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愛唱歌的女孩莎姑的故事
也是台東卑南大巴六九部落的土地記憶
一股源自靈魂深處必須發聲的渴望
悲傷的時候,害怕的時候,歡樂的時候
就唱歌吧,盡情地唱
如果有一首歌能急躁的心安靜下來
那個第一個起音的顫動,必定從這裡開始
這是虛構的人物與真實故事的交織,顯影部落的過往遺事,那些緊依主流社會又獨自律動的鮮明存在,也紀念我記憶中的美好野溪。--巴代
你說你要走 讓我想盡了留下你的理由 我知道你的允諾不會隨風過 但我又如何知道未來怎麼走 純潔的愛情在烽火中蹉跎,原始的勇氣被現實狠狠壓抑…… 大巴六九部落的輪廓,浮凸在歷史的濃霧裡。 路格露和馬力範的相知相惜,是時代悲歌,也是不朽傳奇。
槍響前,他必須找到拯救被告的方法。 一艘遠洋漁船,承載著一樁滅門命案的祕密; 為了找出真相、伸張正義,賭上的可能是整個國家的命運
公視時代生活劇《茶金》小說 直擊一九五○年代臺灣茶葉商戰內幕 *最晦暗的局勢,最輝煌的榮耀──臺灣茶金歲月的故事 *史上最惡通膨時期的臺灣商戰秘辛,勾勒「四萬換一塊」時代背景下的營生之道。 *重現一九五○年代臺灣最大茶廠,人情與物業的風華絕代。
甘耀明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 一個火車迷的少年,半夜出發去追尋一班「神秘列車」的故事。神秘列車就是,不在火車時刻表上,一生只會出現一次的列車。
莎姑出生的村子叫「大巴六九社」,倚靠中央山脈東麓,面向台東平原與太平洋,法魯古溪潺潺流動,那裡有小米田、水稻田和獵場,炊煙升起,夕陽餘暉下,食物的香氣、山羌的叫聲,以及不同家族之間的故事流傳著。
莎姑四歲那年被日本姑丈松本家收養,卻不受新媽媽疼愛,時常挨打受罵,疼愛她的養父過世後,日子更難過,除了擔心受罰,還要躲恐怖的空襲。這時國民學校的先生對她說:「如果你的心被石頭重重壓著的時候,妳可以唱歌,像很久以前一樣。」她哼著歌,偷偷搭上火車,涉過大巴六九溪,回到了原來的家,才發現爸爸跟姑姑一樣壞脾氣,而且她已經聽不懂家裡的話,只會說日語的她重新學習族語。
又過不久,大巴六九部落變成太平村,聽不懂漢語不會說中文的她,才剛將「卡桑」改為「伊娜」(母親),又要煩惱自己該取什麼新名字了。愛唱歌的莎姑,後來不只影響著她的子女,也影響了整個部落。
莎姑和她的先生德里日後成為部落的靈魂人物,只要有部落性的表演或祭儀需要編舞,總是第一個想到他們夫妻,他們的歡笑與眼淚交織出一幕幕動人的生活回憶。
隨著夢境的不斷指引,莎姑的生命軌跡愈發與部落脈動高度結合,那強韌的生命力,呈現天主信仰和搭拉冒(巫術)並存,祭儀與百朗(漢人)的宮廟相互輝映,連一起生活數十年的魯跌(外省人)和發拉嘎(洋人)也有著相近的律動,兀自低鳴不止。
莎姑,抑或者部落,一如野溪的生命力,緊密相依又自外於主流,有著鮮明的律動與傳唱不止的歌謠。
作者簡介
巴代
Badai,卑南族Damalagaw(大巴六九)部落裔。部落文史工作者、專職寫作。曾獲山海文學獎、金鼎獎最佳著作人獎、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吳三連獎、全球星雲文學歷史小說獎。著作有研究專書《Daramaw:卑南族大巴六九部落的巫覡文化》,《吟唱.祭儀:卑南族大巴六九部落的祭儀歌謠》;短篇小說集《薑路》;長篇小說《笛鸛》、《斯卡羅人》、《走過》、《馬鐵路》、《白鹿之愛》、《巫旅》、《最後的女王》、《暗礁》、《浪濤》等。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