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坊間一直缺乏對平信徒來說淺顯易懂、立場又前後一貫的信理書籍,本書正可彌補這個缺憾。這是一本易於使用,適合小組討論的書,每章結尾都列有討論問題,以及配合該章討論的關鍵經節。作者的心願,是要幫助基督徒更積極負責任地認識自己的信仰,並且將基督教會的教導應用出來。
本書介紹兩千年來主要在西方傳播的基督教信仰與希伯來文化、希臘文化、拉丁文化、歐美多元文化,以及全球各地文化等交融互動中形成的思想演變史,分成上下兩冊。上冊涵蓋初代教會時期與中世紀教會時期,而下冊涵蓋宗教改革時期、啟蒙運動時期與近代教會時期。適合作為基督宗教概論、基督宗教史、西方思想史、西方哲學史等課...
10/28起正式銷售!早鳥預購讀者同步書櫃後,即可開始閱讀囉! 本書由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兩位新約學者耗費十年合著完成,從公元第一世紀的具體歷史脈絡出發,集歷史、文學、神學三大進路理解新約,幫助讀者第一時間掌握最新聖經研究成果,跳脫單一視角,深入淺出由宏觀角度理解耶穌基督與上帝子民的故事。
簡介 大家爭相發聲!是否真知灼見,另當別論。 在眾聲喧嘩中,那為神發聲的先知,卻如暮鼓晨鐘。 以利亞、以利沙、以賽亞、施洗約翰…… 陶恕博士向我們展現聖經先知的生命與事工, 神又如何揀選、裝備和使用祂的使者。 在世俗洪流裡,讓我們活出先知本色,發出先知之聲, 而且有聲有色!
人類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敬拜上帝,永遠以祂為樂。 可惜始祖墮落,令人失去這敬拜的本質。 以敬拜為生活方式的陶恕博士赤露敞開、語重心長地鼓勵我們: 生命必須重置,歸回上帝創造時的本意,以敬拜走進永恆。
本書主要是以聖經為出發點,來回答基督教初信者一些信仰上的問題。本書作者認為,很多不信耶穌的人,不是因為詳讀了聖經的內容,以致瞭解聖經而拒絕基督教信仰。相反的,他們不相信耶穌是因為沒有讀過聖經,或是對聖經有誤解而造成的。傳福音就要從福音的核心談起;要去除福音的障礙,就要帶領人來到聖經面前,讓人看看聖經...
畢德生寫給所有牧師、傳道、服事者,對抗當代文化潮流的溫柔利器! 面對當今教會牧者的生命問題,在同一個地方牧會近三十年的畢德生發現,來自聖經的靈性資源,可以為屬靈領袖的呼召職分,提供相應的養分!在《不情願的呼召》中,畢德生用自身經驗,揭露身為牧師,所要面對的種種試探,並嘗試用約拿的故事,恢復服事者的...
本書結合聖經神學與職場神學的視角,將帶領我們跨越工作與教會的鴻溝,更幫助職場人士、牧者、一般信徒看見,地上生活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可以成為一種將恩典帶入世界並造福人群的方法。
要理解人類,需要從上帝的眼光來看自己:人類是按照上帝形像而造的。本書可以讓人明白如何活得像一個真正的人,效法耶穌,重拾人類生命與關係中的豐盛意涵。
聖經學者蘭迪· 里查茲和中東宣教士里奇· 詹姆斯共同領航,探索聖經中親屬關係、恩主制度、榮譽與羞辱文化、界線觀念等社會元素,引領讀者進入一個更加真實的聖經世界,讓隱藏在經文背後的社會結構和價值觀逐漸清晰,幫助我們拼湊出一幅更完整的聖經圖像。
新舊約書卷接力述說 上帝和人互動的偉大故事 這就是神的故事, 講述祂那無可測度的愛和恩典、 饒恕與憐憫, 而神的故事 也因此成了我們的故事 神甚至讓祂創造的人類, 也參與在這故事的寫作中! 希望你也能問自己: 我在神這樣的故事中, 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書介 很多人宣揚一種信了耶穌,一切事情便都易辦,沒有問題的福音;不要求信主者作出任何改變,以為神會按你本相來愛你。陶恕被這樣的信息所激怒,他強調信徒要活出「被釘十字架的生命」。這樣的生活,代價固然高,旅程亦崎嶇,沿路更常感孤單,但能在親密團契中認識神,這獎賞足以令一切都變得非常值得。
★被譽為「二十世紀的先知、牧師們的牧師」,陶恕一生巔峰之作 ★與魯益士《返璞歸真》、華理克《標竿人生》齊名 對神的理解,影響我們的生命、性格及命運, 生命中的重要問題,都是因為不認識神!
