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生的每一分鐘,
我都在絞盡腦汁地想辦法活下去……
開啟兩韓理解之路
一個出生北韓
一個出生南韓
因為這本書開始同理彼此
她的人生才是真正「愛的迫降」
本書特色: 1.見微知著:透過隨處可見的地址,引領我們思考背後的身分、階級、種族等社會議題。 2.全球視野:橫跨美、歐、非、亞各洲不同國家的門牌號碼,展現各地的文化和風俗民情。 3.取材多元:從歷史資料到口述訪談,描繪出許多彷彿讓人身歷其境的故事。
這是一本容易親近的歷史讀本,全覽綜觀東南亞,擺脫過去僅將其視為殖民客體的偏頗角度,展現東南亞人作為主體的豐富性與活力,能帶給學者、學生和剛接觸東南亞歷史的人一段趣味盎然的閱讀體驗。
戰爭結束過後,凡事都要回歸日常, 有誰真正在乎原子彈落下後,廣島的真實景況? 在人們開始談論「新新聞主義」之前,一九四六年出版的《廣島》就證明這種寫作手法的力量—— 跳脫科學角度的報導,從人道主義的立場展開新聞調查! 來自六位廣島原爆倖存者的現場記憶,一位記者於二戰後轟動全球的逆風報導! ★★★...
從諸神相殺不止的海盜王國,到推崇平等與社會福利的民主國度 這中間的千年空白,就由本書來填補! 享譽國際的北歐社會學家,穿越斯堪地那維亞的神話與歷史 ※臺灣第一本北歐通史※
2015英國皇家文學學會翁達傑獎得主最新力作 伊斯蘭專家林長寬博士審校 走訪形塑伊斯蘭文明的十五座重要城市 回顧伊斯蘭千年璀璨歷史
雄踞美國亞馬遜「美食史」、「咖啡與茶」雙料冠軍! 《紐約時報》經典暢銷巨作! 【獨家收錄】作者私房話:寫作靈感、內文拾遺、常見問答!
1990年,當柏林圍牆倒下時,一個國家消失了。 在德國即將歡慶統一35週年前夕, 東德人民被忽略的生命經驗、被抹除的歷史篇章,將在此書再次重現。 忘掉過去你所知的東德刻板面貌, 抛開冷戰論述對他者的既定形象,只要願意直視東德, 將發現鐵幕之下,並非只有黑白的世界。 ★《經濟學人》:「本書希望世人...
▎「這些海盜就跟其他海盜一樣行徑卑劣。但是,當我們回想起他們的殘酷犯行,或是因為他們駭人聽聞的破壞與其他殘忍之舉而倒抽一口寒氣時,倒也不能忘記他們的紀律、堅忍、同袍情誼與武德,讓他們成為當時世界上最所向披靡、最大膽無畏的族群,無人能夠比肩。」──溫斯頓.邱吉爾 ▎「『難』不過舉手之勞,『不可能...
「這個國家的人毫無羞恥心嗎?」 美、法、德、瑞等各國使節團、官方紀錄,一致質疑。 這是一段 新政府覺得丟臉,強迫人民穿上衣服, 進而衍生出一連串 遮掩副作用、偷窺 的黑歷史 ?! 下町老街的公共浴場、混浴傳說,默默隱藏在角落的裸露書刊,社會上瀰漫一股壓抑氣氛…... 老一輩的常說,日本人有禮無...
全球暢銷逾50萬冊的「The Shortest History」系列 最切中當前世界局勢的作品 ※※※※※※※※※※※※※※※※※※※※ 越害怕戰爭,就越應該了解戰爭。 國際權威歷史學家與軍事專家格溫‧戴爾 將五千年的戰爭史濃縮成一本引人入勝的小書 只要一個下午,就能了解人類為何發動...
生物學角度全新解析《人類大歷史》 讀懂歷史與文明前,先讀懂生物學 「年度新思維作家」達奈爾 橫跨遺傳學、生物學、生理學和心理學 揭示形塑人類文明的合作與衝突、貿易與掠奪、瘟疫與戰爭
★ 探索現代人的酒櫥或者流連酒吧吧檯後方各種酒類的起源,令人大開眼界! ★ 從古至今以酒作為醫療用途,到中世紀鍊金、製藥、蒸餾技術的發展,再到如何步入人類生活中隨手可得的飲料之一,歷史典故在作者筆下,就如晶瑩剔透的利口酒,透明卻有各種芬芳。 ★ 附有經典酒譜,讓你也能成為調酒專家,了...
