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立是中國當代民主運動的先驅,著名的中國政治犯,曾是中國民主牆運動的參與和組織者,主編《四五論壇》,是中國民主黨的領袖之一。兩次被中共逮捕入獄,共被判28年,服刑16年。2002年聖誕夜直接從監獄流亡至美國。
「中華民國的外交官,沒有悲觀的權利。」 半世紀的記憶,道盡台灣國際關係的特殊性。 「『中道』(moderation)與『審慎』(prudence)是個人一生職涯的四字箴言。」──李大維
★全書內含16頁彩色照片 出版十週年.全新導讀 林明仁,臺灣大學經濟學系特聘教授 經濟長久繁榮的關鍵,竟然是政治! 問世十年後,仍是解釋力最強的經典之作 窮國之所以窮,不是因為地理或文化,而是制度選擇的結果! 『應該列為政治人物及所有關心經濟發展的人的必讀書目。』 ────賈德.戴蒙,《槍炮、...
☆★如果明天就是臺海戰爭,世界將如何回應「臺灣有事」? ☆★統整臺灣國防部及日本防衛省軍事動態數據,以新聞圖表呈現解放軍海空擾臺的真實狀況與變化 ☆★重要專家的關鍵訪談,從國防策略、歷史、思想、民間意向到公民社會,多角度呈現臺日沖之間對「臺灣有事」的觀點歧異與對話可能
為何習近平要收緊私企政策,壯大國有經濟?為何蘇聯東歐各國的共產政權因經濟崩潰而紛紛垮台時,中國仍屹立不搖? 許成鋼透過「制度基因」的架構,解釋中西憲政發展與極權演變的前因與後果。 本書探討中國制度和共產極權主義制度的起源和演變,並引入「制度基因」這個分析概念,以研究從蘇俄來的制度基因如何與中國帝制的...
從網路購物開始,中國邁向幸福感的高度監控之路 本書從中國發展到極致的各種網路購物方式談起,具體說明了資訊及通訊科技帶來的重大改變,以及中國社會環境推波助瀾所造就的萬能手機軟體、新的金融信用、社會信用體系等等,還有數量龐大的監視器與人臉辨識軟體、社群媒體言論管控,對整個中國社會造成的根本影響。
世人還沒有真正認識到 中國共產黨能有多可怕 一個親歷文革倖存者的沉痛告白 警醒世人:不能再天真下去了! 因為這本書,作者程西受到美國保守派超重量級名嘴塔克‧卡森專訪, 影片被伊隆‧馬斯克轉發,觀看流量累計超過五千萬! 余杰 專文推薦 ***
陸資湧入,稅收增加,房市熾熱…… 誰料伴隨而來還有販毒、洗錢、中共統戰; 是魔高一丈,還是西方政客裝作看不見? 溫哥華氣候宜人,群山環抱,長年被評為全球最宜居城市之一,因此也一直是中國移民的首選落腳地,華人居民比例已遠高於加拿大及美國其他都會區。 然而,在壯麗蒼翠的美景背後,隱藏著掌權者的貪婪腐...
《黑手》一書結合了詳盡的研究與獨特的洞見,揭穿中國共產黨試圖顛覆世界的計畫,以及該黨對民主所造成的威脅。我們已經忽略太多警訊,是時候要清醒過來了。
《梅克爾傳:一場卓越的史詩之旅》是一部引人入勝的政治人物傳記, 講述現任德國總理梅克爾, 如何從一位化學家、一位東德牧師女兒的身分, 走到了政治領域,擔任總理的位置, 並成為一股引領西方、歐洲世界不容忽視的力量。 本書由廣受自讚譽的傳記家、前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美國廣播公司新聞記者凱蒂‧...
在本書中,作者介紹了譚松的《血紅的土地:中共土改採訪錄》、楊顯惠的《定西孤兒院》、汪春劼的《文革風暴中的九位大學校長》和馮克的《文化大革命》等著作,這些著作揭示了毛時代的中國,幾乎每個階層和族群都成為中共暴政的受害者:地主死於土改,農民死於大饑荒,知識分子死於反右和文革,與國民黨只要沾一點邊的民眾統...
