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的義務
0 篇書評

抵抗的義務

面對不義的非文明抗命行動

A Duty to Resist : When Disobedience Should Be Uncivil

  • 出版日期: 2019/12/24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8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571380438
  • 字數: 151,107
紙本書定價:NT$ 480
電子書售價:NT$ 33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關於義務,你怎麼想?
面對不義,抵抗就是義務!
面對不正當的政府,違法就是義務!
當國家行使暴力,抗命就是義務!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85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 電子書: NT$ 294

    為想要瞭解香港的人而作 ★☆Matters 創辦人 張潔平專文推薦 ★☆以三十六道包含認同、制度到未來走向的提問,勾勒出香港的基礎輪廓  

  • 電子書: NT$ 224

    臉書治國,想打贏選戰,得先當上社群網紅? 當全球局勢一再證明 好的演說家比好的政治家更受歡迎 一場民粹高燒即將感染全世界

  • 電子書: NT$ 350

    在世界各地,獨裁者與反抗者的戰爭正要開打。這是貓與老鼠的戰爭,兩邊都展現高超的鬥志,都在磨練戰力。道布森以他具有創見的報導與高明的分析,為我們揭開今日威權體制的內部運作,帶我們前往自由之戰的前線。

  • 電子書: NT$ 350

    澳洲查爾斯史都華大學公共倫理學教授克萊夫.漢米爾頓,針對中共政府對澳洲的滲透所進行的調查研究。他發現從政界到文化圈,從房地產到農業,從大學到工會,甚至連小學都看得到中共的影響力。這些影響力的運作瞄準了澳洲社會的菁英人士,動員了部分澳洲華人買通在政界的影響力、限制學術上的自由、恐嚇批評他們的人、蒐集訊...

  • 電子書: NT$ 224

    ▌所有權力皆來自人民,但何處是它的去向? ——德國劇作家|貝托爾特•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 ——當民粹主義浪潮成為席捲世界的海嘯—— 民粹到底是民主最正統的聲音?還是民主面臨的最大危機? ◤充滿政治激情與煽動口號的民粹時代降臨◢ 美國總統川普、英國脫歐領...

  • 電子書: NT$ 364

    全球民主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外有威權國家俄羅斯囂張正面入侵、中國陰謀滲透擴張,內有更憤怒、更極端、更易被操縱的選民。為了對抗他者,我們變得更排外、更封閉、更自我保護。為了鞏固內部,我們開始想要打壓異己、限制言論空間與政治自由。 民主岌岌可危,因為我們對民主的信心動搖,甚至被黨派之爭撕裂。

  • 詳細資訊

    面對不義,我們有何責任?為了對抗不義,我們應該做到什麼程度?許多人認為,只要國家近乎公正,公民就有遵守法律的道德義務。支持公民抗命的人通常認為,考慮到這種道德義務,我們必須有堅實的理由才可以違法。但從梭羅、甘地以至「黑人生命運動」(Movement for Black Lives)的行動主義者早就認識到,有時候我們並非有守法的義務,而是有違法的義務。

    《抵抗的義務:面對不義的非文明抗命行動》(A Duty to Resist: When Disobedience Should Be Uncivil)一書認真看待這種行動主義的歷史,致力於處理在包庇不義的現實社會中我們有何政治義務的問題。本書作者康迪絲.戴瑪(Candice Delmas)主張,正義的義務、公平原則、撒瑪利亞人義務(Samaritan duty)和政治連繫使我們肩負抵抗不義的責任。我們必須擴大政治義務,納入抵抗不公正的法律和社會狀況的責任──即使在正當的國家也是這樣。

    戴瑪認為這種抵抗的義務要求我們有原則地抗命,而這種抗命不必總是文明的。也就是說,暗中進行的、採用武力的、逃避法律責任的或冒犯人的違法行為有時是合理的,甚至是必要的。作者替特定情況下某些行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辯護,包括非法協助無證移民、洩露機密資料、分散式阻斷服務(DDoS)攻擊、破壞、武裝自衛和游擊藝術(guerrilla art)。但這是有限制的:原則本身不足以支持我們違法。不過,為了抵抗不義,非文明抗命有時不但是可容許的,還是必要的。

    戴瑪也指出,抵抗的義務要求我們自我教育,認識結構性種族歧視和隱性偏見的運作方式;聆聽受壓迫者的證詞;培養對我們自身和我們孩子的自欺之道德理解和抵抗;要求追究警察和其他受法律掩護者法外殺人(extrajudicial killings)的責任;吸引世人注意並致力消除大規模監禁;直接違反要求舉報或禁止協助無證移民的法律;從事有原則抗命以突顯和杜絕針對女性、性少數群體、少數族群和殘障者的歧視;以及迫使我們的政府改革世界各地不公正的貿易、勞動、環境和能源制度。我們應該挑戰並拒絕遵從性別主義者;種族主義者;恐懼同性戀、跨性別、順性別人士和歧視殘障的文化與社會規範。我們應該抵制道德有虧的產品,並積極支持堅持高尚原則的廠商;捐助致力於社會正義和民主事業的組織;記錄並舉報我們看到的惡行,即使法律可能禁止我們這麼做;必要時參與罷工;儘可能利用我們的地位、資源和才能救濟苦難和促進正義──無論是官員利用手上的權力,名人利用自己的名氣,還是普通人利用自身的技能和天賦。