用行動和思想,引發靈命更新契機 人類學家華登(Paul Radin)經過多年觀察,得出一個結論:世界有兩種人,一種是行動型的,另一種是思考型的。 孫寶玲博士新作《新約聖經研究導論:初代基督徒的信仰與實踐》,為行動型和思想型信徒啟動靈命更新的契機: 給行動型的契機,新約世界與今天應用的平衡。 給思想...
簡介 為什麼許多信徒屬靈怠惰、 道德熱忱水平極低?因為許多教會靠向世界, 以娛樂的手法推銷信仰,以致孕育出一種 無力的基督信仰!我們需要有先知識見的領袖, 敢於跟大眾文化對立,不怕批評打壓。 此書對禱告、信心、順服、恐懼等議題 皆有獨到看法,能讓你我深思自省, 竭力進入內室與神連線...
這是個眾聲喧嘩的世界, 很多事物都想搶奪我們的關注, 卻使到聖經真理噤聲或妥協。 陶恕博士卻擔當了敬虔預報員的角色, 指出不合體統的宗教和道德景況,以及教會如何誤入歧途。 他的描述如此精準,縱然看得你屏息凝氣,但豈能錯過?
簡介 這個世界有很多假貨A貨,連教會裡面也有。在騙徒橫行無忌的世界,陶恕博士十分重視我們能否慎思明辨。他在本書揭開世界虛假的面具,為要我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增多,能分別是非,作誠實無過的人,結滿果子。讓我們毋懼歪風,作個聖潔正直的上帝僕人,在祂的旨意裡揚帆起航。
「人的深處有一個私人聖地, 蘊藏著他生命的神祕精粹。」——陶恕 神不只是遠在高天俯視世人的神, 祂更願意進到人靈魂深處,長久居住其中。 你只要願意打開心門,毫無保留地讓祂進入。 而作為神的居所——人,我們應該怎樣生活, 怎樣活出有神在裡面的生命, 這正是本書要帶出的信息。
商品簡介 這是天父世界! 對祂的兒女而言,我們又如何看待世界,行走其中? 不少信徒視這世界為遊樂場,醉心追求安逸享樂,漠視主頒布的使命。 陶恕博士呼喚我們成為無懼的勇士,從逸樂轉向戰場!
靈命衰頹,教會背道,神家荒涼, 世界、魔鬼和肉體侵襲信徒的生命, 惟有受真理光照,及時覺醒,才能帶來更新與復興。 陶恕獨具隻眼,指出危險的中心是一種浮淺的信仰。 他的文章一針見血、鞭辟入裡, 向當代教會闡明切中時弊的真理, 幫助我們在基督裡成長,更全面地認識神。
人生在世,面對身內或身外之事,難免會感到茫然。此時不如登高望遠? 我們雖渺小如微塵,但在上帝手中,可以剛強起來,為祂大大使用。 陶恕博士以妙筆分享前行的祕訣,鼓勵我們豁出去, 在信心之旅中,一定會對主嘖嘖稱奇。
世上的黑暗勢力猖狂, 而且不斷潛入教會中, 削弱了基督精兵的影響力! 陶恕博士鼓勵我們持守光明、驅走黑暗, 又分析了作戰的阻力和助力! 最大的力量來自公義的上帝, 在祂掌權的手中,邪總不能勝正。
暢銷作家楊腓力,和他的心靈導師,享譽全球的骨科醫生及漢生病治療權威保羅.班德醫師,帶領我們用前所未有的方式,去解讀蘊藏在身體中的神聖信息,完美示範了醫學人文與信仰的結合,並展示了當代科學與信仰對話的經典。
本書將舊約和新約連貫了起來,使父、子、聖靈從舊約到新約一脈相承的軸線得以顯現,融合了萊特深厚的學術功底和牧者心腸,是本有溫度的「聖經神學普及讀本」,幫助今日的我們,透過聖經對三一神有更好的認識,以及更深刻的團契。
我就是這個踩單車的人嗎? 不懂輕身上路, 總是不捨地帶著那些累贅的事物, 騎不快,隨時跌倒, 卻為著那一點的執著而強打精神地微笑。 且看作者王礽福如何以其蔗民之眼,窺看人世百態;以其蔗民之口,追問人生顛簸無常的緣由;以其蔗民之耳,聆聽上帝無聲的回應;以其蔗民之腳,行走人間;並以其蔗民之筆,...
