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魂
0 篇書評

編劇魂

說故事是本能,寫劇本沒有教條,用文學素養和科學思維孕育你的傑作

Essence of Screenwriting : Evolution of a Screenwriter in the Period of Taiwanese New Wave Cinema

11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0/06/30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2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4592340
  • 字數: 71,166
紙本書定價:NT$ 360
電子書售價:NT$ 284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臺灣新浪潮電影重要推手」首次公開四十年編劇心法,
科學方法直指核心,突破框架激發潛能。★

編劇是可以教的嗎?說故事有沒有通則?
故事大綱要寫多長?劇本有所謂的「格式」嗎?
正邪對抗、角色轉變是鐵律?導演期待看到什麼?
文學電影和電影小說有什麼不一樣?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85

    你有才華、也有梗,卻始終寫不出好故事?你需要—— 全世界導演、編劇人手一本的「編劇聖經」!

  • 電子書: NT$ 350

    故事就是人物,人物就是故事 ˙以《故事的解剖》暢銷全球25年,好萊塢編劇教父最新力作 ˙英國《衛報》讚譽:「亞理斯多德後最有影響力的故事理論家」 ˙2017年榮獲Final Draft編劇專業獎項Screenwriters Choice Awards之終身成就獎

  • 電子書: NT$ 364

    以《故事的解剖》暢銷世界20年,好萊塢編劇教父【故事學三部曲】之二 史上第一本! 電影、電視、舞台劇、小說 對白寫作的創意指南 ★    特別收錄「馬上診斷你的對白寫作技巧 +想寫出好對白,先問自己這些關鍵問題!」拉頁解說★

  • 電子書: NT$ 364

    這是一本讓想像力重新復活的完全指南。對「藝術家」類型的人來說,如果他們曾經有過任何從創作者的角度,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天賦萎縮、消亡的經歷,必定要讀這本書。--------艾爾文•沃德爾(Irving Wardle)英國作家、戲劇評論家 現代即興劇訓練開山之作 全球暢銷40餘年!即興劇之父劃...

  • 電子書: NT$ 353

    《非常母親》、《如此耀眼》、《我的藍調時光》、《比天堂還美麗》…… 以壓倒性演技緊扣觀眾心弦的韓國代表性演員――金惠子 本書是演員金惠子演技生涯的自傳, 是關於投入與熱情、感恩與喜悅, 以及「國民演員」、「國民母親」的盛名背後, 站在那無法言喻的虛無與悲傷的生之舞台上的告白。 「...

  • 電子書: NT$ 385

    為什麼你的劇本寫不下去? 你的對白為何很尷尬? ∖ 無論新手老手都想知道的70個寫作解方 ∕   指導超過10,000名寫作學員的 編劇教練東默農回答你 : 寫故事的人都在問卻沒人解答,那些最關鍵的小問題…… 故事發想∣角色建立∣情節布局∣對白設計∣主題主旨         ...

  • 電子書: NT$ 336

    ★從故事淘金,IP創作時代來臨! 南韓IP強勢輸出國,漫畫/小說創作、商業連載經驗公開 ★一本令網路小說、漫畫創作者相見恨晚的實用案頭書 內容創作者都想取經 ★含金量超高:解答58個網路漫畫、小說作家最想問、沒人教的難題 ★收錄超實用學習單,現學現用:濃縮業界打滾多年實戰精華

  • 電子書: NT$ 1050

    ◆ 為平凡人而寫的故事 單純也煩人到令人無法忍受的三姊弟, 交織出一段看得人心尖發癢、衝動欲哭,充滿厭世情懷,卻也幸福可愛的故事。 ★★★《又是吳海英》、《我的大叔》大獎編劇朴海英,為現代人打造的療癒之作 ★★★

  • 電子書: NT$ 322

    對心理學家來說,原型像一種心理指紋,能夠揭示個人的人格細節。 對創作者來說,原型是打造栩栩如生角色的藍圖。

  • 電子書: NT$ 434

    與《作家之路》作者C. Vogler、《故事的解剖》作者R. McKee 並列當代好萊塢編劇教學三大導師! 全美最佳劇本寫作課程講義大公開

  • 電子書: NT$ 356

    以即興戲劇角度切入,挖掘歌仔戲過去未被認可的成就,瞭解歌仔戲如何憑藉「做活戲」出奇制勝,從鄉野躋身內臺戲院。 《歌仔戲即興戲劇研究》從歷史與發展、研究與運用、劇場條件與運作機制等層面,以講戲人、演員、樂師為主軸,剖析歌仔戲即興戲劇的創作和呈現,特別著重相互間的影響和合作,兼論人才養成。這部書豐富了...

