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動物的過程中,如果僅僅介紹各個動物的外貌特徵與習性、分布狀況,對學習者來說便喪失了與這些動物的情感連結,讓我們失去對自然界的同理與關懷,以及我們身在自然界的責任與意義。
《如詩般的動物課》運用最美的類比、充滿詩意的文字,以及彷彿古希臘哲學家般的哲理,帶領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見動物世界。因為對人類來說,動物並不僅僅是生物學上的分類,而是與我們共同生存於這片土地、不可缺少的一分子。
人類的過去,與鳥緊密相依 鳥的未來,就是人類的未來 倫敦塔渡鴉、飛鴿傳書、感恩節火雞、達爾文雀、納粹黨之鷹…… 看鳥類如何影響文明進程,甚至改變世界!
臺灣山地自然史失落的環節 以百萬年的尺度追尋高山植物的地理起源與身世 從橫斷山、東海大陸棚到琉球支路,臺灣的高山與植物揭示我們與世界的獨特連結 ★本書特別收錄,〈植物圖集──從橫斷山到臺灣,以及間斷分布〉,為作者來自橫斷山第一手的生態與山岳影像。
「放棄魚類之後, 我看到了世界的本質, 是一個擁有無限可能的地方……」 曾獲「廣播界的普立茲獎」皮博迪獎 科學記者露露.米勒震撼國際媒體的處女作 揉合人物傳記╳自然科普╳自我成長 關於愛情、人生的真相,以及對科學的驚奇執著 一本難以界定,卻感動人心的奇書! ★《歐普拉雜誌》盛...
心灰意冷的時候,植物諮商室永遠是你的避風港── 仔細傾聽陽台上的植物,原來煩惱的解答就在身邊。 最美的文筆與畫筆,最溫柔自然的治癒;植物與你,都是完美又幸福的存在 ★連獲英國皇家園藝協會四面金牌的畫家、韓國知名植物學家,從身邊的花草開啟最真誠深刻的對話,帶給你前所未見的療癒。 ★韓國...
★國文課閱讀補充最佳文本★ ★為每一個閱讀經典的讀者,提供一條參考方法的路徑★ 一字一詞多詩意,一草一木總關情 穿越三千年旖旎時光,讀懂詩經草木中的浪漫詩意 古典文學和自然科學美麗邂逅的 《詩經》筆記體讀本
從羅馬帝國到中世紀以及現代,中毒是歷史上最令人難忘的死法之一。毒殺是暗中進行並且蓄意的犯罪行為,必須事先計劃。然而,帶毒性的藥草用於治療和施毒之間只有一線之隔――重要的差別只在於劑量!縱觀歷史,不同文化的人類在試驗和錯誤中學習,作者整理了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有毒植物故事,有時則是嚇人的謠言。
想守護生物多樣性,就得先全盤了解它究竟是什麼? 一本由英國皇家植物園科學主任撰寫的人文科普書, 結合充滿啟發性的故事和最新科學研究,為我們展示生物多樣性的奇蹟!
本書主要介紹2023年與植物有關的科學新發現60篇,也有幾篇與真菌有關的文章。 作者 葉綠舒,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師,致力於科普傳播,著有《有邊讀邊學生物英文》、《番薯原來是外國人》、《植物與人類社會》、《老葉說ㄏㄨㄚˋ學》、《作物的故事》、《作物人類史:穀物與香料》。經營部落格「老葉的植物王國...
⚡首部橫跨電學、神經生物學、醫學的科普巨作⚡ ⚡2022美國專業與學術傑出出版獎(PROSE Award)大眾科學和數學類決選⚡ ⚡讀完這本書,你將對「電」完全改觀⚡
第一本由野生動物現身說法 深入生命教育的動物生態小百科 你覺得「瀕臨絕種」這件事,離自己的生活很遙遠? 你是否好奇他們的生活哲學,甚至是對死亡的看法? 你希望用不同的方式了解野生動物的生態習性, 並親口聽他們說說世界在他們眼中的模樣嗎?
以演化生物學智慧, 給予21世紀人類的生存指南 大膽!挑釁! 我們如何以智人祖先的大腦與身體, 應對現代生活挑戰!
第一本整合神經科學與認知心理學的革命性巨著! 既然我們和其他動物都是由同樣的化學物質組成的,也有同樣的生理反應,為何人類如此獨特? 人類很特別,常常能不費吹灰之力地解決問題,當我們手上拿著大包小包走到家門前,馬上就知道怎麼伸出小指勾住門把開門。人類的心智活動也很旺盛:我們有同情心、道德感,懂得抽象...
◎南半球高寒植物山薰香如何跨越赤道來到中央山脈? ◎與加州巨杉齊名的東亞珍貴巨木就在臺灣! ◎臺灣唯一的特有屬植物華參你可曾見過?而它的姊妹竟遠在地球彼端的熱帶美洲? 第一部臺灣高山植物自然溯源史
有些菇,你一生只能吃一次。有些真菌,你不得不對它肅然起敬! 好吃的蘑菇不是植物,而是真菌,是一種「真核生物」,屬於「真菌界」。真菌除了以「菇」的身分在日常生活中出現,更存在於各個被我們忽略、卻掌握存亡關鍵甚至改變人類歷史的位置。當真菌難纏的菌絲開始暴走時,請當心了,它們有可能動搖國本、扭轉戰局...
