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35年的哲學經典入門書!
「奧德嘉‧賈塞特是尼采以後歐洲最偉大的哲學家。」
──卡繆(Albert Camus,一九五七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政治哲學家,引領思潮的重要指標 《正義》哈佛教授桑德爾 睽違八年重磅新作 用思辨回應撕裂的世界,當前我們最需要的一本書 只要努力就有機會成功的社會,真的實現了平等與正義嗎? 桑德爾高聲疾呼:我們迫切需要重新思考「成功」的價值。 直視當代社會最重大的課題與挑戰,...
《哲學的40堂公開課》以五十幾位重要的思想家為軸,一步步探索人類思考的軌跡,在影響西方文明的偉大心靈中漫遊。 繼《寫給年輕人的簡明世界史》之後 耶魯大學再度隆重推出剖析西方思潮著作 專門為你精心打造的40堂公開課 對富人課重稅,這樣真的是公平嗎? 我們看見的世界可能像《駭客任務》裡一樣,全都是假...
《希臘羅馬神話》作者伊迪絲‧漢彌爾頓初試啼聲成名作! 進入希臘古典世界不二之選,長銷90年歷久不衰。 希臘人喜歡事實,並厭惡誇大。 所以我們只告訴你事實:希臘誕生,我們所熟知的世界於焉開始! 要了解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聯,你必須先了解希臘人!
識破迷惑人心的把戲、似是而非的話術 理性並非本能,理智需要鍛鍊 《反智》蒐羅了常見的推理謬誤、邏輯缺陷、數字迷思、偏見和陰謀論, 以當今社會的著名事件和近代歷史的精采故事為例, 告訴我們如何識破種種迷惑人心的把戲、似是而非的話術, 以及如何建立分析性思考的能力。
桑德爾:思考「正義」,才能促使我們思考最好的生活方式。 ★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政治哲學家,引領當代思潮的重要指標 ★引燃全球公共辯論火苗,跨世代熱烈品讀經典 ★哈佛大學最受歡迎、最具影響力的一門課 ★美國電視史上第一次向公眾播放的大學課程 博大精深、文筆流暢且深富人文關懷,這是能夠真正改變人的讀...
以西方哲學為經,以東方哲學為緯 輔以宗教、藝術、教育與文化視野,拓展生命格局 「哲學」做為一門學問,原來只是一種生活態度, 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詢一切事物的真相。這種態度稱為「愛智」。 哲學的愛好智慧,不僅僅是理性的追求, 更重要的是自我的修煉,慢慢擺脫本能的衝動和欲望的困擾。 學...
皮凱提從稅收與遺產紀錄著手,重新檢視橫跨二十餘國長達二百餘年的數據,分析工業革命以來的全球財富分配動態,藉此提出一套系統而全面的解釋。他運用龐大的歷史實證資料,論證了「資本報酬率通常會大於整體的經濟成長率」。也就是說,有錢人財富累積的速度其實遠遠快過一般人工作收入增加的速度;富人將愈來愈富,而貧...
西方哲學的黃金年代,縱橫四百年,名家輩出。 主體性哲學風起雲湧,自我成為萬物的尺度。 ------------------------------- ★★★你絕對沒有讀過這樣寫的西洋哲學史★★★ 普列希特最精彩哲學史,單冊閱讀也沒問題
如何讓神從神壇走向廚房?擁有魔戒,你會做什麼? 悲劇可以淨化心靈嗎?享樂主義的快樂清單說什麼? 若我受騙,則我存在?有多少力量,就有多少愛? 古希臘哲學留給後世無限寶貴財富,探討宇宙及萬物的來源;接續的中世紀哲學由基督宗教主導,綿延1300年,卻被稱為「黑暗時代」,哲學成為神學的女僕。但不能忽略...
《哲學的故事》不僅提供了柏拉圖、亞里斯多德、法蘭西斯.培根、斯賓諾沙、康德、伏爾泰、洛克等世界知名「心靈君王」之思想觀念與哲學體系,更詳述了他們有血有肉的生平傳記。書中不止囊括了舊時代的哲學巨擘,也包含了舉世聞名的現代哲學家,包括柏格森、克羅齊、羅素、杜威,都在此發光發熱;同時,作者亦詳加檢視這些哲...