諮商心理師透過5部電影中的角色帶出5個重要的成長練習, 幫助我們逐步看清楚自己是誰、自己的想法是什麼,並能漸漸長出飛向未來的翅膀。
你真的得和他坐在一起,感覺他對你的歡迎, 你必須經歷他認識神的方式, 和他一起遠眺湖泊,望向群山, 嘗試看到他所看到的...... 他是畢德生 牧者、譯者、神學家 牧者的牧者 唯一授權傳記
BBC廣播節目主持人幫你問出關於聖經的疑惑:聖經說的是什麼故事?聖經是歷史嗎?聖經是本故事書嗎?聖經強調嚴厲的道德標準嗎?聖經能預知末日嗎?對聖經不以為然?並且幫讀者指出,如果要跳讀聖經,有哪些必看段落。
作者博恩壘從現代教會牧養失能者的不足之處談起;接著剖析新、舊約中有關醫治、殘疾的諸多故事,指出受到現代西方醫學觀影響的讀經盲點;他再進一步一層層地挑戰讀者檢神學傳統及固有概念,重新發現:在上帝的國度中,「失能」不是必須修復的缺陷,而是展現人類生命的多樣性。形態功能殊異的肢體,同屬於一個身體——基督的...
本書為基督徒的靈性塑造提供了豐富完整的資源,更特別聚焦在教會本身,該如何成為基督徒靈性成長的發源地,以及整個會眾群體如何致力於參與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
當世界處處充滿不確定性與令人困惑的未知時,僅憑「以前都是這樣做的」或「從過往成功經驗中學習」的思維,已經無法應對未曾預料的處境與挑戰。這些挑戰,正呼喚我們培養調適力,並學會如何轉變。
用五個關鍵詞彙,重塑牧者的身分: #管家 #報信使者 #見證人 #父親 #僕人 斯托得牧師忠於聖經的根基,從聖經挖掘出「讓全人生命更新的力量」,以新約當中的五個關鍵角色,描繪出世界在等待的牧者樣貌。
本書是SVCA全教會歷經了兩輪實際操練的『新人門訓』,並有各地聖徒和許多教會從網上與我們同步學習,收到不少正面的回響之後,才將信息化成文字,供各地聖徒方便使用。
你還被困在似乎無法破除的負面思想、乖僻情緒、或慣性罪行中嗎? 作為一個基督徒,深知道不應該沈溺於惡習當中,卻似乎無力擊開那被罪所困擾的捆鎖,該怎麼辦呢? 本書所宣告的聖經真理,教導我們如何在罪中得到釋放,面對屬靈爭戰時,如何正確地面對並勝過它們,帶領您擊開靈性上的捆鎖,重享在基督裡的自由。
從家庭的角度來看這些人物,內容引人入勝,寓意豐富,但本書是第一本這樣的嘗試。身為《基督教論壇報》靈修版專欄作者、《海外宣教雜誌》聖經專欄作者的劉幸枝牧師,學養豐富、文筆生動,細心查考聖經,將散見各書卷的記載串連起來,呈現三十個獨特多元的聖經中的家庭故事,提供反省與啟發,是小組查經、團契聚會或家庭小組...
黑暗的權勢每天攻擊我們,但你有能力可以勝過它們! 只要知道自己在基督裡的身份。本書將幫助你學到並經驗到在基督裡的能力,釋放自己脫離過去的重擔,抵擋世上的黑暗權勢,嬴得內心的爭戰。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這一道來自神的清晰命令,在歷世歷代的基督徒群體中是如何被理解以及實踐的? 這本由洛桑普世宣教委員會策劃的著作文集,能提供最全面、最經典的回應。出自逾一百五十位委身於第一線的重量級宣教士、宣教學學者之手…
一般學者都認為,提多書及提摩太前書是分別寫給提多及提摩太個人的,而且其內容也十分相似,例如討論別的教義的問題、設立教會職事的要求,以及牧養不同羣體的原則等。不過,本書作者卻指出,保羅的寫作不是以個人為對象,而是針對克里特及以弗所兩個信仰羣體;作者又從這些相近的討論議題中,凸顯兩卷書的獨特背景及不同應...
長久以來,坊間一直缺乏對平信徒來說淺顯易懂、立場又前後一貫的信理書籍,本書正可彌補這個缺憾。這是一本易於使用,適合小組討論的書,每章結尾都列有討論問題,以及配合該章討論的關鍵經節。作者的心願,是要幫助基督徒更積極負責任地認識自己的信仰,並且將基督教會的教導應用出來。
為了引導使用者認識基督信仰,作者按照傳統基督信理的次序來架構本書的主題,亦即啟示論、上帝論、基督論、聖靈論、人論、救恩論、教會論,以及論末後的事。雖然本書傾向改革宗的立場,卻意在幫助更正教所有宗派的教會工人與平信徒。
作者簡介:
吳道宗,
美國南方浸信會神學院哲學博士,
現任台灣中台神學院專任教師。著有《約翰福音析讀》(基道)、《約翰壹貳參書》(天道)、《腓立比書》(天道)。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