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捲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
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貍奴不出門。」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一〉,陸游
很多人或許不知道,「貍奴」既非「貍」也非「奴」,其實就是貓呀。
最著名的典故來自南宋大詩人陸游,有古代貓奴第一人之稱的他,憂國憂民卻也愛貓成癡,寫下不少貓詩,這首就是其中之一。
黃麗群文章已經卓然成家,散文文字瑰麗又犀利,小說則充滿令人不忍釋卷的離奇之美,而這幾年,竟也不知不覺確立了牢不可破的「貓奴」形象。這本睽違四年多的散文集,便天外飛來一筆地選用了這個靈動的書名。
繼《我輩中人》與《以我之名》後,張曼娟中年覺醒三部曲 28篇真情澄澈的散文,28個生命凝視,在時間的巨大沙漏中書寫中年的艱難與豐饒
認同,有那麼難嗎?無論是族群的、性別的...... 奇形怪狀的台灣歷史,慘絕人寰的愛慾重生 今年最駭人的小說 這是屬於女孩的必經之路嗎?這是屬於台灣的國族寓言嗎? 張亦絢長篇小說代表作
這片沙漠的風情萬種, 讓我學習著去愛每一個人, 和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如果人生就是一場永不結束的旅程── 流浪文學的起點,我們愛上三毛的原點。 三毛逝世 30週年 紀念版
王家衛人生首序 暢銷作家李舒最新隨筆集 細數半世紀前的優雅與風情 佳人與雅士的傳奇往事 如那一抹夕陽下的餘暉 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永不遺落
公共電視年度教育大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原著 找回凝視孩子的初衷 我寫的九篇故事: 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 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喜悅。 沒有一篇看了心中不會亂糟糟的,甚至覺得煩。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
「風捲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
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貍奴不出門。」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一〉,陸游
很多人或許不知道,「貍奴」既非「貍」也非「奴」,其實就是貓呀。
最著名的典故來自南宋大詩人陸游,有古代貓奴第一人之稱的他,憂國憂民卻也愛貓成癡,寫下不少貓詩,這首就是其中之一。
黃麗群文章已經卓然成家,散文文字瑰麗又犀利,小說則充滿令人不忍釋卷的離奇之美,而這幾年,竟也不知不覺確立了牢不可破的「貓奴」形象。這本睽違四年多的散文集,便天外飛來一筆地選用了這個靈動的書名。
儘管不輕易下筆為文,四年多來累積的文字篇篇精采,十分可觀,全書將主張隱隱相近的作品分類為一輯。輯一的「獨坐」定調了熱愛獨處甚至宅居的哲學,她坦言寫作大多時候很痛苦,並不快樂,也並不享受,因為「寫作就是像瘋的一樣自己為自己穿上束縛衣,在精神的密室中爭戰矛盾廝殺,攻擊思想,掠奪意義,但是,做為一個人,我以為,與世界單打獨鬥是種高貴的練習。」
輯二「犯口舌」寫盡了吃點什麼,喝點什麼,說點什麼骨鯁或帶刺的話,吞吞吐吐的人類生活。由文字引路嘗點美味,更令人口舌生涎,就像她說的:「感覺只有寫出來的,真能見色聞香得味。」
輯三「驛馬衣祿」難得地談一點時尚,難得地談一點作為女性的生命經驗,也有旅行和遊戲之樂,品賞聲音感官,聲色犬馬皆在紙上華麗展開。接著也在「拜文曲」一輯裡寫下不少讀書看電影的想法,聊聊文學獎,偶爾「在紙本書當中講紙本書的壞話」。如果你也喜歡在書中有享受一種對比於網路世代倏忽放慢的速度感,那麼絕對不能不一起來埋首當當書堆中的鴕鳥。
「近人情」一輯中許多篇章相對短小輕靈,也是從未刊載在媒體或副刊上的私房臉書好文,生活小事與人際的各種碰撞,得見「生活之骰偶爾擲出這一面」,不就有喜有悲,有讚歎也有看破。最後一輯「須彌芥子」,作家選擇在一般被認為需要壓軸的位置,放些更小的事,以此祝福讀者,納須彌於芥子,見芥子知須彌,並且了悟,「活得像一片口香糖」,也沒什麼不好。
作者簡介
黃麗群
生於台北,政治大學哲學系畢業。曾獲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金鼎獎等。散文作品連續七年入選台灣九歌年度散文選,另亦入選台灣飲食文選、九歌年度小說選等。著有散文集《背後歌》、《感覺有點奢侈的事》、小說集《海邊的房間》,採訪傳記作品《寂境:看見郭英聲》等。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