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台灣醫界良心
0 篇書評

消失的台灣醫界良心

4 人評分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6.5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eISBN: 9789863874492
  • ISBN: 9789867420398
  • 字數: 118,543
紙本書定價:NT$ 280
電子書售價:NT$ 19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現代人多感慨醫德淪喪,卻鮮少有人知道,在台灣曾經有一群年輕秀異的醫師,以他們的生命和自由為代價,追求人民的福祉與國家美好的未來。但那一代熱血的台灣俊秀,卻在五○年代的政治肅清中家破人亡,這一段狂飆的歷史也在白色恐怖的陰影和富裕生活的饜足心態下,長埋地下,隨時光漸漸湮滅。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24

    她是台灣現代金融先驅陳炘之女,父親陳炘在二二八事件之後被軍警帶走,圓滿的家庭圖像一夕破碎。無法訴說的往事,帶給她更多的疑問,猶如生命中的黑霧。 她說出自己的故事,不是為了譁眾取寵,而是為了安放生命的疑問、尋找一個交代。只因父親消失的真相,是她等待許久的黎明。  

  • 電子書: NT$ 279

    我們的青春像烈火樣的鮮紅 燃燒在戰鬥的原野 我們的青春像海燕樣的英勇 飛躍在暴風雨的天空 原野是長遍了荊棘 讓我們燃燒得更鮮紅 天空是布滿了黑暗 讓我們飛躍更英勇 我們要在荊棘中燒出一條大路 我們要在黑暗中 向著黎明猛衝  ──〈青春戰鬥曲〉

  • 電子書: NT$ 315

    療傷止痛‧二二八關鍵十六天 白崇禧將軍來台最新史料與口述採訪紀實 「二二八」事件,是台灣近代歷史上最慘痛的悲劇,所帶來的衝擊和影響,至今仍未消散。目前對於「二二八」事件的研究,多半集中在二月二十七日事件爆發起,到三月上旬這一段時間。然而對於「白崇禧來台宣慰」這段歷史,卻仍然沒有專門、詳盡的...

  • 電子書: NT$ 320

    本書《近代台灣金融經濟發展史》收入《彰化銀行六十年史》中由葉榮鐘所執筆之近代台灣金融發展,及戰後初期經濟發展之前八章;延續《彰化銀行六十年史》編年體例,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略述日治時期台灣金融經濟之事蹟,下篇闡述光復後金融狀況之演變,卷末附記「彰化銀行六十年大事記」。書中除了可以一窺當時的金融經濟情...

  • 電子書: NT$ 19

    《讓臺記》是記述1895年乙未戰爭期間,臺灣民主國抵抗日本接收臺灣的歷史專著,全書始於中日簽署《馬關條約》,終於日軍攻佔臺南城,臺灣民主國滅亡,日本以吉野艦護送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棺柩返回日本。

  • 電子書: NT$ 247

    公視年度時代生活劇《茶金》的靈感原型! 一本充滿恩怨情仇的茶商家族回憶錄, 一部記錄真人實事的臺灣地方發展史!

  • 電子書: NT$ 210

    他們的魂魄即是歷史的見證 籠罩著台灣五〇年代的白色大霧,斷送了多少美好的青春與前程? 四名對祖國懷抱希望與熱忱的青年,從盼望到失望,進而實踐改造。 最終無一倖免,在那肅殺的年代,為了理想而撲火燃燒自己的肉身。

  • 電子書: NT$ 168

    關於臺灣你還想知道什麼? 七十則關於臺灣的日常逸聞、風俗文化、歷史變遷, 期待居住在這塊小小的土地上的你我他, 重新關注過往視而不見的趣味美好, 臺式生活好奇心再發現。

  • 電子書: NT$ 49

    《臺灣寫真帖》是日治時代臺灣寫真會所出版的期刊,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古籍研究資料庫」蒐錄了從大正三年(1914)十一月至大正四年(1915)十二月共14期的《臺灣寫真帖》。

  • 電子書: NT$ 258

    Podcast節目《阿善師鑑識實錄》──臺灣犯罪類收聽人數第2名! 謝松善師承李昌鈺博士,從基層技佐一路做到刑事鑑識中心主任,臺灣近30年來的重大案件,他幾乎無役不與。 謝松善說,鑑識就是用科學和嫌犯鬥智,利用DNA及指紋鑑定、血源位置、型態學、現場模擬……像拼圖一樣,綜合、分析、拼湊所...

  • 詳細資訊

    現代人多感慨醫德淪喪,卻鮮少有人知道,在台灣曾經有一群年輕秀異的醫師,以他們的生命和自由為代價,追求人民的福祉與國家美好的未來。但那一代熱血的台灣俊秀,卻在五○年代的政治肅清中家破人亡,這一段狂飆的歷史也在白色恐怖的陰影和富裕生活的饜足心態下,長埋地下,隨時光漸漸湮滅。

    《消失的台灣醫界良心》希望能為這些抱持理想與熱情的生命留下紀錄,也在被簡化、扭曲的官方歷史之外,提供另一個觀看思考的向度。

    郭秀琮、蘇友鵬、胡寶珍、許強四人皆為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今台大醫學院)畢業的優秀醫生,二次世界大戰束,他們從抗日而熱情迎向台灣的光復、到對陳儀體制的腐敗和獨占憤然抗議、繼之參與一九四七年台灣二月蜂起(二二八事件)、再經蜂起的全面潰敗,他們徬徨、幻滅,掙扎著尋求思想的出路及所謂祖國的圖像,也在當時中國內戰的激盪下,重新找到國家的認同。然而一九五○年,一場全面的、堅定的、徹底的政治肅清在台灣靜靜地展開,改變了他們的一生。

    藍博洲尋訪探查當時的倖存者與其親友,細細刻鏤四名年輕醫師的一生及其言行思想,跳脫口號式的「自由民主」、「仁心仁術」、「救國救民」,樸實地記述這些醫界俊彥如何為他們的理想付諸行動,也為當代青年留下一頁鮮活的圖像。

     

    作者簡介

    藍博洲

    1960年生於台灣苗栗。輔仁大學法文系畢業。
    曾任職《人間》雜誌、時報出版公司特約主編,中央大學「新銳文化工作坊」主持教授,TVBS《台灣思想起》製作人,現專事寫作。
    1983年開始發表小說。
    1985年以短篇小說〈喪逝〉獲時報文學獎。
    1989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說集《旅行者》。
    2002年出版長篇小說《藤纏樹》,獲當年《中國時報》年度十大好書獎、《聯合報》年度最佳書獎。
    2004年出版少作長篇小說《一個青年小說家的誕生》、歷史報導《紅色客家庄》。
    其他作品包括:報導文學《消失在歷史迷霧中的作家身影》、《幌馬車之歌》等;歷史報導《紅色客家人》、《台灣好女人》、《麥浪歌詠隊》、《共產青年李登輝》、《天未亮──追憶一九四九年四六事件》、《尋訪被湮滅的台灣史與台灣人》、《日據時期台灣學生運動,1913─1945年》、《白色恐怖》、《沉屍、流亡、二二八》等。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