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傳說:「最佳保母」生死契約(粵語)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都市傳說:「最佳保母」生死契約(粵語)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16.1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頁數: 1
電子書售價:NT$ 30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在中國眾多神祗中,有「最佳保母」美譽的「七星娘娘」,在凡間沒有固定廟宇供奉,她們多在附近有年逾百年榕樹的廟宇「掛單」。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15

    一個世界已然毀滅,全新的世界正在誕生。 至於我,則是知曉這個世界結局的唯一讀者──

  • 電子書: NT$ 420

    一封獻給異國語言與文字的情書, 也是一份反叛帝國霸權的開戰宣言── 美國奇幻文學界華裔新星X重量級獎項榮耀肯定: 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 軌跡獎最佳奇幻小說 英國圖書獎最佳小說 語言即魔法的奇幻設定X異國勢力交會的真實歷史: 反思「中/外」、「東/西」的百年文化衝突 ​ ➜R...

  • 特價 電子書: NT$ 227

    美國亞馬遜讀者評鑑最高票! 打敗丹布朗新書《失落的符號》,空降紐約時報排行榜冠軍作者, 全球暢銷三千萬冊著作已逝奇幻大師,羅伯特.喬丹指定接班人! 一個不可能成功的絕望計畫,而勝利,將是最糟的代價…… 他說:「任何人都會背叛你,任何人。」 如果背叛無所不在,如果一切非你以為那樣, 你有勇氣知道真相...

  • 出版日期:2024-02-21
    電子書: NT$ 203

    變強,是為了不讓天庭擔心!? 古怪枯井、獻血儀式, 山村祕教神祕祭仙夜之謎。 人氣作家星子「乩身」系列 台灣首部授權改編 Netflix影集的奇幻長篇。 每冊獨立成篇的原創故事, 基於傳統信仰的台灣風格奇幻宇宙!

  • 電子書: NT$ 560

    全球票房百億鉅片、奧斯卡橫掃六獎贏家《沙丘》電影原著小說 收錄《沙丘:第二部》電影內容 啟發《星際大戰》、《駭客任務》,《風之谷》、世界地球日 無數文學、生態、社會、大眾娛樂作品的發想起源   生命的神袐並不是要解決的問題,而是必須經歷的現實

  • 出版日期:2024-03-01
    電子書: NT$ 294

    靈魂的污痕、內心的皺褶、過往的傷痛, 只要來此,您就能煥然一新。 「來吧!你想清理的污漬是什麼呢?」 原來,閱讀真的能撫慰心靈的疲憊 韓系Healing Fantasy新高峰 韓國2023冠軍小說,70天銷售破10萬本 蘇予昕(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簡嫚書(演員)、姚愛寗(...

  • 電子書: NT$ 560

    啟發《星際大戰》、《駭客任務》,《風之谷》、世界地球日 無數文學、生態、社會、大眾娛樂作品的發想起源   生命的神袐並不是要解決的問題,而是必須經歷的現實   沙丘,一顆極度乾燥的沙漠星球,人類必須穿著蒸餾服,回收身體散發的水分。水是沙漠子民信仰的中心,也是星球上意涵最豐富的詞彙,為死者落淚是...

  • 詳細資訊

    都市傳說:「最佳保母」生死契約 配音:粵語 字幕:繁體字

    立契約書
    弟子陳小文於公元1990年9月6日
    (農曆七月十八日)子時生
    茲因自幼根基不固 敬叩拜契 
    天后宮 天女七星娘娘 
    爐前投契為契子祈求根基永固長命百歲 
    凡逢千秋聖誕
    自當敬備大禮壽金香燭前敬謝神恩 
    至成人再備鮮花素果壽金香燭
    酬謝神恩以報庇佑之恩
    謹立 拜契書 祈求敬存為憑
    父 陳大文
    母 林帶娣
    拜契子
    住址:筲箕灣東大街某號某樓
    電話:
    公元1990年10月10日

    在中國眾多神祗中,有「最佳保母」美譽的「七星娘娘」,在凡間沒有固定廟宇供奉,她們多在附近有年逾百年榕樹的廟宇「掛單」。

    為方便善信供奉,「七星娘娘」以榕樹作根據地。
    善信與「七星娘娘」上契儀式在榕樹下舉行,契「七星娘娘」後來演變成「契大樹」。

    在香港,「契大樹」十分普遍,但「契大樹」的人忽略了,香港是一個高度現代化,而且是一個持續發展社區。
    他們沒有想過,當上契的大樹「自身難保」時,他們與大樹所立的「生死契約」如何了斷?