世界歷史繞不開的山頭,非軍事迷也需要的知識座標 對史上最重要戰爭的認識,不能停留在上個世紀! 二戰研究第一把交椅、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沃夫森歷史獎得主 李察.奧弗里 Richard Overy 匯聚40年的封頂之作 活動時間:即日起~2024/8/27 活動辦法:於活動截止日前,領取《二戰(讀墨試...
★全球翻譯32種語言.暢銷20萬冊.橫掃12項國際大獎.唯一中文版 ★《經濟學人》、《紐約時報》、《金融時報》年度選書 20世紀最黑暗的歷史現場,不在德國或俄國,而在納粹與蘇聯之間的血色東歐。 見證普利摩.李維未能記錄的屠殺真相,漢娜.鄂蘭理論之外的極權全貌。
當代中東的面貌是如何形成的? 極端主義、恐怖分子為何成了中東世界的代名詞? 1979年為什麼是中東歷史重要的關鍵時間點? 1979年,伊朗革命、麥加禁寺圍困事件與蘇聯入侵阿富汗相繼發生。金姆.葛塔在《黑潮》中,透過廣泛而細膩的調查,詳盡剖析這三件關鍵大事的前因後果,以及對西亞地區往後的歷史...
這一生的每一分鐘,
我都在絞盡腦汁地想辦法活下去……
開啟兩韓理解之路
一個出生北韓
一個出生南韓
因為這本書開始同理彼此
她的人生才是真正「愛的迫降」
她叫朴智賢,國籍北韓。一個初春的夜晚,她橫渡圖們江,那時白雪覆蓋江面,她的皮膚和髮絲結凍僵硬,每跨一步,就與恐懼同在。臨走前,她寫一封信給父親,留了一碗飯在他身邊,如果父親餓了,至少他能吃到一點米飯……
她叫徐琳,國籍南韓。小時候參加反共海報比賽獲得銀牌,寫著「打倒共產黨」的作品還貼在房間裡,因為父親外交官身分,移居倫敦,從一個國家入境另一個國家……
她們的韓國被分裂一北,一南,她們曾是敵人,是政治意識相對立的兩方。
但她們都說著同樣的語言,一樣愛吃泡菜,一樣有幸福無邪的回憶;因為一次偶然的採訪相識,生長在不同世界的兩韓女子,第一次以母語交換彼此的生命故事,囚改營的逃亡,大饑荒的哭喊,生離的淚水,要以什麼樣的文字?要以何種心境?才能沒有罪惡感,冷靜記錄?
「如果這個國家沒有分裂﹑沒有遭到日本占領﹑沒有爆發韓戰?我們會成為什麼樣的女性?」
理解可以取得信任,祝福可以交換盼望,當她們認同彼此是手足血液,這一段混雜著友誼與關懷,善意與呵護的情感,不再僅僅只是脫北者的生命之歌,而是生而為人,和解的見證。
★本書北韓作者朴智賢獲頒
國際特赦組織英國分會「Amnesty Brave Awards 2020」獎項,鼓勵她在促進人權進步上,不屈不饒的努力與付出。
★國際特赦組織以本書故事特別拍攝記錄片
【生命有感 專文推薦】
看到她的遭遇,我想的是,這算哪門子的投奔自由?
看到她的母親,我想到的是人性在殘酷的時代,只能比時代還殘酷……
看到她的努力,我想到的是人性在殘酷的時代,卻能比時代更殘酷。導演/小說家 盧建彰
擁有迥異生活背景的兩位女子,在本書宛如進行一場兩韓對話──誰讓我們視彼此為仇敵?又是為什麼,明明說著同樣的語言,卻從來不曾完全理解對方?這些問題沒有寫在課本上……專欄作家/影評人/韓國文化研究者/經營粉絲專頁「韓國的筆記」 彭紹宇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