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漫長生命長河裡,點點滴滴的往事,回想起來彷彿都成了瞬間。當時做錯的事,往日的悲傷,你絕無機會再次重返插手,去改變錯誤,去彌補悲傷。佇立在中年人生的生命關頭上,林正盛導演回頭看向人生一路走來那一個個瞬間的自己。
我和兩個孩子, 從他們還小時就經常打打鬧鬧, 我可能是他們心中的熊麻吉還甚過父親的形象吧! 這其實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幸運, 父親的角色在那舞台燈光被調得柔和的家庭劇場中, 得到了更多像是和小熊追打、不再那麼孤單的父親,的愛的學習。――駱以軍
無論生命際遇好壞,我總是靠著寫作讓自己穩住,寫作就是我腳下的一塊土地,不管多麼小,我都可以靠著它站立。──陳雪 ★2022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首獎得主陳雪全新散文,結合寫作、生活、創業的必讀心法與實作經歷,寫給所有文字工作者與獨立創作者的力量之作。 ★陳雪用三十年自身創作與各大文學獎評審...
繼《我輩中人》與《以我之名》後,張曼娟中年覺醒三部曲 28篇真情澄澈的散文,28個生命凝視,在時間的巨大沙漏中書寫中年的艱難與豐饒
「應該要好好悲傷的時刻,我卻用旁觀者的眼光,試圖避開那些情緒。」 好賭的父親被女兒逐出家門 下一次會面,已是工傷後的喪葬現場 母親選擇在跨年當日結束罹癌且負債的人生 留給女兒的,是心中尚未和解的親子關係
林夕第一本心靈散文──跟讀者分享快樂的真意。包括三場林夕主講有關快樂的分享會文字記錄。 在煩擾的世道裡,都市人藉外物追尋片刻開心,卻在歡笑過後更感寂寞。 快樂的源頭原來近在咫尺,只是自己一人沒發覺。 終日埋首寫詞、寫文章的世界裡,浸淫在多少的悲傷情歌後,林夕卻反過來跟讀者一起學快樂、修快樂。
閉上眼睛,問自己:您能夠說的出幾位泰國作家的名字?越南呢?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柬埔寨⋯⋯呢? 本期《秘密讀者》策劃的超大型專題「東南亞文學,與台灣的距離」,就是從上述的提問開始的。光是專題本身就有十篇文章,試圖為大家介紹地理上離我們非常近、但理解上離我們非常遠的東南亞文學。
在人生漫長生命長河裡,點點滴滴的往事,回想起來彷彿都成了瞬間。當時做錯的事,往日的悲傷,你絕無機會再次重返插手,去改變錯誤,去彌補悲傷。佇立在中年人生的生命關頭上,林正盛導演回頭看向人生一路走來那一個個瞬間的自己。搜尋往日時光裡自己曾經有過的生命狀態,在那裡,再次認識自己,也結集成《青春正盛》這本書。
這本書共分三輯,「青春正盛」、「花漾迷情」、「山居隨筆」。「青春正盛」寫的是林正盛導演坎坷的童年;寫他對母親的思念;寫他與父親之間的愛與恨;寫他年少青澀的愛情與叛逆;「花漾迷情」則收錄他最新的五篇散文;「山居隨筆」是他居住七星山下的所思所感。
書中對於生命中的女人有深刻的描寫,他說:「在電影裡拿捏女性角色,在生活中感受女人心思,如此想了解女人,是起因於對女人那難以捉摸的細膩幽微心思充滿興起。」那也是對早逝的母親一種濃烈炙熱的思念吧!
【作者簡介】
林正盛,出生於台東山地部落,野地裡生,野地裡長。國中畢業,十六歲起,做了十一年西點麵包工作。二十七歲,意外進入編導班,人生開始轉彎。三十一歲,在梨山經營一年果園,虧了六十萬,下山回台北。三十二歲,拍起紀錄片,至今拍有紀錄片和劇情片。代表作有《老周、老汪、阿海和他的四個工人》、《美麗在唱歌》、《春花夢露》、《放浪》、《天馬茶房》、《愛你愛我》、《魯賓遜漂流記》、《月光下我記得》。二○○一年獲柏林影展最佳導演獎並開始文學創作,完成《未來,一直來一直來》、《魯賓遜漂流記》。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