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海洋史觀
0 篇書評

文明的海洋史觀

文明の海洋史観

6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0/07/15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3.2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5524142
  • 字數: 180,181
紙本書定價:NT$ 480
電子書售價:NT$ 33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以「近代文明源自亞洲海洋」為核心論點,
  借鑑日本的海洋經驗, 讓台灣成為海洋國家的經典必讀之作!

  《文明的海洋史觀》的中心論題是:「近代文明始於亞洲海洋」。「海洋史觀」以馬克思的唯物史觀及梅棹忠夫的生態史觀為基礎,吸收了法國歷史學家布勞岱爾「連續性對外貿易帶來的產品變化會引起社會的變化」的歷史觀。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560

      為什麼身在二十一世紀的民族國家裡,卻對帝國大唱讚歌?   帝國難道不是殖民、侵略、種族歧視、宗教壓迫、不平等條約的化身嗎?   不!——   本書以權力運作、差異政治與互動交流為分析核心,   直探兩千年來各大帝國的權力政治,徹底顛覆你對帝國的負面認知。

  • 電子書: NT$ 618

    繼《看得見的世界史》與《德意志》,BBC廣播四台和大英博物館又一攜手磅礡巨作 藝術史大師尼爾・麥葛瑞格帶路,探索信仰與人類社會交織的複雜歷史與關係

  • 電子書: NT$ 385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 電子書: NT$ 403

    「古羅馬,很重要!」 一部寫給當代的全方位羅馬史 全球翻譯超過23種語言,跨越漫漫歷史長河的耀眼帝國,榮光不滅! 當代歷史學界超級巨星,全球矚目的劍橋教授瑪莉‧畢爾德隆重鉅作

  • 電子書: NT$ 208

    ~拆解大航海時代的「強國煉金術」~ 改寫歷史的不是偉人名將,而是真金白銀! 從錢眼中,重看大國興衰史後的經濟真相。 ★當當網99.7%好評!

  • 電子書: NT$ 406

    承認吧!美國歷史就是一部美利堅帝國史,就是對外軍事干涉的歷史。 但那又如何?只要持續帶給世界公共利益,美國就是利大於弊的好帝國。 問題是,美利堅帝國還能撐多久? 親美或反美,保守派或自由派,都得面對美國巨人的崛起與衰落。

  • 電子書: NT$ 406

    解放黑奴、人人均富,原為共和黨創黨初衷。 為何如今淪為財閥企業、反智、白人至上主義的代言人!? 從林肯、羅斯福,到雷根與布希, 探索共和黨意識形態180度大翻轉的原因,從中透視美國的光明與黑暗。

  • 出版日期:2018-07-17
    電子書: NT$ 385

    一戰過後,帶給歐洲的不是和平, 而是一連串悲慘的戰亂, 並宣告「歐洲內戰延長」的時代到來!  

  • 電子書: NT$ 273

    歷史分為兩種,一者隱惡揚善,一者不可告人 任何國家的歷史都並非獨立存在,乃是由世界地理、文明、人類、戰爭相互影響交織而成。而我們所信仰的,究竟是真實的歷史,或只是歷史書寫下的真實……?

  • 電子書: NT$ 254

    中國不是China,日本不是Japan,從歷史角度重新探討「東亞」與「現代」的關係。 我們熟悉的東亞近代大歷史,是否建立在東方閉關鎖國、西方開化進步的刻板印象上? 讀懂歷史,反轉鏡像,發現真實的東亞!

  • 電子書: NT$ 294

    這本書是解釋資本主義實際上是什麼、如何發生,以及如何運作。 「市場經濟」在人類歷史上一直是存在的,在美索不達米亞、羅馬帝國、中國、中世紀的歐洲,以及其他在人們的記憶中蓬勃發展的行業中運作著。在古代早已經存在貨幣經濟、銀行,甚至連聖經和可蘭經都關注利息的問題;幾個世紀前已發展出非現金支付和令人驚...

  • 電子書: NT$ 377

    權力爭奪、戰火洗禮、帝國殖民、獨立與開放、文化影響…… 越南的歷史就是世界大歷史的縮影

  • 詳細資訊

    顛覆傳統陸地史觀,打造台灣海洋史觀的最佳指南!