    他們是否知道與大樹上契後,自己就與大樹同生共死,直至與大樹解約為止?

    在筲箕灣東大街,筲箕灣官立小學對開的一條馬路,一棵大葉榕樹(黃葛樹),硬生生將一條可供雙線單向行車馬路,在中央一分為二。

    途經的人尤其是駕車人士,都有一個疑問,當局興建馬路時,為何不將這棵路中大樹移走?

    對於樹木是否值得保留或受到保護,康文署有五個參考條件:
    1.大樹:樹幹直徑一米或以上
    樹高25公尺或以上;樹冠闊25公尺或以上
    2.珍貴或稀有品種
    3.樹齡超過一百年
    4.具文化、歷史或重要紀念價值
    5.樹形出眾

    這棵路中大葉榕樹高13米、樹冠濶15米,樹幹直徑1.42米(從離地1.3米處量度)。
    在康文署的五個參考條件中,這棵大葉榕含糊地符合了一項,樹幹直徑一米或以上。

    嚴格來說,這棵樹「無保留價值」,但當局卻情願遷就這棵樹而將馬路一分為二,也不將樹砍伐或移走。

    熟知內情的人透露,這棵「無保留價值」的大葉榕,關係到58條人命,他們都曾與這棵大樹「上契」(「契大樹」的人所定的立契約書,存放在附廟宇內可供跟查。)

    其中12人在當局有意砍伐這棵樹時,已年滿16歲,可與大樹「脫契」,另有37名未滿16歲的人提前「脫契」。
    可是,有9個人下落不明,年齡最細的要到2006年才滿16歲。

    事關9條人命,在地方人士反對下,當局只得將這棵路中樹保留,由2006年到現在2020年,這樹仍未被移走。

    類似情況過去亦時有所聞,其中最哄動一次於屯門發生。
    1985年11月.屯門輕鐵第一期開始動工,屯門順豐圍一段要伐樹騰出地方,包括一棵被村民稱為「眾人契爺」的老榕樹。

    村民力阻砍伐「眾人契爺」,要求輕鐵改道,其後經有力人士出面調停,村民態度軟化,要求先替村民提早「脫契」,才可伐樹,舉行集體「脫契」儀式的費用,由輕鐵負擔。

    「脫契」儀式進行時,七十多名曾「上契」的青年男女,在「眾人契爺」下集合,向「眾人契爺」跪拜。
    法師誦經後,逐一宣讀「脫契」者的名字,每名「脫契」者獲贈利是一封。

    「脫契」儀式完成後,法師量好各處方位,將十道靈符放於圍門、水井、神廳等地,儀式才大功告成。

    屯門順豐圍「脫契」儀式能順利舉行,是因為能夠找到所有曾「上契」的七十多人,讓他們可提早「脫契」。
    有些地方卻因無法找齊所有曾上契的人,在地方人士以「人命攸關」反對下,當局以眾怒難犯,只得修改計劃,將原先打算砍伐的樹木保留,成了香港奇景。

