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初年,胡適因為寫了《中國哲學史大綱》,把孔子的老師「老子」擺在了孔子之前,而遭受圍剿。首先發難的是竊取了日本學者武內義雄疑古謬論的梁啟超,其後陸續有馮友蘭、錢穆等國學大師加入戰場,與胡適筆戰。
一場中國學術史上最大規模的筆戰就此展開,而其核心動機就是「新儒家」與「疑古派」為了將孔子神化,奉其為中華文明的源頭、至聖先師,以繼續分享學術利益而來。
當年胡適沒能自己動手徹底解決這場公案,本書就是將當年胡適沒有解決、無法解決、沒有能力解決的問題,徹底解決的一本書。中國哲學史也將因此重新改寫。
本書提出歷史教育的三項基本要素:文本閱讀、證據概念、問題探究。書中不僅剖析歷史閱讀的基礎、試述文本證據的推演,還延伸提示如何帶領探究課程。作者長期關注英、美等國與臺灣的歷史教育,其透過豐富的文獻資料、嚴謹的學術考證,以及富含多年教學的實務經驗,期盼能引領讀者從史學的萬千文字中尋得關鍵,一同培養歷史思...
知識人、知識分子始終是余英時先生筆下最關切的對象。 在中國現代史世局動盪的百年篇章中, 知識人呈現了何種面貌?是否真的改變了自身及其國家的命運?
《上一堂思辨國文課》&《思辨是我們的義務》作者吳媛媛最新力作! 新世紀公民必修課!「當初歷史課有學到這些就好了!」 從學校課堂、影視戲劇、電玩手遊,到新聞議題和街道名稱,歷史無所不在。 這本書分享了從檢視史料、解讀歷史到獲得歷史意識的完整過程, 是瑞典為幫助學生點燃歷史意識提出的方案。 ...
本書試圖檢討後現代主義對史學的影響,並梳理西方史家在這場衝擊之下,如何熔後現代主義與史學研究為一體、拓展史學新道路,帶領讀者一探後現代主義與歷史學之間的羈絆與聯繫。
★新文化史權威彼得.柏克★ ★二十年經典著作全新繁中譯本★ ★售出超過10國版權★ 「假為真,真為假。這不是一場關於是否該使用圖像為歷史證據的辯論,更是關乎該如何使用。 」――新文化史權威 彼得.柏克(Peter Burke)
作者在分析康德之餘,各章節均附有基於作者個人哲學立場的「批判」,如作者認為應以「人類如何可能」來回答康德的「認識如何可能」之著名課題,以「客觀社會性」來理解康德提出的所謂「普遍必然」的「先驗」問題,以體用一源,一個世界的人類學本體論來對照以兩個世界的傳統為背景的康德本體現象斷然區分之二元論等等。
歷史不是人名、地名、年代、事件的堆砌,閱讀歷史更非背誦強記。本書顛覆你對歷史的認知,幫助你批判性地閱讀史料,提出關於歷史證據性質的深入問題,有助於提升閱讀素養,培養歷史思維。像史家一般閱讀,當面對過往史實或今日的新聞事件,乃至工作及生活瑣事,你將更能看清事件的來龍去脈及透析本質,有效地處理過去及現在...
懷疑老子其人其書是否為真的想法在宋朝儒家思想達到極端之後開始瘋狂發展,很多儒家人物開始不樂意「至聖先師」孔子之上還有一個老師存在。為了把孔子拱為第一聖人、中國文明的源頭,民國初年以來一堆知識份子開始無所不用其極的對老子進行攻擊!而胡適這個早期的疑古派卻因為寫了《中國哲學史大綱》把「老子」擺到了「孔子」面前,竟遭受當年北大師生的嚴重抗議!而關於「老子公案」的戰端也就因此開啟!
胡適幾乎用一人之力與整個疑古派周旋,雖然在邏輯與資料上取得上風,卻無奈於政治上落於下風,成為被批鬥的對象!其兒子也因此慘死。連他自己的兒子胡思杜都罵他是:「他是反動階級的忠臣,人民的敵人,……帝國主義的走狗,……在他沒有回到人民的懷抱來以前,他總是人民的敵人,也是我自己的敵人。」自然的,他所主張的「老子是春秋末年人,是孔子的老師、《老子》成書於春秋末年,為老子一人之作」的說法也就自然的莫名其妙的落敗了!
疑古派對於胡適的反駁根本不予回應,而現實則是不需予以回應,疑古派因為站隊成功,自然的取得了勝利。而如今台灣學界也仍受到這種荒謬思想的統治!一堆教授甚至抵死捍衛疑古謬論!強迫學生說這不是一人一時之作。
當然,胡適當年的工作其實也沒有做到徹底,即便確實可以判他贏了,卻沒有徹底解決相關的疑點,有些論述也明顯被疑古派牽著走,未能直達核心,瓦解謬論!胡適死後,馬王堆、郭店陸續出土了竹簡、帛書《老子》,郭店的時間甚至可以推到戰國中期以前,但疑古派不死心,不但要求竹簡整理小組「延後物理時間」以方便「寫文章」,更有多名學者另立專書利用竹簡、帛書的一些「問題」結合疑古前輩那些早已被胡適反駁過的謬論,繼續維護疑古謬論!直到今天台灣眾多高等教育機構如中研院、台大等,仍然是疑古派信徒,甚至中研院還協助封殺相關論文。為了就是維持學界的謬論,繼續愚弄世人!
這本書就是為了徹底解決「老子公案」而產生的,既利用了當年胡適尚未掌握的邏輯學知識對相關謬論進行分析,更利用了眾多古籍史料以及出土實物證據,全面對疑古謬論進行反駁,並且也確實徹底解決了這些謬論。
那麼中國哲學史也就必然需要改寫!確實對於對「中國哲學」當前的走向與現實不太理解的讀者可能難以想像!但只要讀者去搜索一下講中國哲學的著作尤其如馮友蘭等人的《中國哲學史》,那麼讀者就會發現幾乎清一色都是「孔子在前、老子在後」的「倒因為果」的論述!而這些人多數具有「新儒家」與「疑古派」的雙重認證!
總之,《疑古謬論綜駁》是《道德經論正》這套徹底解決「老子公案」中的重要部分,雖然讀者如果看完前面七冊所舉出的證據,根本也就不需要看這第八冊了!但如果想要理解這些「大師們」的「真實水平」,以及整個荒謬公案的形成,還有民國初年那熱鬧非凡的筆戰。那麼讀者就不能錯過這一冊。而如果想要理解老子從春秋末年開始所形成的龐大影響力,則建議將整套《道德經論正》全數看完。目前僅有此冊是完全免費,因此在Google play books平台以外上架,其他七冊目前仍維持PDF版只在Google平台上販售。一本改寫中國哲學史的著作,難道讀者願意輕易錯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