  • 電子書: NT$ 385

    英雄不只存在故事中, 你、我也能夠完成屬於我們的歷險, 成為自己人生旅程中的英雄。 建立影響深遠的「英雄旅程」模型、開創好萊塢編劇理論! 《時代》雜誌評選「創刊以來最具影響力100本英文好書」之一 橫跨故事創作、心靈成長、神話學領域 ★暢銷世界百萬冊★長踞Amazon暢銷榜★

  • 電子書: NT$ 315

    野村萬齋本名武司,是日本當代最負盛名的狂言師。出生於狂言世家,3歲初登舞台,至今不斷透過海內外公演與影視跨界合作推廣這項傳統藝術,致力為狂言開創嶄新視野。 在《狂言賽博格》中,他不僅從「身體」、「感覺」與「性質」三方面揭露狂言的本質,更忠實記錄了靑年時期的演出經驗與心路歷程,以及對傳統藝術的思...

  • 電子書: NT$ 315

    ※原《你的劇本遜斃了!》 好萊塢編劇教練告訴你,搶救你的劇本100法則 史上最有價值的毒舌建言 一舉掃除劇本裡的「故事癌」 《先讓英雄救貓咪》作者布萊克˙史奈德指定必讀!

  • 詳細資訊

    ★「臺灣新浪潮電影重要推手」首次公開四十年編劇心法,
    科學方法直指核心,突破框架激發潛能。★

    編劇是可以教的嗎?說故事有沒有通則?
    故事大綱要寫多長?劇本有所謂的「格式」嗎?
    正邪對抗、角色轉變是鐵律?導演期待看到什麼?
    文學電影和電影小說有什麼不一樣?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人物從二十個變成兩百個;「三廳電影」帶來錢潮,也帶來局限;《成功嶺上》扭轉了僵化的愛國主義,學生電影一再翻新。田野調查只是基本功課,故事的選擇要像顯微切片一樣精準。創作關乎思想,技術只能輔助;故事和風格都是為了描繪主題,角色之間的關係隨時都像化學變化一般質變,情緒節奏帶來如力學原理般的力量,劇情發展發展簡直像是一場考古發掘的過程。劇本結構是用來表達創作者的創作觀點和形式。

    被稱為「臺灣新電影浪潮運動重要推手」的作家小野,第一次公開從七○年代初入電影圈沉澱至今的心路歷程,並以特殊的「科學/文學」斜槓背景,帶來一套難忘的「野式編劇法則」,用第一手經驗帶領讀者認識電影劇本,然後,超越電影劇本。

    於臺灣電影產業起飛、沉寂,又再度興盛的四十年間,小野曾身為電影的企劃、編劇、製片、原著作者、版權銷售和劇本改編,甚至行銷等角色,也歷經兩家電視台在變革時的重要角色。近四年更擔任台北影視音實驗敎育機構的校長及教授編劇實作課。

    本書中,小野首度把電影圈如此豐富的實戰經驗轉化為文字,並透過八十部經典電影賞析,佐以珍貴的部分劇本原稿,傾囊相授獨門心法,深入淺出趣味十足。若你是電影工作者、學生,或喜愛電影的人,亦或是電影研究者、評論者或是相關內容製造者,本書都將帶給你全然不同的觀點。