    「眾人契爺」在新界地區十分常見,輕鐵第一期原定於1988年8月8日啟用,在啟用前發生多宗意外,以致遲遲未能通車。

    一名篤信風水的輕鐵高層,核對發生意外的地點後,發現出事地點都曾砍伐過榕樹,暗中請來高人善後,逐一為榕樹「脫契」,輕鐵正式通車日期最終延至同年9月18日。

    輕鐵通車初期曾迭連發生意外,最終由高人出手,才令輕鐵運行暢順。

    雖然有高人善後,但有些「眾人契爺」卻是難以「擺平」的。
    為免引來災難性後果,輕鐵將屯門鄉事會路、杯渡路、青麟路一段架空興建。

    狄天行跟你說

    最佳保母-七星媽

    相傳七星娘娘是天帝的第七掌珠,尊稱為「七娘媽」、「七星娘娘」,是16歲以下兒童的保護神,對女孩子尤其關照。

    七娘媽還能為不育家庭帶來子女,為有子女的家庭帶來健康,農曆七月初七為七娘媽生辰。

    在醫藥不發達的年代,嬰兒夭折率甚高,父母往往將子女送給七娘媽或靖姑娘媽,佛祖等作契子,祈求在神明保佑下,孩子可活潑成長。

    民間傳說,十六歲以下兒童都受到七娘媽護佑,嬰兒出生滿周歲前,由母親或祖母抱到寺廟去祈願,將嬰兒送給七娘媽,稱為「拜契」。

    「拜契」後用古幣、鎖牌、銀牌,串上紅絨線為絭,繫在孩童頸上,稱為「掛誌」。

    契仔在每年七夕都要拜七娘媽,同時更換紅絲線以示「換誌」,直到16歲才在那年的七月初七拿下,稱為「脫誌」、「出花園」(契約期滿解除)

    七娘媽的信仰,在閩南及客家兩個方言群中有不同傳說。

    閩南傳說:織女的姊妹們,由於同情牛郎織女兩人被王母娘娘拆散,暗中保佑他們所生的兩個孩子,使他們平安健康長大,由此發展出七娘媽是兒童保護神的說法。

    客家傳說:相傳七星娘娘有七位,自從織女離開後,剩下六星,由於她們在凡間沒有固定供祭祀的廟,在神格上屬於「閒神」,平時下凡無所事事。

    相傳七星娘會抓凡間小孩帶返天宮陪她們解悶,家中有八字低(健康差)孩子的父母,就給七星娘作契仔,以保子女平安。

    客家人祭祀七星娘時不用「七娘媽亭」,而是一張印刷的「七星娘圖」,以香爐壓住。

    為子女求七星娘絭的父母須手持杯茭,口唸:「紅(白)花枝某姓某名,身體欠安,容易驚嚇,現在要作妳的契子,帶妳的絭,以後若有遇到,就不要隨便摸他
    如蒙允許,請賜一杯茭。」
    直至七星娘允許「聖杯」為止。

    祈願時一般都會宣誓:「子女如果能順利長大,等到子女年滿16歲成年時,我一定以豬、羊等為供品祭拜,或演戲娛神,或捐款給慈善事業。」

    到子女16歲成年時,在七月初七這天還願,從此才算脫離七娘媽的保護,稱為「脫絭」。

    信仰七娘媽的人,都在七夕黃昏供祭,供品有軟粿、圓仔花、雞冠花、茉莉花、樹蘭、胭脂、白粉、雞酒油飯、牲禮、圓鏡,還有一座紙紮的七娘媽亭。

    家有剛滿16歲準備「解契」的子女,要特別供奉糉類、麵線。

    年滿16歲的契仔要做「十六歲」儀式,由雙親捧着七娘媽亭(又稱七星亭),立於神案前,年滿16歲的子女由亭下匍蔔穿過。
    男孩起身後須往左繞三圈,稱「出鳥母宮」,女孩則往右繞三圈「出婆媽」,表示孩子在七娘媽的佑護下,已經長大成人。

    祭後,燒金紙、經衣、將七娘媽亭焚燒,無法焚盡的竹骨架丟至屋頂,此稱「出婆姐間」(婆姐,即臨水宮夫人女婢),表示該孩童已成年,可以「解契」。

    胭脂、白粉一半丟至屋頂,一半留下自用,據稱可使容貌與織女一樣美麗。

    傳說在每年農曆七月初七後,七娘媽會把未婚男女花名冊,送交月下老人。
    經月老仔細審查後,把名冊上的男女用紅線繫在腳上,所以七星娘娘變為紅娘之一了。

    https://youtu.be/54pJauLa1DM

    https://frogwong.com/2020/03/18/都市傳說:「最佳保母」生死契約粵語/

    影音資訊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