麼心怎麼修?八八六十四卦裡哪一卦最強?是不是謙卦?修道人得學會第一個要「謙」。「謙」字有個什麼邊?是不是「言」?言,代表言語、言詞、表達,就是在言詞上表達得要得體、要謹慎,由誠心敬意所講出來的話,那麼心真一切就真,心誠萬事就靈。你心真、心誠,你心低下,所講出來的話,不就是「謙」了嗎?
不把论语读懂、读通、读透,就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 本书在精研《论语》的基础上,选取《论语》中的精华思想进行了精确细致的释义和智慧解析。
我們時常聽到有人批評一貫道的法統沒明朗,認為一貫道的法統是借他教的來應用,並且引用他們的經典。還有些人因為對一貫道法的內容不清楚,認為一貫道是新興的宗教。而一貫道的弟子,經由前輩介紹道統也是從釋迦佛傳至二十八代,再傳回東土,事實上,在道統方面有很多地方是無法獲得圓滿答案的,對〔一貫道〕的由來,身為一...
本书从中国传统文化根源出发,探究人文精神、生存体悟与生活睿智,诠释人生主题,在轻松的意境中,以思辨的方式体悟人生的大智慧。 品得菜根滋味,百事皆成自然。
德性篇
德性,是圓滿境界。有了德性,不論在聖在凡,皆能處世圓融;即使受苦受毀謗,也能化於平淡〡濟公活佛
(一)德性,是修身的根本
◎仁者無敵,一個人若有才而無德,便會遭來別人的嫉妒;如果能力強,德行就要愈齊全才行。一個有仁德的人,大家都會心甘情願地跟你在一起。道是本來面目,德是當然的行為,你要學習率性而行,把當然的行為做出來。
◎禮貌是一個人修養的指標,涉及一個人的德性,也表現道的親切與尊貴。所以初步的功夫,要做到「非禮勿視」,道德經不是講「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嗎?眼不見心不亂,慢慢的就習以為常了。這一切都要心正,從根本處下手。
◎修道要蘊含德性,而德性是什麼?那是誠於中、形於外的表現。若真心想幫助他人,就不求回報,默默地去做,這才是真德性、真功德。徒啊!要記得「養德」啊!
◎修道是修什麼?修心。那麼心怎麼修?八八六十四卦裡哪一卦最強?是不是謙卦?修道人得學會第一個要「謙」。「謙」字有個什麼邊?是不是「言」?言,代表言語、言詞、表達,就是在言詞上表達得要得體、要謹慎,由誠心敬意所講出來的話,那麼心真一切就真,心誠萬事就靈。你心真、心誠,你心低下,所講出來的話,不就是「謙」了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