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合德國歷史學者與名家,深入淺出介紹人類二十世紀一段最驚心動魄的時代故事
◎ 全書內含75張歷史照片,另有方格獨立解說與內文相關的歷史事件
本書特色: 1.見微知著:透過隨處可見的地址,引領我們思考背後的身分、階級、種族等社會議題。 2.全球視野:橫跨美、歐、非、亞各洲不同國家的門牌號碼,展現各地的文化和風俗民情。 3.取材多元:從歷史資料到口述訪談,描繪出許多彷彿讓人身歷其境的故事。
這是一本容易親近的歷史讀本,全覽綜觀東南亞,擺脫過去僅將其視為殖民客體的偏頗角度,展現東南亞人作為主體的豐富性與活力,能帶給學者、學生和剛接觸東南亞歷史的人一段趣味盎然的閱讀體驗。
戰爭結束過後,凡事都要回歸日常, 有誰真正在乎原子彈落下後,廣島的真實景況? 在人們開始談論「新新聞主義」之前,一九四六年出版的《廣島》就證明這種寫作手法的力量—— 跳脫科學角度的報導,從人道主義的立場展開新聞調查! 來自六位廣島原爆倖存者的現場記憶,一位記者於二戰後轟動全球的逆風報導! ★★★...
從諸神相殺不止的海盜王國,到推崇平等與社會福利的民主國度 這中間的千年空白,就由本書來填補! 享譽國際的北歐社會學家,穿越斯堪地那維亞的神話與歷史 ※臺灣第一本北歐通史※
雄踞美國亞馬遜「美食史」、「咖啡與茶」雙料冠軍! 《紐約時報》經典暢銷巨作! 【獨家收錄】作者私房話:寫作靈感、內文拾遺、常見問答!
2015英國皇家文學學會翁達傑獎得主最新力作 伊斯蘭專家林長寬博士審校 走訪形塑伊斯蘭文明的十五座重要城市 回顧伊斯蘭千年璀璨歷史
1990年,當柏林圍牆倒下時,一個國家消失了。 在德國即將歡慶統一35週年前夕, 東德人民被忽略的生命經驗、被抹除的歷史篇章,將在此書再次重現。 忘掉過去你所知的東德刻板面貌, 抛開冷戰論述對他者的既定形象,只要願意直視東德, 將發現鐵幕之下,並非只有黑白的世界。 ★《經濟學人》:「本書希望世人...
▎「這些海盜就跟其他海盜一樣行徑卑劣。但是,當我們回想起他們的殘酷犯行,或是因為他們駭人聽聞的破壞與其他殘忍之舉而倒抽一口寒氣時,倒也不能忘記他們的紀律、堅忍、同袍情誼與武德,讓他們成為當時世界上最所向披靡、最大膽無畏的族群,無人能夠比肩。」──溫斯頓.邱吉爾 ▎「『難』不過舉手之勞,『不可能...
「這個國家的人毫無羞恥心嗎?」 美、法、德、瑞等各國使節團、官方紀錄,一致質疑。 這是一段 新政府覺得丟臉,強迫人民穿上衣服, 進而衍生出一連串 遮掩副作用、偷窺 的黑歷史 ?! 下町老街的公共浴場、混浴傳說,默默隱藏在角落的裸露書刊,社會上瀰漫一股壓抑氣氛…... 老一輩的常說,日本人有禮無...
全球暢銷逾50萬冊的「The Shortest History」系列 最切中當前世界局勢的作品 ※※※※※※※※※※※※※※※※※※※※ 越害怕戰爭,就越應該了解戰爭。 國際權威歷史學家與軍事專家格溫‧戴爾 將五千年的戰爭史濃縮成一本引人入勝的小書 只要一個下午,就能了解人類為何發動...
生物學角度全新解析《人類大歷史》 讀懂歷史與文明前,先讀懂生物學 「年度新思維作家」達奈爾 橫跨遺傳學、生物學、生理學和心理學 揭示形塑人類文明的合作與衝突、貿易與掠奪、瘟疫與戰爭
★ 探索現代人的酒櫥或者流連酒吧吧檯後方各種酒類的起源,令人大開眼界! ★ 從古至今以酒作為醫療用途,到中世紀鍊金、製藥、蒸餾技術的發展,再到如何步入人類生活中隨手可得的飲料之一,歷史典故在作者筆下,就如晶瑩剔透的利口酒,透明卻有各種芬芳。 ★ 附有經典酒譜,讓你也能成為調酒專家,了...
世界歷史繞不開的山頭,非軍事迷也需要的知識座標 對史上最重要戰爭的認識,不能停留在上個世紀! 二戰研究第一把交椅、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沃夫森歷史獎得主 李察.奧弗里 Richard Overy 匯聚40年的封頂之作 活動時間:即日起~2024/8/27 活動辦法:於活動截止日前,領取《二戰(讀墨試...