●把牠們全都殺了! ●不准傷害任何一隻! 某些野生動物族群恢復的程度,讓牠們開始出現在人類的生活裡,例如熊、狼、彌猴等等。與此同時,則有更多人類搬進動物們的地盤。過去野生生物學界探討的大多是如何「復育」和「計算族群數量」,現在的問題卻逐漸變成「人類與野生動物的互動」。
一本關於古代 DNA 如何深刻改變我們對人類歷史重新理解的專書 哈佛大學醫學系教授、古代DNA研究先驅者 大衛.賴克重量級作品
蘊含著自然界最深的詩意與哲理,
充滿想像力與動物建立最深的情感連結,
一段充滿人文與同理的動物課程
★充滿詩意、哲理,自然關懷與情感連結
★喚起人與大自然連結,看見如詩如畫般的自然美學
★符合孩子的心智成長,華德福教育最美的四年級(9~10歲)課程
「我們試著以與人類相比較的方式來教導動物,我們完全不會強調比起動物,人類有著較佳且高度進化的大腦,而是強調人類之所以在動物之上,是因為人可以直立行走,雙手能自由活動,而這雙手讓我們不僅滿足了自身的需求,也能夠服務他人。」——華德福教師 查爾斯・科瓦奇(Charles Kovacs)
將動物比擬為人類身軀型態,從情感連結重新認識自然界
學習動物的過程中,如果僅僅介紹各個動物的外貌特徵與習性、分布狀況,對學習者來說便喪失了與這些動物的情感連結,讓我們失去對自然界的同理與關懷,以及我們身在自然界的責任與意義。因此,當我們將動物世界與人類身軀相比較,我們看見的不僅僅是動物與人類在生理上最親密的關聯,更重要的是,我們看見了從內心深處,與每一種動物情感上最深的連結。
充滿詩意、哲理、人文關懷,學會與動物共生
《如詩般的動物課》運用最美的類比、充滿詩意的文字,以及彷彿古希臘哲學家般的哲理,帶領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見動物世界。因為對人類來說,動物並不僅僅是生物學上的分類,而是與我們共同生存於這片土地、不可缺少的一分子。
在這個物質化的社會之下,當我們遍尋不著與大地最親的連結時,《如詩般的動物課》以擬人化的方式來述說動物與人類的互動,用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帶出動物與人類交織出的溫馨互動。
(初版書名為《動物》)
本書特色
1. 充滿詩意、哲理與自然關懷的動物課
作者查爾斯・科瓦奇運用與以往不同的方式,將動物課程運用孩子能理解的類比與詩意,看見不一樣的動物世界。認識動物的過程不再只是透過僵硬死板的生物學知識開始,而是充滿人文、自然關懷。
2. 從情感連結,重新認識身邊的動物世界
在《如詩般的動物課》中,作者用擬人化的方式,連結起動物與人類之間的情感橋樑,讓我們感受到自然界的每一道課題與龐大,也感受到人類應該為自然界所付出的責任與義務。在這個物質化的世界中,我們更需要《如詩般的動物課》,學會與大自然共存。
3. 符合孩子的心智成長,華德福教育最美的動物課
華德福教育深刻理解孩子的心智成長歷程,用孩子能懂得的詩意與哲理,帶領9~10歲的孩子認識與我們情感連結最近的動物世界。讓學習不再是生硬死板的課本知識,而是從自己的身上,看見我們如何與自然界、動物界共生。
各界推薦
【華德福教師群溫暖推薦】
★薛曉華(台灣另類暨實驗教育學會理事長)
★吳宜君(台北市青禾華德福實驗教育機構創校教師)
★姜佳妤(華德福教師、親職部落客)
★徐明佑(華德福資深教師)
★鄭香辰(新竹縣華德福教育學會理事長)
作者簡介
查爾斯‧科瓦奇(Charles Kovacs, 1907-2001)
1907年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當他還是個小男孩的時候,全家人搬到了多瑙河畔的奴斯德村(Nussdorf),潺潺的流水經過了家的前方,他可以清楚的看見、聽見船隻經過、裝卸貨物的情景與聲響。
幼年的科瓦奇非常喜愛繪畫,有很長一段時間,他所尊敬的藝術教師都會請科瓦奇帶上自己的繪畫作品到家中一起討論。透過藝術老師的介紹,科瓦奇開始認識奧地利哲學家魯道夫‧史代納(Rudolf Steiner)的理論基礎,並於22歲時加入史代納所創建的人智學會。
然而,當德國部隊於1938年併吞奧地利時,在戰火的襲擊下,科瓦奇不得不在東非加入英國陸軍,對抗德國的侵略。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查爾斯‧科瓦奇在因緣際會之下移居於英國,並於1956年開始於愛丁堡的魯道夫‧史代納學校擔任教師。而科瓦奇在這段期間裡,日復一日的寫下自己每一天的教學內容,並且建構出自己的整體教學架構,這些教學方式,靈感都來自於魯道夫・史代納的教學引導,用來滿足成長中孩子的學習所需。
查爾斯‧科瓦奇豐富的教材與教學方式啟發了許多教師的教學靈感,他的教學筆記也成為了華德福教學中,最具代表性且靈動的範例。
其代表著作有:《如詩般的植物課》(Botany)、《如詩般的動物課》(The Human Being and the Animal World)、《天文與地理》(Geology and Astronomy),以上書籍皆由小樹文化出版。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