當代中東的面貌是如何形成的? 極端主義、恐怖分子為何成了中東世界的代名詞? 1979年為什麼是中東歷史重要的關鍵時間點? 1979年,伊朗革命、麥加禁寺圍困事件與蘇聯入侵阿富汗相繼發生。金姆.葛塔在《黑潮》中,透過廣泛而細膩的調查,詳盡剖析這三件關鍵大事的前因後果,以及對西亞地區往後的歷史...
第一位歐盟外長、第一位英國女性歐盟委員 烏克蘭革命、伊朗核協議 平衡西巴爾幹半島、介入阿拉伯之春 引領你重回二〇〇九至一四年各項國際危機的始末
歐逸文、芭芭拉‧德米克、法蘭西斯‧福山等 國內外知名記者、作家、學者同聲讚譽 ★駐華記者加速離境後,理解當代中國的必讀之作!★ 《紐約時報》前北京分社社長、華裔資深外交記者 追尋父親的足跡,一路從香港、新疆到美國 細膩描繪個人命運與大歷史的交織 更揭示出當代中國最深沉而隱密的故事
這是一本關於中國大陸最著名的政治犯──徐文立的家庭的真實而感人的故事。
它講述了徐文立和他妻子彤、女兒瑾二十一年離多聚少、不堪回首的往事,他們之所以有這樣跌宕起伏的生活經歷,僅僅因為他們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紀初、中國最著名的政治犯和最著名的政治犯的家屬,僅僅因為他們生活在「一黨獨裁」的中國大陸。
徐文立出身於一位自由知識分子──醫生的家庭,其父徐裕文是細菌學專家,曾任中國軍隊江西抗日前線後方醫院少將院長;1952年因公殉職,被福建省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徐文立於1971年10月2日與賀信彤結為連理。
賀信彤父親賀子謇早年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曾被審判日本戰犯的中國法庭聘為翻譯,1948年遊學會友赴臺灣,從此父女天各一方,1953年客死他鄉,賀信彤再未見到父親,反倒背上「臺屬」的政治包袱,備受歧視。
徐瑾(乳名晶晶)是徐文立和賀信彤唯一的愛女,1972年11月28日出生,九歲時突遭父親被捕、判刑這如同天塌地陷般的厄運,性格從活潑外向驟變為內向寡言,在中國大陸歷盡了反革命子女的悲哀和無奈,1993年在朋友們的幫助下離開中國大陸,到法國美國留學,本科畢業於美國BARD學院,後獲美國波士頓大學藝術碩士學位,在海外也備嘗了孤獨和作為最著名政治犯子女的困擾,現在美國工作。
作者簡介
徐文立
中國安徽安慶人,1943年7月9日生。中國大陸1978年民主牆運動的參與和組織者,主編《四五論壇》;亦是1998年中國民主黨的創黨領袖之一。兩度被鄧小平、江澤民欽點逮捕入獄,共被判28年,實際服刑16年。1993年和2002年,前後兩次得到美國柯林頓政府和小布希政府與各民主國家及國際輿論的特別營救,2002年12月24日聖誕夜直接從監獄流亡至美國,獲美國布朗大學榮譽博士。2003年至2013年於布朗大學沃森國際研究院任高級研究員,任教9年,現已榮退。
賀信彤(曾用名:康彤)
1947年10月14日出生於中國北平,浙江寧波人。父親賀子謇早年求學日本,1945年抗戰勝利後曾任審判日本戰犯中國法庭翻譯,1948年赴台灣講學訪友遂未能返回大陸,1953年客死台灣;賀信彤卻因此背上台屬包袱,備受歧視和壓抑。
1968年畢業於北京財貿學校。在丈夫二次入獄期間,為了丈夫在獄中和女兒能夠有較好的生活,一面兼數職工作,一面在1987-1989年續本科於北京師範大學。工作於北京商貿學校,任現代會計學講師。
1981年-2002年在守望丈夫和去國留學女兒的二十餘年歲月裏,以家信的形式開始了自己的文學創作。
2002年12月24日聖誕夜應美國布什總統邀請,陪丈夫徐文立從北京監獄直接流亡美國。
徐文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末,1978年參與創建了北京西單「民主牆」;並於1998年與王希哲、任畹町、查建國、高洪明、劉世遵、何德普、秦永敏、劉賢斌、王有才等等人創建了中國民主黨。
