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靜農先生最後一部小說作品,
成稿八十載後,首次整理出版!
從滿清建立開始,「明末清初」就一直不斷在知識社群記憶中重述、改寫、翻修,不但是史家恆久的關心所在,同樣也提供了眾多文學藝術創作的源泉,更是各方政治勢力主張交鋒動員的話語系統。臺靜農《亡明講史》一書可以說是他對此一時代圖像的具象化,本書透露出略嫌哀傷無奈的情調,從某個角度來看,也不妨說是一部亂世憂患之書。
✦百合×歷史×女僕小姐身分差距×淡淡殖民地憂愁 ✦少女歌舞劇、國際海港城、乘船旅行等--為您獻上獨屬大正時代的和洋折衷浪漫 ✦全新繪製彩色插畫2張、黑白插畫4張 「我們是彼此的並蒂蓮。」 蓮開並蒂,相伴相生,誰也不棄誰。 大正時代,摩登與傳統交錯。 出生貧戶的台灣少女,被迫離家至日本豪門為僕...
數學,不是你以為的那種「數學」! 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的邏輯推理,很可能是錯的。 以各種反直覺的荒謬故事, 探討邏輯謬誤、偏見和悖論的搞笑之書!
奧運金牌選手跨界首作 入圍義大利最具代表性的文學大獎──2025年斯特雷加獎決選作品 獻給每個渴望成長、追尋自我與勇氣的靈魂 有時,成年人會忘記自己是誰、忘記自己走的路。 一個人不可能沒有恐懼就勇敢,因為恐懼使我們變得更好!
沉浸式小說 × 日系動漫風插圖 跟著古羅馬人羅爾斯一起體驗當兵人生 •要在羅馬城與朋友不醉不歸,哪裡是你第一選擇? •想成為稱職羅馬帝國士兵,究竟需要經過哪些訓練? •羅馬帝國士兵的收入如何?想要加薪該怎麼辦? •當戰爭來臨時,羅馬人如何調動軍隊?又該怎樣打一場漂亮的勝仗? •水道橋...
勢如破竹的氣勢與毫不拖泥帶水的果決手段,讓一開始抱持懷疑的日本國民陷入了對最強內閣的狂熱崇拜中。但,事情真的能這麼順利嗎?最強內閣成員中居然出現了BUG,這會對日本產生什麼樣的衝擊?究竟誰才是最適合日本的領導人?
那是一個你無法好好哀悼,無法好好愛的時代。 第一本入圍「國際曼布克獎」的台灣長篇小說。 Longlisted The 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 2018 ◎繼法國島嶼文學獎小說獎、《Time Out Beijing》百年來最佳中文小說《複眼人》、博客來華文創作...
榮獲2022香港紅樓夢獎;2022聯合報文學大獎; 2022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首獎;2021 Openbook好書獎 甘耀明2021年灼人小說。 台灣文壇首部以1945年「三叉山事件」史實為基底, 繾綣又磅礡的動人小說。 這世上沒有英雄,只有找回尊嚴的人。
武俠史學的巔峰鉅作,萬眾期待,霸氣歸來! 高容以笑淚交織的筆觸,描繪戰火紛飛的五代十國, 最爭議、最滑稽的主角——馮道, 抱守著「但教方寸無諸惡,狼虎叢中也立身」的處世哲學,悠遊在暴君悍將之間, 映射當今國際形勢,顛覆舊思維,樹立新史觀,深深震撼人心 身處風雲變幻中的你,絕不能錯過的時代武...
武俠史學的巔峰鉅作,萬眾期待,霸氣歸來! 高容以笑淚交織的筆觸,描繪戰火紛飛的五代十國,最爭議、最滑稽的主角——馮道, 抱守著「但教方寸無諸惡,狼虎叢中也立身」的處世哲學,悠遊在暴君悍將之間, 映射當今國際形勢,顛覆舊思維,樹立新史觀,深深震撼人心 身處風雲變幻中的你,絕不能錯過的時代武俠鉅...
臺靜農先生撰寫《中國文學史》,不僅表達其個人性情學養所及,對歷代文學精神之深切體悟,與其間顯現之文化歷史流變,作真知灼見之詮釋。本書依時代分篇,上册包含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篇,下册包含唐代、宋代、金元篇,並附〈中國文學史方法論〉一文,乃先生以文學史家的眼光分析作文學史的方法,願有識者共賞之。
臺靜農先生撰寫《中國文學史》,不僅表達其個人性情學養所及,對歷代文學精神之深切體悟,與其間顯現之文化歷史流變,作真知灼見之詮釋,可謂:「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撰述期間幾近二十餘年,且不斷增補修訂。本書依時代分篇,上册包含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篇,下册包含唐代、宋代、金元篇,並附〈中國文學史方...
臺靜農先生最後一部小說作品,
成稿八十載後,首次整理出版!
從滿清建立開始,「明末清初」就一直不斷在知識社群記憶中重述、改寫、翻修,不但是史家恆久的關心所在,同樣也提供了眾多文學藝術創作的源泉,更是各方政治勢力主張交鋒動員的話語系統,從民族革命、階級革命、乃至於帝國主義戰爭,不論是文化、宗教、性別種種場域,不論是對外或對內。「明末清初」此一時代話語仍然保持鮮活的能量,臺靜農《亡明講史》一書可以說是他對此一時代圖像的具象化,本書透露出略嫌哀傷無奈的情調,從某個角度來看,也不妨說是一部亂世憂患之書。(封面「亡明講史」四字,取自本書底本,為臺靜農先生親題)
在對日戰爭如火如荼的時刻,臺靜農寫出一部滿清滅明的小說,自然是甘冒不韙。原因無他,此書太容易被視為諷刺國民黨政權的末世寓言。明亡殷鑒不遠,民國的命運又是如何? ──王德威(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暨比較文學系講座教授)
這是臺靜農先生的小說作品中,篇幅最長、人物最多的一部作品,對認識臺靜農以及那個時代中具有良心的知識分子精神心態,重要性不言可喻,其豐富的意涵尚有待各方持續不斷的深入探索。 ──廖肇亨(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本書為臺靜農先生小說作品,其遺稿依空行分節,經廖肇亨教授校注,以數字標號分為二十六節,方便讀者閱讀。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