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從何而來,要往何去?
以多元視角描繪中國的歷史
──榮獲2020年韓國坡州圖書策劃獎──
★★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漢學家卜正民重磅鉅作★★ 一部創新的、顛覆傳統的歷史論述 爬梳中國與世界之間近八個世紀以來的關係 了解中國對外擴張背後的「大國」邏輯
「本書不採取以漢族為中心的中國人,作為國民歷史的中國史形式。」 岡田英弘歷史學的總結算!繼「世界史」與「日本史」的誕生之後,綜觀亞洲大陸的歷史、剖析「中國文明」的本質。
★塞繆爾.約翰遜獎得主、當代中國史學巨擘、人民三部曲作者力作★ 揭破從毛澤東去世到習近平上台,中國經濟發展神話的謊言 中國經濟奇蹟下的真實情況,是國富民窮、嚴重貧富不均; 經濟改革主要目的,是為了維持政治壟斷、擊敗民主國家!
「中國」如何成為「中國」?
從橫跨三千年的歷史中,
探問傳統中華世界原型的起源與變遷。
本卷以黃河文明興起的華北為中心,從新石器時代農耕社會的形成開始,講述到以長安、洛陽為核心地區的隋唐帝國興起與衰亡之兆,涵蓋先史時代到八世紀中葉,貫穿約略三千年的時光。透過探索「天下」與「中國」觀念的相互作用與消長伸縮,呈現中國古典政治體制的生成與變化。
在論述上,揉合日常生活、社會組織與政治過程等不同層次的時間尺度,嘗試在時空變化中,掌握中國古代歷史的多樣性;同時檢討傳統教科書的用語,以最新研究發現,重新定義各種詞彙,企圖更為貼近歷史樣貌,撰成一部嶄新的古代中國通史。
得獎紀錄
榮獲2020年韓國坡州圖書獎(Paju Book Awards)之策劃獎(Planning Award)
名家推薦
渡邊信一郎教授提出「中國如何成為中國?」、「何謂中國?」,正和中國本身近十幾年來對這一問題的熱烈討論形成極有趣的對照。在全然不同的方法論和視角下,這一套「岩波新書.中國的歷史」毫無疑問為一個多元的新時代成功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考架構。相信中譯本必為所有關心二十一世紀中國、東亞和全世界命運的華人所樂讀。
——邢義田(中央研究院院士、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作者/譯者簡介
作者:渡邊信一郎
1949年生。專研中國古代史、中國樂制史。歷任京都府立大學教授、校長。現任京都市立藝術大學日本傳統音樂研究中心所長、京都府立大學名譽教授。
代表著作:
《中国古代の楽制と国家――日本雅楽の源流》(文理閣)、《中国古代の財政と国家》(汲古書院)、《中国古代の王権と天下秩序――日中比較史の視点から》(校倉書房)、《中国の国家体制をどうみるか――伝統と近代》(共同編著,汲古書院)。
譯者:詹慕如
自由口筆譯工作者。譯有多部文學小說、人文作品,並從事各領域之同步、逐步口譯。
臉書專頁:譯窩豐 www.facebook.com/interjptw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