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下前總統、破解假新聞、拒當讀稿機
0 篇書評

拉下前總統、破解假新聞、拒當讀稿機

孫石熙的脈絡新聞學

손석희 저널리즘

12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0/03/24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7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571381053
  • 字數: 115,362
紙本書定價:NT$ 420
電子書售價:NT$ 294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借鏡韓國新聞的發展與轉變,
思考臺灣新聞的樣貌與可能。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428

    假帳號留言、帶風向、餵養仇恨言論、惡意檢舉、違反社群守則…… 如今的臉書,還有理性公共討論的空間嗎? 勒令停業撤照、醜化抹黑、人身限制、訴訟騷擾、國家機器監控…… 在獨裁政府打壓下,新聞記者該如何突圍? 祖克伯臉書  杜特蒂政府 = 獨裁者共犯結構 堅守底線 追求真相 打擊假新聞暴力 「對權...

  • 電子書: NT$ 336

    在真相製造的時代,相逢在網路與社群媒體的我們, 究竟是更容易溝通、融合、化解歧見;還是彼此誤解、仇視,甚而分崩離析?

  • 特價 電子書: NT$ 250

    嚴肅的思考已成過去,迎向娛樂與激情的我們,是否將毀於自身所愛。 ◎亞馬遜讀者強力推薦媒體批判經典 ◎波茲曼之子安德魯撰寫二十周年版序 ◎政大新聞系馮建三教授2016新版專文推薦 在《一九八四》中歐威爾害怕禁書,害怕我們受到文化箝制,但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則害怕沒有禁書的理由,因為再也沒有人想讀...

  • 電子書: NT$ 455

    電子郵件,免費!照片分享,無上限! 你是否想過,隨手可得的免費內容、便利的免費服務,到底都是誰在付費? 如果商品免費,那你就不是消費者,而是商品! 你我可能都不知不覺地把自己賣給了注意力商人!

  • 電子書: NT$ 700

      經歷換照風波重創,蓬萊仙山電視台2011年關台,創辦人莊添光逝世近10個年頭之後,熱血文史青年黃郁仁,自告奮勇地加入仙女藝術家倪瑞宏的行列,進行了關於蓬萊仙山電視台的田野調查。這個看似台灣版《AV帝王》的故事,是電視史上一塊消失的神祕拼圖,他拾落遺失的部分,想盡辦法要將它拼湊完整,瞭解那個在記憶...

  • 電子書: NT$ 357

    在認識媒體之前,先讀這本! ◎二○二三全新版作者序 麥克魯漢——媒體的先知 媒體及文化評論家馬歇爾.麥克魯漢在一九六○年代就已經被稱為「媒體先知」,他所創造的「地球村」、「人人皆為出版者」等概念,成為全世界人人熟知的名言。

  • 電子書: NT$ 336

    ☆ 三位諾貝爾獎得主重磅推薦 ☆ Amazon 800位讀者好評分享 高度量化時代,數字絕對更會騙人,騙更大! 統計、圖表、懶人包,常是理性裝扮的鬼扯, 點贊、分享、演算法,助長類事實瘋傳成禍。 掌握數據的底層邏輯,洞悉科學量化包裝術, 資訊批判思考力,是最強自我保護力!

  • 電子書: NT$ 336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沒人告訴你,報導應該這樣寫! 「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是報導者,如何讓你的內容脫穎而出? ★《華爾街日報》內部培訓手冊改編而成,紀實寫作者必備的撰稿聖經★ ★出版逾30年,長踞AMAZON新聞類教科書暢銷榜前5名★

  • 電子書: NT$ 315

    《資訊判讀力》是一本學會如何拆解訊息、分析可信度的書,也是一本深入分析資訊操弄和其影響的書,更是一本集結各領域學者專家一起來尋找答案的書。 如果你是一位網路和手機的重度使用者,本書將是你在資訊叢林下的生存守則。如果你是一位想跟年輕人溝通的老師或爸媽,本書能讓你了解新時代的資訊問題。如果你對各種...

  • 出版日期:2007-01-15
    電子書: NT$ 285

    •21世紀最具開創性與啟發性的視覺文化論述 •讓你在影像爆炸時代中改變觀看世界的方式 重新理解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 作者追溯視覺文化的歷史根源,從自畫像的歷史如何演變為自拍,牽引出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如何導向我們觀看這個世界的方式。然而科技日新月異,眼見不再能為憑,「觀看」也逐漸變成某種表演。...