    「我們得充滿真摯的情感,有一種非說不可的慾望,一切才可以開始。」──小野

    【PART 1 我就這樣開始寫劇本】
    在中央電影公司,我陸續遇到了一些天才型的編劇和導演,和一堆正要燃燒熱情的電影人。八年來他們天天坐在你的對面,天天到你家來煩你,天天談的都是劇本,當然也會發些牢騷,傾吐祕密。當一起得奬時在臺上相互擁抱流下眼淚。其實和那麼多的天才在一起工作和生活,並不是什麼幸福的事。因為和天才在一起,學不到什麼東西,他們在創作過程渾然天成,你看不到什麼具體技巧,更糟糕的是,你會越來越自卑。我扛著一大袋自己寫的企業書、行銷計劃、票房紀錄和劇本回家,告訴自己暫時安靜下來,把這些非常難得的經驗寫成一本「工具書」。而這本書的構想,一放就放了三十年。

    【PART 2編劇的六種科學方法】
    對我而言,要替電影編劇找到一套可以教授的方法,是不太可能的。可是在我自己編劇的過程中,卻不斷的冒出一些自創的「方法」,而這些方法卻是一些科學方法。所謂的科學方法,是從科學知識中找到一個最接近劇本創作的思考及運作方式,所以最终仍然是要依靠人腦。這些方法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像是靈感一樣忽然跳出來,本身也像是另一種創作。終於在一個適當的時機,我把這些科學方法公開。在公開之前,我陸續在一些大學的編劇工作坊試著告訴學生,像是找到一種新藥,做人體實驗,效果不錯。

    【PART 3文學如何改編成電影】
    我不斷把文學作品引進電影和電視,除了想讓更多人藉由大衆傳播媒體認識文學作品外,更貪心的希望能因此促進臺灣的文化創意產業。對我而言,浸淫在大量的文學改編成電影的寶貴經驗中,終於也發現到一些奇妙的東西,一些過去不曾思考過的問題。於是我決定把這些「發現」寫出來和大家分享。同時也覺得用小說改編成電影劇本,是給初學者最好的方法之一。讀一本好的小說,看一部好的電影,如果能夠找到改編的方式,我想你會距離「寫劇本」又更接近了一些。試試看你的潛力,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本書片單】(依中文片名筆畫順序排列)
    一 一(Yi Yi, 2000)
    八百壯士(800 Heroes, 1975)
    E.T.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 1982)
    三個傻瓜(3 Idiots, 2009)
    下妻物語(Kamikaze Girls, 2004)
    大佛普拉斯(The Great Buddha+, 2017)
    小爸爸的天空(Out of the Blue, 1984)
    小城故事(The Story of A Small Town, 1979)
    小逃犯(Teenage Fugitive, 1984)
    小畢的故事(Growing Up, 1983)
    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 2015)
    公路之王(Kings of the Road, 1976)
    天才雷普利(The Talented Mr. Ripley, 1999)
    天譴(Aguirre:The Wrath of God, 1972)
    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 2012)
    巴黎.德州(Paris, Texas, 1984)
    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Memories of Matsuko, 2006)
    冬冬的假期(A Summer At Grandpa's, 1984)
    玉卿嫂(Jade Love, 1984)
    生命的訊息(Signs of Life, 1968)
    白色酢漿草(Edelweiss, 1987)
    光陰的故事(In Our Time, 1982)
    全境擴散(Contagion, 2011)
    同班同學(Tong Ban Tong Xue, 1981
    因為愛你(Carol, 2015)
    地久天長(So Long, My Son, 2019)
    成功嶺上(Off To Success, 1978)
    早安,臺北(Good Morning, Taipei, 1979)
    竹劍少年(Kendo Kinds, 1983)
    老師有問題(Sir, Tell Me Why, 1988)
    色,戒(Lust, Caution, 2007)
    血戰大二膽(The Battle of Erdan, 1982)
    你只欠我一個道歉(The Insult, 2017)
    告白(Confessions , 2010)
    我的少女時代(Our Times, 2015)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Reunion, 1986)
    我這樣過了一生(Kuei-mei, a Woman, 1985)
    我辦事,你放心(You Can Count On Me, 2000)
    男孩與女孩的戰爭(The War of the Sexes, 1978)
    辛亥雙十(The Battle f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81)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 2011)
    里斯本夜車(Nachtzug nach Lissabon, 2013)
    兒子的大玩偶(The Sandwich Man, 1983)
    咖啡.愛情(Café Society, 2016)
    東邊晴時西邊雨(Come Rain or Come Shine, 1974)
    油麻菜籽(Ah Fei, 1984)
    直到世界末日(Until the End of the World, 1991)
    青梅竹馬(Taipei Story, 1985)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A Brighter Summer Day, 1991)
    看海的日子(A Flower in The Raining Night, 1983)
    英烈千秋(Everlasting Glory, 1974)
    風櫃來的人(The Boys from Fengkuei, 1983)
    恐怖分子(Terrorizers, 1986)
    恐懼吞噬心靈(Ali:Fear Eats the Soul, 1974)
    時時刻刻(The Hours, 2002)
    海街日記(Our Little Sister, 2015)
    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 2016)
    海灘的一天(That Day, on the Beach, 1983)
    真寵(The Favourite, 2018)
    紐約黑幫(Gangs of New York, 2002)
    國中女生(School Girls, 1989)
    寄生上流(Parasite, 2019)
    殺手沒有假期(In Bruges, 2008)
    陸上行舟(Fitzcarraldo, 1982)
    凱文怎麼了?(We Need Talk About Kevin, 2011)
    童年往事(A Time To Live, A Time To Die, 1985)
    鄉野人(The Orientation, 1980)
    鄉野奇談(Lantern Festival Adventure, 1977)
    間諜橋(Bridge of Spies, 2015)
    意外(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 2017)
    愛情失控點(Irrational Man, 2015)
    愛情決勝點(Match Point, 2005)
    愛情長跑(Run Lover Run, 1975)
    愛情摩天輪(Wonder Wheel, 2017)
    瘋狗綁票令(Seven Psychopaths, 2012)
    影子大地(Shadowlands, 1993)
    慾望之翼(Wings of Desire, 1987)
    橫山家之味(Still Walking, 2008)
    穆荷蘭大道(Mulholland Drive, 2001)
    霓裳魅影(Phantom Thread, 2017)
    謎夜拼圖(Only the Animal, 2020)
    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 2006)
    戀戀風塵(Dust In The Wind, 1986)
    驚爆焦點(Spotlight, 2016)
    驛(Station, 1983)
    鹽與火之歌(Salt and Fire, 2016)


