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的人類大遷徙
0 篇書評

看得見的人類大遷徙

44個代表性主題,透過影像與資訊圖表,勾勒出人類移動的複雜歷史與多元樣貌

Migration: The Movement of Humankind from Prehistory to the Present

7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1/09/02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34.9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3100589
  • eISBN: 9786263100596
  • 字數: 83,250
紙本書定價:NT$ 550
電子書售價:NT$ 385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有人類,即有移民。
若人類遷徙的歷史如此古老,為何這個議題在今日變得如此敏感與棘手?

牛津大學羅賓‧寇恩教授在「移民研究」居執牛耳地位,
本書橫跨歷史,悠遊世界,豐富「遷徙」的意義,
為我們這個時代最急迫的議題之一提供清楚的脈絡、賦予色彩。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66

    《異類矽谷》作者鱸魚作品No. 2! 不要把手伸過別人面前拿東西!院子裡的大樹別亂砍! 破解美利堅合眾國特有潛規則,掌握正宗美式走跳密技!    

  • 特價 電子書: NT$ 268

    英國圖書獎評委:描寫朝鮮生活最好的一部作品! 《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 =極權主義文獻開創之作= 它讓我們有機會一窺這個逐漸具有全球重要性的封閉國度。 這個封閉的國家,其實就是喬治‧歐威爾《1984》的現實版

  • 電子書: NT$ 420

    「本書刷新了我對人性的長久信念。」——《人類大歷史》作者 97%的人認為,人性自私又貪婪, 但當危機來襲,我們展現的是人類最好的本質。    

  • 電子書: NT$ 350

    |為有志日本研究者提供有關宗教文化的重要先行知識| ★深入淺出介紹日本民俗中的神道、佛教與修驗道 ★認識與理解日本民俗文化的最好入門書

  • 電子書: NT$ 294

    從背包客、田野調查到成為一位研究者,從一名旅途中的觀察者, 進而融入西藏、印度等地的離散社群, 成為他們的一份子,從流亡到共生,非自願移民的近距離觀察

  • 電子書: NT$ 280

    始於美國東岸的熱潮席捲全球,出版至今已翻譯為十幾國語言!   紐約上東區的地方媽媽特別不一樣? 這本書,是比小說更離奇的現實。   當人類學家意外闖入上東區媽媽的世界── 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眼界大開的文化衝擊!  

  • 電子書: NT$ 315

    跟人有關的事,不能只看數字! 統計數據過度簡化人的複雜性,忽略了人類物種發展的多元性及可能性 看What更看Why,大數據無法掌握的事,讓人類學家來告訴你

  • 電子書: NT$ 315

      中國+中國人=窪地+韭菜=世界最大的韭菜農場!?   在中國這塊「秩序窪地」中,不論是何種立場、何種階級的中國人,都無法真正決定自身的命運及未來,隨時都有可能淪為被收割的「韭菜」。有此自知之明的中國人不多,真正能根據認知而行動的人更少──「阿姨」劉仲敬便是覺醒的代表人物之一。   被...

  • 特價 電子書: NT$ 190

    最生動有趣的中日漢字文化書、日文漢字豆知識進階學習,一次完足! 「經濟」、「社會」、「哲學」、「人權」、「解放」、「主義」、「知識」、「文化」詞彙其實是日本人創出的?百日維新後,中國留學生開始大量翻譯日文書,當時的翻譯家「基於」日文文法,也不得不創出一些漢語新詞,連毛澤東著名的《實踐論》裡也有四分...

  • 電子書: NT$ 392

    ★★多物種民族誌經典全新審訂版★★ 「據說,一九四五年原子彈摧毀廣島後, 在一片殘破地景中最先出現的生物就是松茸。」 英國皇家人類學學會(RAI) 最高榮譽赫胥黎獎章得主──安清──經典著作 當經濟成長達到極限,自然環境遭受嚴重破壞,不穩定成為現代人生活常態── 在人類世的時代,菇類不受控的生...

  • 電子書: NT$ 315

      本書從大量神經心理領域的科學報告、歷史文獻、文藝作品、流行文化和音樂等,蒐羅了大量對情緒的描述和定義,揭露人類探索情緒的歷程。   最重要的是,本書介紹了「情緒文化」這個觀念。掌握情緒不光從生物學或心理機制著手,更需捕捉那些鑲嵌在我們所處時代地域中、具有鮮明文化脈絡的感受。透過「情緒考古學...

  • 電子書: NT$ 315

    賈德.戴蒙第一部經典鉅作 「人類大歷史三部曲」前傳 榮獲英國科普書獎、《洛杉磯時報》科普書獎

  • 電子書: NT$ 455

      這是一本對監控體制極為難得的深入剖析之作。不僅曝光監控機制,也讓我們看見體制下的人性。對於臺灣讀者而言,這本書或許也能幫助我們更深入認識威權時代的歷史。

  • 電子書: NT$ 664

    目前世界上約有七千多種語言,但到了下個世紀,可能其中一半以上的語言都會消亡,而且許多語言將在沒有任何文字記錄留存的情況下從此銷聲匿跡。這本書所探討的重點就是語言的消失對人類文明而言是多大的損失。書中除了提出廣博全面的見解,倡議如何搶救世界上日益萎縮的語言多樣性,亦同時讚嘆這些語言如何以諸多方法,讓我...

