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再集緣起
楊悟平誌
吾人皈依佛門,師奉濟公活佛,得聆訓誨,對為人之道,禪宗真諦,備受教益。歷年記錄,後至者未能盡窺全豹,十數年前,由定深兄蒐集多年訓示,編成雨花集,以供同閱習。距今多年,所積訓示,又已盈尺,因是有雨花集之編,由定邦兄竟其全功。今值編印選集,特為重刊,無非欲令法音宣流,普及眾生而已耳。
性善
人之初,性本善。由善而變惡者,乃受六塵所染,而非本性中帶有惡念也。試看嬰兒,祗會用手攫食物,不會用手打人。打人屬惡,攫食屬慾。慾是天賦因生存所需,故不能視為惡。嬰兒飢餓時就求食,得食之後,便感滿足,不求精美,不求多有,這就是人之本性。
人之慾念因受環境所誘,逐漸擴展,不獨求得,得而求精,精且貪多;得則可,不得則巧取豪奪,結果弄成罪惡。此乃慾之擴展而成性之轉變。因此,勸人為善,不外是範圍慾之擴展,使不致泛濫而成為罪惡而已。
性之培養
性是有生俱來,含藏不動。但從念生風,由慾起浪。所以靜時如處子,動時如脫兔。一靜一動轉瞬間事,此性之所以宜常培養也。
動性可生爆炸,一發不可收拾。故性雖善,還雖好自培養,始算養生之道。
性是柔而不硬,容易伸縮。範之以圓則圓,範之以方則方。所謂近墨者黑。但性是不能壓迫,愈壓迫則愈反抗,愈箍緊則愈伸張。因性雖善而有慾,即本性中蘊藏慾念。因此,培養之方,切忌壓迫,一壓就會爆炸。所謂爆炸,就是性起,性起則嗔。
養性之法有二:
一、思量法:性不可壓制,祗許細細思量「為什麼不可」五個字。例如:想搶劫而心謂不可,細想為什麼不可?能夠想,細細想,得到答案,自然可以不幹,不屑幹。
二、冷卻法:從靜定入手,緩和行動,拖一個時期,使其由熱變靜,由靜變冷。以因果二字做武器。譬如:性起想殺人,差不多見諸行動,此時也,先要想一想後路,我今殺人,從何處脫身呢?走了之後,又如何藏身呢?有此問題,行動當然緩和,一緩之下,便由熱變靜,再以因果律來衡量一下,殺人者他日亦會為人所殺,何苦自尋死路?有此一想,行動自然漸得冷卻。
世人事物,都是如此,硬以柔制,熱以冷制。萬不能一硬對硬,以熱對熱,否則必爆炸無疑。
雨花再集緣起
楊悟平誌
吾人皈依佛門,師奉濟公活佛,得聆訓誨,對為人之道,禪宗真諦,備受教益。歷年記錄,後至者未能盡窺全豹,十數年前,由定深兄蒐集多年訓示,編成雨花集,以供同閱習。距今多年,所積訓示,又已盈尺,因是有雨花集之編,由定邦兄竟其全功。今值編印選集,特為重刊,無非欲令法音宣流,普及眾生而已耳。
性善
人之初,性本善。由善而變惡者,乃受六塵所染,而非本性中帶有惡念也。試看嬰兒,祗會用手攫食物,不會用手打人。打人屬惡,攫食屬慾。慾是天賦因生存所需,故不能視為惡。嬰兒飢餓時就求食,得食之後,便感滿足,不求精美,不求多有,這就是人之本性。
人之慾念因受環境所誘,逐漸擴展,不獨求得,得而求精,精且貪多;得則可,不得則巧取豪奪,結果弄成罪惡。此乃慾之擴展而成性之轉變。因此,勸人為善,不外是範圍慾之擴展,使不致泛濫而成為罪惡而已。
性之培養
性是有生俱來,含藏不動。但從念生風,由慾起浪。所以靜時如處子,動時如脫兔。一靜一動轉瞬間事,此性之所以宜常培養也。
動性可生爆炸,一發不可收拾。故性雖善,還雖好自培養,始算養生之道。
性是柔而不硬,容易伸縮。範之以圓則圓,範之以方則方。所謂近墨者黑。但性是不能壓迫,愈壓迫則愈反抗,愈箍緊則愈伸張。因性雖善而有慾,即本性中蘊藏慾念。因此,培養之方,切忌壓迫,一壓就會爆炸。所謂爆炸,就是性起,性起則嗔。
養性之法有二:
一、思量法:性不可壓制,祗許細細思量「為什麼不可」五個字。例如:想搶劫而心謂不可,細想為什麼不可?能夠想,細細想,得到答案,自然可以不幹,不屑幹。
二、冷卻法:從靜定入手,緩和行動,拖一個時期,使其由熱變靜,由靜變冷。以因果二字做武器。譬如:性起想殺人,差不多見諸行動,此時也,先要想一想後路,我今殺人,從何處脫身呢?走了之後,又如何藏身呢?有此問題,行動當然緩和,一緩之下,便由熱變靜,再以因果律來衡量一下,殺人者他日亦會為人所殺,何苦自尋死路?有此一想,行動自然漸得冷卻。
世人事物,都是如此,硬以柔制,熱以冷制。萬不能一硬對硬,以熱對熱,否則必爆炸無疑。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