  • 電子書: NT$ 474

    數位性涉及美學範式與檔案倫理等課題,交錯為數位檔案表面的魅影運動,貫穿臺灣當代文化數位化的實驗,也成為本書聚焦探索的主題。本書關懷臺灣當代數位文化生產,針對八種不同文化物件進行理論論述與案例分析,其中橫跨文學、電影與當代藝術等不同領域。藉由八件數位檔案物件的個案研究,本書對於臺灣當代文化部署的數位體...

  • 電子書: NT$ 455

      《比遠方更遠》年代可溯及上個世紀的冷戰,但核心關懷則與作者先前探討心理學和家庭動力的巨著一脈相承。不過,本書還捕捉了不同國族的歷史與社會動盪,反映出迥異於前作的心理。作者從個人的身分認同擴展至民族的身分認同,勾勒出不同族群的心理狀態,犀利之外,更難得的是不失悲憫。一如《背離親緣》,他在本書中盡其...

  • 電子書: NT$ 263

    令人驚艷的編輯寶典,改版重出! 一次搞懂編輯工作的內核

  • 電子書: NT$ 245

    赫緒曼寫作本書的動機,即起源於新自由主義即將席捲世界的時刻。他分析三種反動修辭法:「悖謬論」、「無效論」與「危害論」,這些論述不直接反對進步價值,而是反對實踐進步價值的行動;反動的修辭是用來說服大家,你不必、也不應該採取進步性的行動, 因為你怎麼做都沒有用,甚至會導致反效果,或摧毀既有的改革成果。

  • 電子書: NT$ 403

    從晚近的《俗女養成記》、《花甲男孩轉大人》,2010年代的《真愛找麻煩》、《回家》,再上溯至《流星花園》,台灣電視劇從被納入新自由主義全球化就成為東亞流行文化圈一員,記錄著流行文化的種種趨勢和變化。 本書將劇集的性別展現置放在國族政治與中國資本和全球資本的競合脈絡中思考,探討在商業國族主義運作下,中...

  • 詳細資訊

    2020年1月,孫石熙正式告別JTBC《新聞室》主播臺,
    他如何一手打造出收視率、影響力、信賴度三贏的新聞,
    成為撼動韓國新聞界、引爆百萬燭光革命的傳奇?
    本書全面剖析韓國王牌主播孫石熙的新聞之路。


    ◆JTBC新聞突破了傳統媒介與形式
    ◎鎖定「不看電視」的年輕族群,在入口網站直播新聞,開放下載收聽,
    提高JTBC新聞普及度與影響力。
    ◎在免費內容隨手可得的今日,捨棄百貨陳列式的多條單則新聞,
    深入探究「一個議題的多元報導」。

    ◆《新聞室》將理論付諸實現,呈現新聞新面貌
    ◎〈事實查核〉單元透過實際訪查,糾正錯誤訊息、破解假新聞,
    培養觀眾對虛假消息的警覺性。
    ◎世越號船難後,秉持議題維持,記者團隊長駐事故現場數月,
    追蹤報導世越號船難達200天之久。
    ◎由孫石熙親自選題、選片尾曲的〈主播簡評〉,曾紀念世越號逝世潛水員、
    常以歷史經驗為時事下註腳,理性感性兼具,創造獨特格調。

    ◆孫石熙團隊堅守價值,拒為權貴發聲
    ◎孫石熙的民眾信賴度高,讓大樓管理員只為JTBC記者開門,
    獨家取得崔順實平板電腦,揭發干政證據,使朴槿惠遭彈劾下臺。
    ◎身為保守派《中央日報》旗下電視臺,依舊不畏高層壓力,
    批判三星集團,報導李在鎔被捕消息。