  • 詳細資訊

    有人類,即有移民。
    若人類遷徙的歷史如此古老,為何這個議題在今日變得如此敏感與棘手?

    牛津大學羅賓‧寇恩教授在「移民研究」居執牛耳地位,
    本書橫跨歷史,悠遊世界,豐富「遷徙」的意義,
    為我們這個時代最急迫的議題之一提供清楚的脈絡、賦予色彩。


    ▋ 內容簡介

    深入淺出的敘述 x 鏡頭攝影歷史瞬間 x 精實的數據資料 x 生動的圖表 x 真實人物小故事


    人類的歷史,就是由無數的遷移匯聚而成。但近年來移民議題占滿媒體標題的現象,誠屬前所未見。移民為什麼離開,將到何處?移民會威脅到社會和政治秩序嗎?他們提供的一定是勞力嗎?移民是否有助於母國發展?移民能提高消費需求和創造財富嗎?移民潮可能擋下嗎?這本書記錄人類遷徙的豐富樣貌,蘊含這些重重疑問的解答。

    雖然我們難以直接替「遷徙」畫出明確的分類界線,但書中仍盡可能涵蓋各種類別的移民,包括探險家、奴隸、朝聖者、礦工、勞工、流放者、難民、性工作者、國際學生、觀光客、退休人士和僑民等,並深入特定主題(例如:難民問題的可能解方、兒童與遷徙);也嘗試帶入較新的學術視角,包含物質史(音樂傳播的歷史)、離散研究(diaspora),觀光產業等。


    ▋ 三大必讀原因:

    一、【主題廣博,選材經典】
    #本書是社會的、歷史的、地理的、也是當代公民須知,跨領域知識且深入淺出的書寫方式,帶出後續思考餘韻。

    全書分四大主題(詳見目錄):
    A.人類早期重要的遷移模式:
    如早期宗教、帝國、太平洋島民

    B.歷史中的遷徙:
    如愛爾蘭大飢荒、澳「十磅內地人」、以巴問題、德國土耳其移民、後蘇聯移民、納粹難民、海外華人

    C.當代遷徙:
    如中國戶口制度、專門發展移工的國家、流亡、性工作者、冷戰政治移民、地中海難民、全球公衛工作者

    D.遷徙的困境與爭議:
    如音樂隨移民的傳播路徑、婚姻移民、氣候變遷導致的遷徙、兒童與移民問題、難民政策的可能解方

    二、【知性與感性並陳】
    #包含經典攝影照片、資訊圖表、真實人物現身小故事等。
    #照片授權費用都很貴,擁有包羅萬象蒐羅此書在手,讓您心靈富有!
    #眾多資訊圖表,透過地圖與數據呈現,不僅一目了然,比較複雜的圖表還能練習識讀與解讀能力!
    #除了正文敘述之外,還有更多補充故事欄位,不論是多一些反思、提空額外資訊,或是讓大遷徙時代下的小人物親自現身說法!

    三、【遷徙,原來離我們那麼近】:
    「遷徙」不僅只是世界上的難民議題、或移民政策(築牆問題或其他地區的移民政策與現實狀況,或是台灣本身是否提案建立《難民法》等),其實比我們想像的還要近。

    包括新聞播報(還記得2017年中國政府在冬天驅離北京「低端人口」),電視節目(像緯來日本台「移居世界秘境日本好吃驚」),只要打開遷徙之眼,就會看見日常生活處處充滿移動的軌跡——通勤火車、「小緬甸」、出國念書的隔壁鄰居、港式燒臘店、以往金門人的南洋商業、並肩等紅綠燈時騎著電動腳踏車的移工、巷子口早餐店、充滿爭議的亞洲鬼才黃明志 namewee創作歌曲、到台灣本島或北部升學求職的國小同學、美味越南河粉……說到遷移就想起了彼方的朋友、家人,或者,就是看到最後這句話的你/妳自己。

    作者簡介

    羅賓‧寇恩Robin Cohen
    牛津大學國際移民研究所前任所長及榮譽教授。曾在奈及利亞、加勒比海地區、美國、加拿大、南非和英國擔任學術職務,也在其他多國做過研究。柯恩教授專精於國際移民及其文化與社會影響,是英國該領域最重要的學者之一。先前著作包括《身分認同的前線:英國人與他者》(Frontiers of Identity: The British and the Others)、《全球離散導論》(Global Diasporas: An Introduction)和《移民及其敵人》(Migration and its Enemies)等書,現在也為部落格The Conversation寫文章。

    譯者簡介

    朱怡康
    專職譯者。譯有《為神而辯》、《塔木德精要》、《二十一世紀生死課》、《自閉群像》、《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也許你該找人聊聊》等書。
    臉書專頁「靈感總在交稿後」:www.facebook.com/helpmemuse

    媒體推薦

    ▋ 打開眼界 • 共同推薦 (依姓氏筆畫排列)

    周維毅|公民教師
    林立青|作家
    夏曉鵑|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
    張 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創辦人
    曾嬿芬|台大社會學系教授
    楊博安|臺中二中 公民科教師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蕭唯善|文華高中 公民與社會科教師
    蕭宇辰|「臺灣吧 Taiwan Bar」執行長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49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