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男育女調不同(全新增訂版)
0 篇書評

養男育女調不同(全新增訂版)

Why Gender Matters 2E

2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0/08/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5.8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573288060
  • 字數: 170,841
紙本書定價:NT$ 400
電子書售價:NT$ 316
電子書特價:NT$ 284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既是醫生也是心理學家Leonard Sax 增訂最新資訊,
討論性別差異在孩子學習上的重要性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出版日期:2020-01-15
    電子書: NT$ 294

    學會安頓自己,好接納全部的你 同理彼此,實踐親子間最堅定的愛 蒙特梭利專家、 暢銷書《蒙特梭利專家親授!教孩子學規矩一點也不難》 作者羅寶鴻全新著作

  • 特價 電子書: NT$ 249

    作者演講時說 :「我告訴他們使孩子疏離學校(甚至疏離生活),疏離真實世界的奮鬥、成就和失落的五個因素,我告訴他們,我們如何可以反轉這個趨勢,鼓勵更多的男孩邁向成功。」 這本書充滿了感人的真實故事案例,可以激勵老師和家長,並指出年輕男性邁向新未來的路。   全新增訂版補上最新的研究,特別補強...

  • 出版日期:2017-06-27
    特價 電子書: NT$ 250

    【本書特色】 1. 針對0~6歲,根據幼兒發展特性,以案例和實際教養訣竅呈現的「蒙特梭利家庭教育」教養專書。 2. 分三大部分介紹【理論篇:父母最常有的教養盲點!】【實踐篇:教養從讀懂孩子開始!】【心態調整:教孩子,從準備好自己開始!】從教育心法到理論實踐以及心態調整,內容最全面。 ...

  • 電子書: NT$ 279

    親子教養經典,突破15萬冊慶功版! 感恩137萬名粉絲支持與相伴,全新作者序分享升級版的教養祕密  

  • 電子書: NT$ 294

    她啟發了多位矽谷傳奇人物,包括賈伯斯。 她的三個超高成就女兒登上《時代》雜誌,力挺媽媽的教養哲學。 她在全球最競爭的學區教書,累積近四十年第一線經驗。

  • 電子書: NT$ 279

    附近的小公園,其實就是小小的植物教室? 周末走向戶外,除了跑跳玩耍也是探索生態之旅? 觀察大自然,簡單又好玩! 現在就和孩子,帶著好奇心一起出發! 可以刺激五感、激發想像力和學習動力的大自然,正是最珍貴的老師。   ★《學習雜誌》2011年美國教師最佳選書 ★ 美國Amazon亞馬遜書...

  • 電子書: NT$ 280

    作者長期關注兒童與自然議題,點出兒童與自然間令人震驚的隔斷。 他以親身採訪的眾多案例,結合包括環境心理學、自然史學、 人類生態學、神經生物學等各領域學者的論點與多年研究證據, 點出人與自然環境的隔絕,如何使得現今在電子產品環繞中成長的下一代, 大量出現過胖、注意力不集中、過動和抑鬱症狀等令人...

  • 特價 電子書: NT$ 231

    薩提爾親子對話專家李儀婷,從實戰經驗淬鍊超強親子對話練習, 30 種失控情境 x 3個對話工具 x 3道安全卡榫 x 3不1要, 超擬真實作練習,讓你三言兩語,扭轉親子、手足間的情緒困境。

  • 特價 電子書: NT$ 250

    我們從上一代獲得的教養,以及那些教養方式對我們養兒育女的影響,也可能是我們在面對孩子時,可能會犯下的錯誤。本書作者菲莉帕身為心理治療師,有機會觀察親子關係是如何變調的,以及如何讓它恢復正常運作。這包括如何處理你和孩子的感受;如何傾聽孩子,以便更瞭解他們;如何與孩子建立真正的聯繫,而不是陷入令人疲憊的...

  • 詳細資訊

    在本書中,心理學家薩克斯醫生帶領著父母走過許多性別差異的迷思,他解釋孩子如何思考、如何感覺、如何學習、如何反應。他從紀律、學習、冒險性、攻擊性、性和毒品等諸多主題切入,讓我們看到男生和女生在遊戲上不同、在學習上不同,他們衝突的型態不同、辨識方位的策略不同、看外界的方式不同、連聽力敏感度都不同。

    薩克斯醫生是性別教育的主要領導者,他提出許多男女分班上課好處的例子,非常有說服力。不同於許多教育學家和教養專家都認為性別差異應該被忽略或被抹滅,他主張父母、老師應該要超越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認識並且利用這個生物上的差異,來使女生成為女生,男生成為男生。我們的任務是創造一個鼓勵和珍惜男女天生性別差異的社會,並且同時讓每個孩子都有相對公平的機會。