    【關於本書】
    真有超然中立的新聞嗎?
    機械式的平衡報導不過是假中立,真正的公正報導應展現事件脈絡,
    閱聽大眾才能更靠近真相一步。

    連續12年蟬聯韓國《時事週刊》「媒體人影響力調查」冠軍的孫石熙,當過主播、學者,以及電視臺新聞部負責人,為韓國新聞界奠定了「脈絡新聞學」典範。

    全書共分為四個章節。

    第一章〈起源〉,講述早年生活以及在威權時代任職MBC的經歷,對照人生重要轉捩點,如何影響了今日的孫石熙。

    第二章〈誕生〉,剖析職業生涯中相當重要的時事節目:廣播《孫石熙的視線集中》、電視談話節目《100分鐘討論》。孫石熙犀利、敢問的風格讓節目大受歡迎,也使他成為具影響力的新聞人。

    第三章〈挑戰〉,講述在艱困的媒體環境下,孫石熙離開任職30年的MBC,轉任有線綜合臺JTBC後,如何在內外質疑下撐起一片天。

    第四章〈登峰造極〉,以朴槿惠閨蜜干政案等近年重大事件為主,記錄孫石熙如何讓JTBC新聞從乏人問津,一躍成為最受信賴的新聞臺。


     

    作者簡介

    丁哲雲

    韓國高麗大學社會學系畢業,大學時期常於示威集會現場進行採訪,為校園雜誌寫稿。

    2010年開始從事媒體研究與採訪工作,現為韓國媒體評論專業週刊《傳媒今日》記者。

    2012年,他採訪MBC工會長達170天的罷工,見證南韓前總統朴槿惠從勝選總統到被罷免的過程,寫下《朴槿惠垮臺》。記錄這段南韓民主史大事件時,發現新聞人孫石熙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因而開始研究孫石熙的新聞之路。


    譯者簡介

    邱麟翔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畢業,曾赴韓國首爾市立大學、延世大學擔任交換學生。大學主修心理學與輔導諮商,輔修華語語言學,同時因興趣而開始學習韓文。

    譯有《文明與數學》、《餐桌上的一匙歷史》、《我們該住在哪裡》、《三十歲的反擊》;合譯有《金氏家族的女人》、《歷史課的攻防戰》。

    聯絡信箱:astronaut0716@hotmail.com

    媒體推薦

    各界推薦(依首字筆畫排序)

    深度導讀──楊虔豪(駐韓獨立記者)

    專文推薦──林麗雲(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

    臺灣媒體人讚譽──
    何榮幸(《報導者》創辦人、執行長)
    李志德(資深新聞工作者)
    阿潑(文字工作者)
    陳信聰(公共電視《有話好說》製作人兼主持人)
    陳順孝(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 副教授)
    馮建三(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教授)
    張正(中央廣播電臺總臺長)
    管中祥(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臺灣公民行動影音紀錄協會理事長)

    韓國媒體人背書──
    朱鎮宇(韓國週刊《時事IN》記者)
    南載日(韓國慶北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授)
    鄭燦亨(YTN電視臺社長)

    好評推薦

    本書所燃燒的記者魂,值得新聞工作者深刻反思。──何榮幸

    本書能觸發對臺灣媒體的反思,足以為臺灣媒體工作者思考未來的借鑑。──李志德

    本書可以幫助我們學會閱讀新聞,學著當一個更好的社會的書寫者、時代的記錄者。──阿潑

    這是孫石熙和JTBC的傳奇故事,也是當代韓國廣電新聞自由史、媒體工會抗爭史、新聞理論和實務演進史,值得台灣新聞工作者閱讀、省思。──陳順孝

    南韓新聞人持續的努力與成果,透過孫石熙向世人展現,壞竹還是可以出好筍。──馮建三

    孫石熙具備了新聞工作者應具備的一切,作為媒體工作者的一生,值得。──張正

    本書作者丁哲雲堪稱媒體圈「距離孫石熙最近的男人」,期待本書能帶給臺灣正向的影響。──楊虔豪

    孫石熙的成就除了對理想的堅持,更有韓國傳媒工作者集體力量的支撐,沒有這些,也不會有今日的孫石熙。──管中祥

    一位韓國媒體記者對孫石熙的詳實紀錄,內容深廣兼具,勇敢而獨一無二。──朱鎮宇

    本書記錄孫石熙如何在艱險的媒體現實環境裡「成為了孫石熙」。──南載日

    本書描寫孫石熙不向權力低頭的精采過程,所有怯懦的偽新聞工作者都應拜讀此書。──鄭燦亨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54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