★全球翻譯32種語言.暢銷20萬冊.橫掃12項國際大獎.唯一中文版 ★《經濟學人》、《紐約時報》、《金融時報》年度選書 20世紀最黑暗的歷史現場,不在德國或俄國,而在納粹與蘇聯之間的血色東歐。 見證普利摩.李維未能記錄的屠殺真相,漢娜.鄂蘭理論之外的極權全貌。
當代中東的面貌是如何形成的? 極端主義、恐怖分子為何成了中東世界的代名詞? 1979年為什麼是中東歷史重要的關鍵時間點? 1979年,伊朗革命、麥加禁寺圍困事件與蘇聯入侵阿富汗相繼發生。金姆.葛塔在《黑潮》中,透過廣泛而細膩的調查,詳盡剖析這三件關鍵大事的前因後果,以及對西亞地區往後的歷史...
◎ 集合德國歷史學者與名家,深入淺出介紹人類二十世紀一段最驚心動魄的時代故事
◎ 全書內含75張歷史照片,另有方格獨立解說與內文相關的歷史事件
試想有一天,你想上街卻被禁止出門;再也不許和朋友見面;
所有的人都認為一切錯在於你;大清早你就被人押走。
近七百萬的猶太人遭納粹屠殺;
為何人們面對恐怖統治卻默默服從?為何他們選擇不反抗?
集合德國歷史學者與名家,深入淺出介紹人類二十世紀一段最驚心動魄的時代故事。本書大部分作者,都曾經歷過納粹時代,他們在當時屬於「新時代」的一群,現在他們面對現代讀者,描述那些曾經充滿狂熱、希望、恐慌、失望、悲痛的回憶。這些故事,對每一個新世代都需要一再講述。
歷史學者漢斯‧蒙森在本書中詳述究竟何人為納粹政權抬轎;以及納粹甫上台之際,於短短數月內將德國改造成獨裁政權的過程;希特勒給予人民自信心,他尤其懂得吸收青少年與其站在同一陣線,希爾可‧羅倫斯在書中敘述了團體生活對青少年的巨大吸引力;一位來自萊比錫的猶太少女漢娜蘿蕾,則親身經驗了納粹謊言所帶來的痛苦,而蜜爾雅‧培斯樂詳盡描述了她流離到集中營的故事。
對於一般德國人民而言,戰爭就是防空洞的生活,白天等待戰地軍郵,晚上則是數不清的轟炸。鄔蘇拉‧魏爾夫在書中描述一幢公寓住戶如何熬過這場戰爭;縱有恐怖統治與戰爭威脅,仍有少數人士發起抗暴運動,赫曼‧文克在書中一一介紹這些勇敢的反納粹義士;大戰結束時,哈特姆特‧馮‧韓逖希甫升少尉,他在書末描述自己的親身經歷,認清自己的政府如何以人民之名,對數百萬人做出慘絕人寰的行徑。
作者簡介
卡蘿拉‧史坦(Carola Stern)
1925年出生於伍塞都島,原名愛莉卡‧阿司姆斯(Erika Assmus)。二次大戰後,她在東德擔任教師。1950年代逃至西柏林,透過各種文字發表,贏得研究東德專家之美譽。東德國家安全局曾兩度試圖綁架她,因此她以假名卡蘿拉‧史坦在報章雜誌上發表文章。許多人僅知其筆名。
1960年代,她負責科隆一家出版社的政治類書籍編輯部門。1970年開始擔任西德電台(WDR)的編輯與評論。退休之後,她在《交織的記憶》(In den Netzen der Erinnerung)及《雙重人生》(Doppelleben)兩書中描繪自己的經歷,並出版一系列的名女人傳記。
英格‧柏德森(Ingke Brodersen)
1950年出生,大學時期主修歷史。曾短期擔任教師,之後則長年任職於Rowohlt出版社,編輯並出版政治類書籍,後來升任Rowohlt Berlin出版社負責人。
目前為作者及撰書專案經理,並為《卡夫卡》雜誌工作。她與朵莉絲‧施洛德—柯普夫(Doris Schröder-Köpf)共同出版《總理住在游泳池》(Der Kanzler wohnt im Swimmingpool. Wie Politik gemacht wird)一書,並和麥布瑞特‧伊爾納(Maybrit Illner)共同撰寫《小道消息報導--傳媒及其操盤手》(Ente auf Sendung. Von Medien und ihren Machern)。
譯者簡介
李雪媛
台北市人,德國海德堡大學碩士,主修歷史學與政治學,現從事教學及翻譯工作。另譯有《士兵修好了留聲機》、《向生命說YES!》、《名聲》。
呂以榮
美國長堤加州大學國際社會工作研究所研究,德國海德堡大學老人學研究所碩士後學位,德國海德堡大學德語教學/心理學碩士。另譯有《向生命說YES!》、《高加索玫瑰》。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