    作者簡介
    小野
    本名李遠。台灣師範大學生物系畢業,曾經前往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University at Buffalo,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攻讀分子生物學,也曾經擔任國立陽明大學和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助教。
    1981年受明驥總經理之邀進入中央電影公司,擔任製片企劃部企劃組的組長,和當時的同事吳念真及新鋭導演侯孝賢、楊德昌、柯一正、萬仁、張毅等共同推動影響台灣電影發展深遠的「台灣新浪潮電影運動」。電影劇本五度入圍電影金馬獎,並以《恐怖分子》、《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刀瘟》等獲得英國國家編劇獎、亞太影展及金馬獎最佳劇本獎。
    二十四歲時以《蛹之生》、《試管蜘蛛》等小說成為七○年代暢銷作家。創作類別豐富多元,小說、散文、詩及童話。並屢次獲獎,包括第二屆聯合報文學獎首獎、中國時報舉辦讀者票選「四十年來影響我們最深的書籍」,《蛹之生》一書獲選為七○年代十大最重要書籍。目前文學創作已經超過一百部、電影劇本三十部。
    曾經出任台北電影節創始第一、二屆主席。在電視工作方面,擔任過台灣電視公司節目部經理,及中華電視公司公共化後第一任對外徵選的總經理。長年參與不少社會運動,包括敎育改革、環境保護、基本人權、土地權等,為「千里步道運動」的發起人之一。
    近年來更努力倡議「文化在野」的觀念及投入影視音人才培育的計畫,現任臺北市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及台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校長,成為大家口中的「小野校長」。
    《編劇魂》是他在長期創作及敎學後第一本工具書,想要和讀者們分享自己長期累積的創作經驗。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567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