    作者簡介

    康迪絲.戴瑪(Candice Delmas)

    美國東北大學(Northeastern University)哲學與政治科學助理教授,政治、哲學與經濟學課程副主任。2016至2017年於紐約大學法學院擔任研究員。近年來在「不服從」議題的討論上相當活躍。


    譯者簡介

    許瑞宋

    香港科技大學會計系畢業,曾任路透中文新聞部編譯、培訓編輯和責任編輯。2011年獲第一屆林語堂文學翻譯獎。譯有《基本收入》、《挑戰資本主義:大衛.哈維精選文集》和《大數據的傲慢與偏見》等數十本書。(http://victranslates.blogspot.tw/)

    媒體推薦

    好評推薦

    「戴瑪為某些情況下的非文明抗命辯護,其論述文筆優美、深思熟慮、理性克制。她認為抵抗不義既是權利也是義務,其論點令人難以抗拒。僅支持文明抗命的讀者會發現,這本書提出了值得重視的異議。」──麥可.華爾澤(Michael Walzer),高等研究院社會科學榮譽教授(Professor Emeritus of Social Scienc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戴瑪這本精采的新書指出,我們有對抗不義的政治義務,而這可能經常導致我們有違抗法律的責任。有關我們為什麼應該遵守法律的標準論據,例如公平和連帶關係(associative ties),實際上也是支持我們在某些情況下違抗法律──包括藉由非文明抗命反抗壓迫──的有力論據。戴瑪的著作見解深刻、扣人心弦、分析敏銳,在學術上有重要貢獻,同時呼籲大家付諸行動抵抗不義。」──金佰利.布朗利(Kimberley Brownlee),華威大學哲學教授(Professor of Philosophy, University of Warwick)

    「戴瑪重新思考了有原則地不服從不義的法律、慣例和規範在概念和道德上的基礎。她根本地擴展了我們對政治異議的範圍和要求的認識。這本書就抵抗不義這件事提出了一種深入、縝密和及時的理論。」──湯米.雪比(Tommie Shelby),《黑暗貧民區:不義、異議與改革》(Dark Ghettos: Injustice, Dissent, and Reform)作者

    「我們從小到大,都被教導要順從團體的準則,也因為遵守這些規定,我們獲得團體的肯定與歸屬感。但是萬一這些規則本身就是有問題,導致不義的後果,我們是否也成為了助長邪惡勢力的共犯?在許多情況下,守法帶來的後果是人道災難與獨裁暴政,因為我們拒絕伸手援助,或是抱持著順民心態,以為乖乖地服從權威就可以帶來自身的安全。這一本書打破了這種迷思,要求我們正視那些扭曲人性、違背正義、但是卻合法的真實情況,從而思考抵抗作為一種更高尚的公民義務。」──何明修,台大社會系教授

    「我早已不是激進者。若有嚴重的不義,我會起身抵抗。但我不以為抵抗是任何人的義務。讀了書稿之後,我發現我接受作者的哲學論證。對於美麗的哲學論證,我無法迴避推薦的義務。就抵抗的義務來說,現時起身抵抗的香港青年演示了抵抗乃符合人類良知的召喚,證明了這項義務是存在的。我被說服了。」──周奕成,創業人/創作者

    「如今是一個必須認真重新檢視『和理非』原則的時代。當社會不平等加劇、政經權力逐漸集中、監控科技增強了國家控制力,堅守和平理性的文明對抗手段便已難以糾正不義。在道德上,我們不能為了逃避有形的抗爭暴力、暫時性的經濟財產損害、或者特定的違法行為,去放任那些影響力更大的系統性暴力以及制度性不義去傷害社會或個人。本書點出了近年來相關爭議中常見的思想盲點。如果必須激烈抵抗才能降低系統性不義,抵抗就是必要的。如果暴政成為事實,革命就是義務。」──劉維人,《暴政》、《反民主》、《憤怒與希望:網路時代的社會運動》譯者

    「抗爭只要使用暴力都不行嗎?不管鎮壓者使用多少粗暴手段,爭取公義的一方,就永遠只能選擇『和平』、『理性』、『非暴力』的聖人之道?如果你到現在還有這種想法,那你可能從來沒看懂百年來的抗爭史。如果你到現在還對香港反送中運動抱持懷疑態度,不明白為何『和理非』不願與『勇武』割席,那你千萬不能錯過本書。當獨裁成為事實,革命就是義務。而革命,從來都是暴力的。」──鐘聖雄,記者

    推薦人

    何明修 (台大社會學教授)、李雪莉(《報導者》總編輯) 、周奕成(創業人/創作人)、陳信聰(公視有話好說主持人)、黃哲斌(新聞工作者)、劉維人 (《暴政》、《反民主》、《憤怒與希望:網路時代的社會運動》譯者)、鐘聖雄(記者)—聯手推薦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544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