由於徐文立堅定的憲政民主的改革中國的方向,以及他深邃博大的思想理論、寬宏細密的組織才能、靈活機動的政治策略、任勞任怨的工作精神、真誠熱情助人為樂的人格魅力、嚴於律己甘於清貧的生活作風,中國共產黨「一黨獨裁」的政權自然視他為最具威脅力的政治反對派領袖,因此徐文立兩度遭中國共產黨政府判刑,都是同案中被判最重徒刑的人,共28年,關押16年,其中單獨監禁長達11年。
多年來,雖然徐文立個人一貫認為自己只是一個忠誠的反對派人士、現在只是一個海外流亡者,但他卻受到世界媒體和美國及西方政府的高度關注和贊譽。
美國《紐約時報》稱徐文立是「中國最著名的政治犯」。
英國廣播公司《BBC》稱徐文立為「中國異見人士之教父」。
美國《華盛頓郵報》2002年6月3日社論指出:「徐文立是中國大陸最勇敢、最長於雄辯的民主擁護者,是那種願意為他所信仰的自由付出一切的愛國者。」
中國共產黨已故領導人鄧小平曾問他的幕僚們:誰有可能成為中國的瓦文薩?彭真、胡喬木異口同聲答道:徐文立。
美國國務院的助理國務卿洛恩‧奎納(Lorne W. Craner)一再地說,有人告訴他:「唯一有可能將中國反對力量團結在一起的人,就是徐文立。」(其實,洛恩先生不了解,2002年底才到美國的徐文立就已經永遠失去了團結中國反對力量的「天時地利」了,無可奈何!謀事在人,成事卻在天啊!)
美國眾議院民主黨領袖2002年6月4日的南茜‧波蘿西稱:徐先生是中國最勇敢、最長於雄辯,也是最能體悟「度」的提倡民主人士之一。
由於美國及西方各國政府和世界公正輿論的不斷施壓,徐文立以「保外就醫」的名義,在夫人賀信彤的陪同下,戲劇性地於2002年12月24日直接從中共監獄流亡到美國,終於和女兒瑾團聚在紐約的銀色聖誕之夜。
來到美國的徐文立,隨即受到了最高的禮遇,被美國布朗大學沃森國際研究院聘為高級研究員,並於2003年獲布朗大學名譽博士和同年在布朗大學235屆畢業典禮上演講的殊榮。據知,迄今全世界獲得美國「常青藤」大學聯盟名譽博士殊榮的反對派人士有三人,他們分別是南非的曼德拉、捷克的哈維爾、中國的徐文立。
布朗大學在授予徐文立名譽博士時,該校校長儒賽門絲(Ruth J.Simmons)女士指出:「布朗的同仁們贊賞你(徐文立)對人類、正義、和平所做出的巨大影響也認同你在世界上的成就。」
2004年5月7日,美國前助理國務卿、即將上任的耶魯法學院院長、著名國際法教授赫洛德‧高(Harold Hongju Koh)高度評價徐文立「在獄中堅持原則和理念的做法激勵了所有法律界人士,堪稱一代楷模。」
2003年初,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邀請徐文立演講,受到與會的著名漢學家們的熱烈歡迎和高度贊譽。
2003年和2008年美國總統卡特和布什分別組織的世界性的「人權鬥士」和「自由議程」會議,在中國人中唯獨邀請了徐文立夫婦和徐文立與會。
徐文立和他的夫人賀信彤在布朗大學沃森國際研究院開始起筆的、這本稱之為《獄中獄與獄外獄》的書,雖然主要講述了徐文立一家人不堪回首的往事,但是人們可以透過這個真實的故事,看到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之後,經濟繁榮背後的嚴酷的政治現實,和一些鮮為人知的政治內幕,同時也客觀地補充和豐富了中國近三、四十年的現代歷史。
本書與一般的政治回憶錄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更側重地記述了在嚴酷的政治環境當中,維護一個家庭深情的是催人淚下的親情、溫情和真情;它不是一本政治小說,而是一本愛的贊美詩。
它的筆法曲折、平實、感人。
它的寫作特點是,由一對忠貞不渝的夫妻共同接續而書寫,他們在同一個時空下各自不同的經歷和不同的感受,因為他們那時有16年長期被人為地分割在兩個不同的特殊空間裏,丈夫在「獄中獄」熬煉,妻子則同樣在「獄外獄」煎熬,所以本書定名為「獄中獄與獄外獄」。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