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行事不擇手段,就會變成謀殺者,而我試著要成為的是伸張正義者!
# 一九五七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
# 「他們相信每個生命都具有同等價值,沒有任何理念凌駕於人的生命之上,儘管他們為了理念而殺了人。他們身體力行這個理念,乃至於以自身的死來實現它。」——卡繆
「童年時光飛逝的速度,是人生其他階段永遠無法比擬的。」 再活一次 你的童年 憶起幼時那個無力反抗、遭受羞辱 卻又全力去愛這個世界的自己 諾貝爾文學獎候選熱議作家 《華爾街日報》評為「二十一世紀以來,最偉大的文學家之一」 寫作美學被譽為「挪威的普魯斯特」 海流衝擊般的文字密度,喚起生命最細微的時刻 ...
★首位榮獲布克獎的牙買加作家馬龍.詹姆斯 ★擊敗《渺小一生》的無懸念之作 七次殺戮,七十三個角色,關於暴力、犯罪的時代小說巨著 \ 讀來宛如感官爆炸,令你絕對不適,靈魂卻十足酣暢 / 「評審們在不到兩小時內便一致通過, 這部龐大的小說幾乎是今年布克獎入圍名單中最令人興奮的一本!」 ——麥...
◎ 這是認不出離家多年的兒子,而親手殺了兒子的母親的故事;這也是離開母親在外多年的卡繆心中埋得最深的那根針。 ◎ 一九五七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繆面對自我放逐之旅的核心之作。 ◎ 卡繆將社會新聞翻轉為思考人性與荒謬的傑作。 ◎ 徐佳華、童偉格、嚴慧瑩專文導讀推薦。 ◎ 特別收錄卡繆為戲劇作品親...
他極力穿越那深沉的絕望、努力抓住一點微弱光源、緩緩向前邁進的堅定意志。 那或許是費滋傑羅身為作家的強韌本能。──村上春樹 村上春樹 X 費滋傑羅 兩大文學心靈一次收藏! 村上春樹持續譯介費滋傑羅作品超過40年 首次親自編選、翻譯、撰文介紹 8篇小說 + 5則隨筆 費滋傑羅人...
入圍科幻界最高榮耀雨果獎‧讓馮內果受封為「真正的藝術家」之作 「現代科幻小說之父」經典問世60週年紀念版 「人是邪惡的。人製造不值得製造的東西,知道不值得知道的事——」
他等待著那條魚, 等待一生只有一次的漫長對決。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明威畢生代表作 名家楊照詳盡譯注經典讀本 影響馬奎斯、瑞蒙.卡佛等名家的一代宗師 諾貝爾文學獎、普立茲獎雙冠文學經典 八十四天,一個人在海上。 一場漫長等待,一生最重要戰役。 不到五萬字的跨世紀名作, 文學史上最...
逃亡吧,最後你只會跑錯方向 ─── 逝世百年,依然厭世─── 「我最擅長的事,就是一蹶不振。」 16篇遊走於荒謬與幽默、人與非人、希望與絕望間的蟲式獨白
現代科幻小說之父,以《第五號屠宰場》、《貓的搖籃》奠定大師地位 「真正的藝術家」、「美國最好的作家」馮內果 1997年宣布封筆後第一部作品,也是2007年驟然辭世前的最後遺作 ★ 最經典、改變世代思維的批判散文隨筆 ★ 雙色收錄大師風格強烈的草圖與手寫字體 Life is no way...
一生一定要讀過的世界文學名著──《老人與海》最新譯本 穿梭於海明威筆下作品的主人公──尼克.亞當斯故事集結之作:《尼克.亞當斯故事集》
「一個人沒有別的辦法,除了繼續向前走,繼續迷失。」 ──法蘭茲.卡夫卡,《城堡》 文學史上最孤絕、最漫長、最徒勞的等待 卡夫卡逝世百年原始手稿紀念版
卡利亞耶夫和他全世界的弟兄們拒絕神化自己,
因為他們拒絕剝奪別人生命的過度權力。
學習生存與死亡,想要成為人,就要拒絕成為神。
— 卡繆 —
《正義者》是一齣五幕的戲劇,卡繆改編一九〇五年俄國革命黨人行刺謝爾日大公的故事。大學生卡利亞耶夫反對俄國帝制統治,想尋求革命,他與同伴計畫以炸彈刺殺謝爾日大公,試圖動搖專制體制。第一次的行動因為謝爾日大公車上有無辜的孩童在,因而緊急取消,卡利亞耶夫認為即使革命重要,卻也不應該犧牲無辜的人,也與他的夥伴對此產生激烈辯論,討論為了正義的理念是不是可以不擇手段。之後卡利亞耶夫與同伴找到另一個機會,炸死了大公,但也因此入獄。大公夫人前去獄中與卡利亞耶夫對話,要他供出同黨,就可以換得赦免。卡利亞耶夫拒絕了,之後從容就義。他殺了人,雖然是有著更遠大的理念而殺人,但不以此理念為藉口,而以自己的生命付出代價成就正義,戰勝了歷史上種種想要站上神壇的虛無主義。
卡繆非常重視這段故事延伸出來的意義,在《反抗者》裡也加以討論。卡繆寫道:
「如此全然忘記自身,卻又如此關懷其他人的生命,可以想見這些有所不為的謀殺者體驗了反抗中最極端的矛盾。我們可以相信,他們在認為暴力是不可避免的同時,也認為暴力是不正當的,殺人是必需,但不可原諒。」
「他們認為不得不然的行動,卻又難以自我說服,就想出奉獻出自己來合理化一切的辦法,以犧牲自己生命來回答對自己提出的問題。對他們而言──如同對他們之前所有的反抗者一樣,殺人也就代表自殺,以命抵另一命,在這雙重犧牲之中,或許會滋生出一種價值。卡利亞耶夫、瓦納洛夫斯基和其他同伴相信每個生命都具有同等價值,沒有任何理念凌駕於人的生命之上,儘管他們為了理念而殺了人。他們身體力行這個理念,乃至於以死來實現它。」
《正義者》以歷史事實化身的人物,透過情感和對話表現出卡繆認為的反抗精神,標誌出誠實與責任的反抗意識,並非有理念的反抗便可以犧牲他人,唯一可以犧牲的只有自己,這部劇作也是卡繆對於真正的正義反抗所表達的敬意。
卡繆反抗系列三部曲:《瘟疫》、《反抗者》、《正義者》
作者簡介
卡繆(Albert Camus)
一九一三年生於北非法屬阿爾及利亞的勞工家庭,父親在他出生未久便被徵召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身亡,幼小的卡繆被母親帶回娘家撫養。中學以後卡繆開始半工半讀,做過很多工作,雖然生活辛苦,但阿爾及利亞臨地中海的陽光普照溫暖氣候,對卡繆的思想及精神有深刻的鼓舞,後來更成為他思想體系的象徵,相對於德國思想家所產生的北方思想。
卡繆大學畢業後先擔任記者,報導許多阿爾及利亞中下勞動階層及穆斯林的疾苦,同時參與政治運動,組織劇團表達觀點。二戰爆發後因在阿爾及利亞服務的報紙被查封,於是卡繆前往巴黎的報刊任職。在阿爾及利亞時卡繆便開始創作戲劇、小說與散文,一九四二年出版《異鄉人》之後開始在法國與國際獲得推崇,一九五七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瑞典學院讚其作品:「具有清晰洞見,言詞懇切,闡明當代人的良心問題。」卡繆在一九六〇年於法國車禍驟逝。
卡繆的作品多樣,第一階段「荒謬」系列的作品有:小說《異鄉人》、戲劇《卡里古拉》和《誤會》、論述《薛西弗斯的神話》。第二階段「反抗」系列的作品有:小說《瘟疫》、論述《反抗者》、戲劇《正義者》。其他小說作品有:《墮落》、《快樂的死》、《放逐與王國》,與遺作《第一人》,以及戲劇《戒嚴》、改編杜斯妥也夫斯基小說的戲劇《附魔者》等。
譯者簡介
嚴慧瑩
輔仁大學法文系畢業,法國普羅旺斯大學當代法國文學博士。目前定居巴黎,從事文學翻譯。譯有《瘟疫》、《薛西弗斯的神話》、《反抗者》、《血清素》、《屈服》、《無愛繁殖》、《情色度假村》、《誰殺了韋勒貝克》、《六個非道德故事》、《緩慢》、《羅絲‧梅莉‧羅絲》、《永遠的山谷》、《沼澤邊的旅店》、《如果麥子不死》、《灰色的靈魂》、《落日的召喚》、《地獄之門》、《野性的變奏》、《我,們》、《獨子》、《ROM@》、《調查》、《我生命中的街道:佛朗克的巴黎記憶》等書。
名人推薦
# 吳錫德、阮若缺、朱宥勳 專文導讀推薦。
卡繆曾在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典禮上表示:「若他們傷害的是我母親,我一定會站出來保護她。」作者一生追求的是公平正義,也頻頻對反抗專制的勇者致敬,但倘若他們的激烈手段可能傷及無辜者的話,卡繆寧可先衛護這群弱者,再完成偉大的理想。他明辨大是大非的精神,才是最純真、最無私的人性光輝。——阮若缺
綜觀卡繆一生的書寫創作,無論是小說、戲劇、哲學論述,幾乎部部都與「反抗」息息相關。而他所揭櫫的「反抗」實則與沙特等人倡言的「邁向自由之路」殊途同歸,其最終目的就是追求最高度的自由,自由說話、信仰及表述。——吳錫德
卡繆真正表現出來的,反而是「正義之難」,是「堅持正義時,必然伴隨而來的傷害」。卡繆的敘事立場,毫無疑問是站在革命分子一邊的,但整個故事卻是不斷對他們施以考驗,像是錘鍊金屬那樣熬磨角色的意志。——朱宥勳
仇恨之中沒有幸福可言。這一切的惡,這在我身上和其他人身上一切的惡。謀殺、懦弱、不公不義……喔,我一定,一定要把它消滅……但我會堅持到底!比仇恨到的地方更遠!——《正義者》
虛無主義者覺得這世界注定滅亡,所以殺人。反抗的結果則是相反,它是要拒絕承認殺人合理,因為其原則就是反抗死亡。——卡繆,〈南方思想〉,《反抗者》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