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明極盛之世?:明清社會史論集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聖明極盛之世?:明清社會史論集

  • 出版日期: 2021/07/08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6.3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570858280
  • eISBN: 9789570858761
  • 字數: 340,192
紙本書定價:NT$ 680
電子書定價:NT$ 680
電子書售價:NT$ 442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晚期傳統中國社會的明清時代,
是中國社會進入近代的前夕,
也是中國社會發展的過渡期。
社會性質非常複雜,
社會發展不平衡,新舊雜陳,
發展與守舊並生,繁榮與貧困共存。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595

    蒙古西征建立了四大汗國,有三個最終同化成穆斯林。所向披靡的游牧民族,為什麼成了真主的信徒? 第一本跳脫漢文與西方中心,以「伊斯蘭視野」重新書寫的蒙古帝國史。 波斯文獻 × 阿拉伯史料 × 穆斯林觀點 = 理解近代世界史全貌的必讀之作!

  • 電子書: NT$ 406

    解放黑奴、人人均富,原為共和黨創黨初衷。 為何如今淪為財閥企業、反智、白人至上主義的代言人!? 從林肯、羅斯福,到雷根與布希, 探索共和黨意識形態180度大翻轉的原因,從中透視美國的光明與黑暗。

  • 出版日期:2019-11-25
    電子書: NT$ 300

    這是一本關於古代中國文化的入門書。首先要討論古代中國的天下觀,看看中國是如何理解自身在世界的位置。接著來認識古代的婚禮和喪禮,要通過它看看古代中國的家族生活與倫理,孔子和儒家又是怎樣從這種倫理基礎上,拓展並形成政治學說

  • 電子書: NT$ 312

    這段歷史的焦點是人民! 文革爆發50週年,從人民視角重探文化大革命的真實歷史 當代中國史學家馮客經典力作──《文化大革命:人民的歷史1962-1976》 2016年《金融時報》最佳歷史類選書 檢視中國社會底層如何經歷了一場文革魔幻之旅 更重要的是,埋葬了毛澤東主義。

  • 電子書: NT$ 293

    歷史傳記暢銷作家張戎:這是一本必讀的書。 少數民族、宗教團體、農民、藝術家、企業家、質疑各項政策的黨員……他們才是受到這場巨大災難影響的普通人,但他們的故事幾乎被歷史淹沒 以人民視角書寫中國革命史的最新觀點!揭開毛澤東宣傳假面,還原中共建國真相! 人民發聲的歷史,是正史難以承載的生命重量。來自...

  • 電子書: NT$ 280

    「一帶一路」來自中國記取歷史的教訓! 「一帶一路」是近年中國主導的重大議題,舉世關注,並影響全球政經貿易版圖。 「朝貢貿易」與「仗劍經商」展現了中國記取歷史教訓的態度,釐析在世界舞台成敗的關鍵。  

  • 電子書: NT$ 254

    歷史原來不是課本上寫的那樣! 中原是種想像,中華文化的起源不只一處?! 看三星堆的發現,如何改變我們認知的歷史版圖

  • 電子書: NT$ 377

    權力爭奪、戰火洗禮、帝國殖民、獨立與開放、文化影響…… 越南的歷史就是世界大歷史的縮影

  • 電子書: NT$ 319

    在逐漸噤聲的人民共和國,仍有一群知識分子不願沉默 他們非官方、無編制、在人民之間——自豪為「民間」 ★中文版獨家收錄〈對話魏簡〉、〈對話賈樟柯〉★

  • 電子書: NT$ 294

    真正的「三國」不只有英雄演義, 它建構了現代中國的特徵, 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訊革命」帶來政治革命的時代。

  • 電子書: NT$ 338

    本書力求全面系統地介紹隋唐五代中國政治、制度、經濟、文化、民族關係、對外交流等情況,以利於讀者全方位地了解當時中國社會與民族精神。

  • 電子書: NT$ 254

    所有改變歷史命運的高度,都是無數零碎抉擇的堆疊。 但歷史的真相,往往被深埋在殘缺不全的史料下,等待被發掘。 項羽的性格,如何成就他西楚霸王的形象,又一步步將他推向悲劇英雄的舞台?  在充滿投機者的亂世中,是什麼機運,讓韓信鋒芒畢露?  韓信拒絕與劉邦、項羽三分天下,對他個人的命運與歷史的軌跡有什麼...

  • 電子書: NT$ 434

    2022年世界歷史協會班特利圖書獎 改變對殖民時代中國角色理解的先鋒史學之作 本書故事極具感染力,色彩豐厚,深具洞見。 從全球史的角度去詮釋潮州人成功的歷史,驚人深刻,饒有勝意!

  • 電子書: NT$ 455

    史景遷作品在台灣出版的最後一塊拼圖 一字未刪繁體中文版 薈萃史景遷學術關懷與研究精華的經典之作

  • 出版日期:2022-07-01
    電子書: NT$ 336

    權悳永教授代表作,首度全面性將古代韓半島來唐使節界定為「遣唐使」! 古代韓半島諸國自隋唐起便定期向中國派遣使節,唐代尤以新羅最多:高句麗與百濟各派遣26回,渤海派遣119回,新羅則派遣178回,平均每1.6年便派遣一次。各國與唐朝的關係,先是在政治上藉由接受中國的冊封以實現...

  • 詳細資訊

    以縱向時間論,明清社會一方面有其不同於前代的發展,呈現出變的新顏;一方面又有與前代没什麼不同的堅持,維持著不變的舊貌。

    以橫向空間論,在同一時間內,不同的空間有不同的情況。全國有些地區,突破前代而有新發展,有些地區卻仍停滯而無進展。有些地區,城鄉社會繁榮,風氣奢靡;有些地區連城市社會都仍貧窮,風氣淳樸,遑論鄉村了。

    要評價明清社會的歷史地位相當困難,有的史家認為明清是近代中國衰落的源頭,是中西歷史消長的關鍵。有的史家則認為明清社會具備早期近代社會發展的因素,比同時代的世界其他地區來得進步和繁榮。

    《聖明極盛之世?:明清社會史論集》書名乃借用宋應星「聖明極盛之世」的論斷加一問號而成,全書從社會經濟發展與社會風氣變遷、婚姻與家庭、移民與人口變遷、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等幾個角度,來試圖論述明清社會的複雜性。



    作者簡介

    作者:徐泓
    1943年12月25日生,福建建陽人,臺灣大學歷史系文學士、文學碩士及國家文學博士。現任暨南國際大學榮譽教授、廈門大學終身講座教授。曾任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藝術史研究所創所所長,香港科技大學歷史學講座教授兼人文學部創部部長及人文社科院署理院長,暨大歷史學系創系主任、教務長及代理校長,東吳大學歷史系教授,南開大學歷史學院講座教授、中國明代研究會理事長,中研院史語所學術委員,中華奉元學會創會理事長。已發表明清鹽業、社會風氣、史學史,明代婚姻與家庭及國內大移民與城市,清代臺灣自然災害等論著九十餘種、會議論文一百二十餘篇,學術評論三十餘篇與歷史普及讀物三十餘篇,近著有《何炳棣著〈明清社會史論〉譯注》(2013)、《二十世紀中國的明史研究》(2016)、〈「新清史」論爭:從何炳棣、羅友枝論戰說起〉(2016)、〈「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研究範式與明清經濟史研究〉(2018)、〈明朝國號「大明」 的緣由及意義〉(2019)及〈龍德而隱:一代大儒愛新覺羅毓鋆老師〉等。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