「奧德嘉‧賈塞特是尼采以後歐洲最偉大的哲學家。」
──卡繆(Albert Camus,一九五七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西班牙大哲學家奧德嘉‧賈塞特當年用他宣揚哲學思想的利器「演講」,征服了一般大眾渴求哲學的心靈。本書即是作者的演講集,共分十一講,分別討論當今的哲學、哲學的萎縮與擴展、我們這個時代的問題、關於宇宙的知識、哲學的需要、理論與信仰、宇宙中的基本事實、主體性之發現、哲學的根本改造、新實在的新觀念、生活的範疇與命運和自由等。
奧德嘉認為追求真理永遠是場冒險,一種觀念上的冒險。今日的哲學與上個世紀人們對哲學的看法很不相同,這表示真理在改變。然而,這種說法並沒有否定真理的價值,真理本身永遠是存在的,但是真理的歷史是在一特定時間為特定的人發現,讓真理具備了歷史的面向。
奧德嘉認為我們的生活就是宇宙間的基本實在。「思想」即是生活,因為思想是我以某種形式與世界發生關係。生活就是無時無刻不在決定自己要做什麼的過程。生活是即將出現的未來,是那尚未成為過去的東西。當人們不斷在受限制的環境中做出抉擇,表示生活已在創造自己的命運。
關於哲學,關於生命,關於生活,關於愛……
奧德嘉‧賈塞特說:
.生命既是一種宿命,同時也是一種自由;生命代表著受到限制的可能性,雖然它受到限制,但它仍是一種可能性,它是開放的。
.我們不要認為命運限制了我們改進自我生活的機會,因為生命之美並不在於命運是否與我們站在一起,而在於接受挑戰,並從命定的形式中活出崇高的形象,這其中的優雅,才是生命之美的所在。
.我們的生活是種決定的過程,因為生活是在毫不封閉而且充滿機會的世界中發現自我的過程。
.哲學活動乃是特殊的生活形式,它預設生活的存在,我之所以從事哲學活動,是因為我好奇宇宙的本質,而該好奇心則是來自於我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欲望,那是種總是指向自我的欲望,而且也可能是總是迷失在自我之中的欲望。
.理論思考與哲學沉思根本就是一種愛的行為,在這種愛(與欲求不同)的活動中,我們試著從對方的內心角度體驗生命,我們為了其他事物而捨棄自我的生活。
.愛情宛如以圍巾蒙住眼睛,好似他們原本可以看見但卻因為蒙蔽而無法看見。然而,愛情的奇特之處並不在於它是盲目的,愛情的奇特之處在於它沒有眼睛,也根本不曾有過。
.真正讓人感到丟臉的並不是不知道(那其實是很正常的),而是不願意知道;真正讓人感到丟臉的,是當有機會可以知道卻選擇不尋求答案。無知本身不會導致人們拒絕尋求答案,唯有自以為知者才會如此。
作者簡介
荷西‧奧德嘉‧賈塞特(José Ortega y Gasset)
荷西‧奧德嘉‧賈塞特於西元一八八三年誕生在西班牙馬德里,他是西班牙共和政府的知識份子領導者之一。西班牙建立共和政權之後,奧德嘉當選為國會議員。他在馬德里大學擔任多年的形上學教授,並發行極具影響力的評論性雜誌《西方雜誌》(Revista de Occidente)。西班牙內戰爆發後,奧德嘉流亡國外,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居住過一段時間,後定居於葡萄牙里斯本。其後奧德嘉回到西班牙進行訪問,並於馬德里講學。其《人類與危機》(Man and Crisis)一書於西班牙出版,原書名為《論伽利略》(En Torno A Galileo)。奧德嘉之其他著作包括最著名的《群眾的反叛》(The Revolt of the Masses)、《人類與民族》(Man and People)、《唐吉訶德沈思錄》(Meditations on Quixote)、《歷史體制》(History as a System)以及《哲學是什麼?》(What Is Philosophy?)等。奧德嘉於西元一九五五年辭世。
譯者簡介
高薏涵
國立政治大學資管系學士,現旅居美國專事翻譯與寫作。譯有《用心法則》、《瞎吃》、《糧食戰爭》等書。著有《波士頓》(太雅生活館出版)。
謝伯讓
國立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學士,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美國達特茅斯學院認知神經科學博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研究員。譯有《用物理學找到美麗新世界》、《糧食戰爭》等書。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