      以「近代文明源自亞洲海洋」為核心論點,
      借鑑日本的海洋經驗, 讓台灣成為海洋國家的經典必讀之作!

      《文明的海洋史觀》的中心論題是:「近代文明始於亞洲海洋」。「海洋史觀」以馬克思的唯物史觀及梅棹忠夫的生態史觀為基礎,吸收了法國歷史學家布勞岱爾「連續性對外貿易帶來的產品變化會引起社會的變化」的歷史觀。

      為了回應海洋亞洲的衝擊,位居歐亞大陸兩邊的日本和歐洲,分別開啟了全新的近代文明。歐洲建立了以大西洋三角貿易為基礎的近代世界體系,並發展出工業革命,提高生產效率,最後脫離了「亞洲」(伊斯蘭文明圈);日本則透過鎖國體制,發展出生產效率極高的「勤勉革命」,達到國內自給自足的經濟體系,同樣也脫離了「亞洲」(中國文明圈)。在川勝平太看來,以十四世紀世界經濟危機為契機,歐洲和日本都從海洋亞洲進口了大量的物產,為此外流了很多貴金屬,引起了十五至十六世紀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變化。

      ▉工業革命vs.勤勉革命

      例如英國在新大陸栽培適合製作輕薄棉布的長纖維棉花,並開發以此為原料的棉紗紡織機,實現了資本集約型的生產革命,並使勞動生產率最大化。隨著從印度的棉布進口量的減少,不但消除了貿易赤字,而且開始向全世界出口機制棉織物,形成印度洋貿易圈與歐洲版的環大西洋貿易圈,構築自給體制。

      至於日本則是大規模地縮小貿易,構築近代江戶社會自給自足的「鎖國」體制,通過日本著名學者速水融所命名的勞動密集型生產革命的「勤勉革命」,形成土地生產率世界第一的經濟社會,擺脫對於海洋亞洲物產的依賴;在這一點上,可以說具有和近代世界體系相同的文明史意義。

      本書發展了梅棹忠夫《近代日本文明的發展與生態史觀》中所描繪的文明示意圖,將圍繞歐亞大陸成為貿易舞台的海洋納入其中,向人們展示了更加接近現實世界的文明示意圖,對於理解海洋史觀具有重要作用,對於從事(日本)海洋文化研究的人來說,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日本的海洋經驗對於台灣的啟示

      川勝平太的海洋史觀試圖超越達爾文生物史觀及馬克思唯物史觀,對梅棹忠夫的生態史觀、大塚史學及今西錦司人類學進行了修正,明確地指出他們缺乏從海洋透視人類及各種生物的弊端。書中詳盡論述海洋史觀之於日本所具有的重要意義,更指出二十世紀是「太平洋的時代」,展望海洋所呈現的新的歷史鏡像,描繪了將日本建設成為「花園島」的美好藍圖。

      本書能給台灣的啟示在於,如何借鑑日本,從「台灣的海洋史觀」出發,去思考台灣和海洋的關係,並且在放眼全球的寬宏視野中思索台灣未來的定位。在東協崛起、中美對峙愈趨頻繁的此刻,台灣又正好位於涵蓋東南亞海域與太平洋的亞洲海洋的中心點,使得本書顯得更為重要。

    作者簡介

    川勝平太

      一九四八年生於日本京都,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系,早稻田大學博士學分修滿後退學,一九八五年獲牛津大學博士學位。曾任早稻田大學教授、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教授、靜岡文化藝術大學校長、學校法人靜岡文化藝術大學理事長。

      主要著作有《日本文明與近代西洋》、《富國有德論》、《亞洲經濟的未來與日本文化》、《資本主義始於海洋》等。以《文明的海洋史觀》一書獲得第八次日本讀賣論壇獎。

    譯者簡介

    鄭天恩

      台大歷史所碩士,曾任日文小說編輯,目前為專職翻譯。譯有《來自擇捉島的緊急電報》、《二十世紀旗手》、《最後的帝國軍人:蔣介石與白團》、《文明的遊牧史觀》、《空中帝國.美國的二十世紀》、《人民解放軍的真相》等書。

    媒體推薦

    名人推薦

      周樑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
      陳永峰│東海大學日本區域研究中心主任
      陳國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藍弘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2027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