    全新增訂版新增了以下的內容:
    ˙由生理研究證明性別差異之篇章

    本書第一版出版於2005年,而接下來有許多新的研究,顯示女孩和男孩有重要的天生差異(但是很少家長和教師知道這些研究,因為新聞媒體很少做這方面的報導)。一些很驚人的新研究顯示,男孩女孩在嗅覺、聽覺和視覺上的差異非常大,而這些都反映在親職與學校教育的實務觀察上。作者分享了他觀察了400多間學校與課堂上的男女差異,說明為何我們應該重新考慮男女分班與分校的操作。
     
    ˙關於「性」的男孩女孩差異之最新研究結果
    女孩如何和男孩以不同的方式體驗性衝動,並擁有不同的性期待。大部分的男孩和大部分的女孩之間,浪漫和性的建構似乎不同,了解這些,你也才能了解他們在踏入青春期時表現出的行為,以及該如何引導或保護孩子。
     
    ˙性別在受到毒品與酒精影響的不同呈現
    女孩和男孩都會對毒品與酒精上癮,但是方式不同,路徑也往往不同,新版也提供了許多研究與最新數據。你對於男女差異知道得越多,越能夠保護你的兒女遠離成癮的傷害。
     
    ˙現代家長最關心的社交媒體與電玩遊戲、如何對男孩與女孩造成不同的影響
    初版上市時,當時還沒有Snapchat和Instagram。那時候的電玩還是使用控制面板,和使用同一套控制面板的另一個人對打,或和電腦對打。今天的網路遊戲當時尚未出現。關於電玩和社交媒體,過去十年發表了很多研究。女孩在社交媒體上花的時間越多,越可能變得焦慮或憂鬱。男孩比較不會。此外,男孩比較容易每週多花好幾小時玩電玩,因此社交技巧可能發展不足。
     
    ˙針對雙性人和跨性人的研究
    作者花了三個章節討論不合乎典型性別模式的女孩和男孩。先是檢視最新非典型性別女孩和男孩的研究(以前,他們被稱為「男人婆」和「娘娘腔」)。女孩們不盡然相同。男孩們也不盡然相同。女孩之中的差異和男孩之中的差異不僅僅是統計數字而已。這些差異是有意義的,而且也有其後果。性別非常複雜。

    ˙即便性別確有差異,二分法為什麼依然有錯?
    作者表示,身為家長,我們可以如何運用這些知識協助孩子成長,成為自己。但我們不能回到糟糕的一九五○年代,女孩和男孩被塞進粉紅色和藍色的格子裡就完事了。在現代社會,女孩和男孩都可以成為他們想要成為的任何人。我們肯定和珍惜性別差異,但是這一切意味著什麼呢?

    作者簡介

    利奧納德•薩克斯(Leonard Sax, M.D., Ph.D.)

    是醫生也是心理學家,為美國單性公立教育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ingle-Sex Public Education, NASSPE)的創辦人和執行長。學術性相關研究發表在許多知名期刊上,包括《美國心理學家》(American Psychologist)、《行為神經科學》(Behavioral Neuroscience)、《美國醫學期刊》(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美國營養學院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以及《性研究期刊》(Journal of Sex Research)等等,並著有《浮萍男孩》(遠流出版)一書。

    他是知名的演說家,一年在全球有五十場的演講,曾多次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美國公共電視(PBS)、福斯新聞(Fox News)、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美國之聲(Voice of America)、《今日秀》(The Today Shows)及許多其他節目的採訪,討論性別差異在孩子學習上的重要性。他住在馬里蘭州的蒙哥馬利郡。

    電子郵件信箱:leonard-sax@prodigy.net
    美國單性公立教育協會網站:www.singlesexschools.org

    譯者簡介

    洪 蘭

    加州大學河濱校區實驗心理學博士,在加州大學爾灣醫學院神經科和耶魯大學哈斯金實驗室接受博士後訓練,曾任教於加州大學河濱分校、中正大學、陽明大學、中央大學,並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的創所所長。

    洪教授已翻譯了五十七本生物科技及心理學方面的好書,包括《棉花糖女孩》、《浮萍男孩》、《養男育女調不同》、《心智拼圖》、《天生愛學樣》、《教養的迷思》、《快思慢想》、《改變是大腦的天性》、《自癒是大腦的本能》等。

    洪博士曾獲頒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翻譯類金籤獎、2005年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特別貢獻獎、2011年遠見雜誌華人領袖終身成就獎。

    有感於教育是國家的根本,而閱讀是教育的根本,前後去過台灣大大小小超過三千所的中小學作推廣閱讀的演講,深受各界推崇。著有《講理就好》等二十五本書。

    丁凡 (全新增訂版補譯)

    留美遺傳學碩士,由分子生物研究轉戰教育界,長期關心學習障礙與另類教育,曾任台北市學習障礙者家長協會理事長、兒童教育實驗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種籽學苑校長。

    目前是自由文化工作者,同時學習、創作、寫作、翻譯、演講、教課,對戲劇及繪畫獨具興趣。

    翻譯作品有《QI教養,啟動幼兒大腦》、《分心不是我的錯》、《孩子,你的敏感我都懂》、《我的天才噩夢》、《因才施教》和《你是我一生的願望》﹔著作《小孩萬歲》、《留級生教授》等書。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61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