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媒體信誓旦旦地說,他們會告訴你真相,大衛‧希門內斯以獨特視角,闡述他如何度過在報社編輯總部裡的那一年,告訴你什麼是新聞媒體的「真相」。本書是作者的深刻自白,歷歷在目地刻畫出一位新聞從業人員必須面對的倫理道德、人際關係、人性考驗等兩難境遇。
為什麼一個推崇個性與多元的世界,正在喪失美感與品味? 演算法的深層影響,現在才要浮現…… 一切,開始變得又平、又扁、又無聊, 原來,臉書、抖音、YT、Spotify、Netflix,不只改寫網路上的遊戲規則, 還有可能摧毀你我在線下世界的文化活力! AI世代最犀利的科技人,最深刻的文化反思
從太空塵埃到床底下的灰塵,從輻射落塵到塑膠微粒, 一場看不見的環境危機,正在滲透你我的每一口呼吸。 宛如《星際效應》般令人驚豔的報導文學 一粒沙塵背後,隱含那些地質、生態、歷史、氣候、文化的更替? 一部精采絕倫的人文地理著作, 結合地理學X環境史X旅行田野 X政治批判 帶領我們以塵觀天,洞察這個星...
《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作者最新力作!! 入圍巴美列捷福(Baillie Gifford Prize)非虛構寫作獎、《紐約時報》年度最佳好書 這次,芭芭拉.德米克聚焦在中國數一數二最難潛入的地方──阿壩, 探究今日在中國邊緣生活的藏人,究竟變成了什麼樣子? 中國究竟急於隱瞞哪些事情...
波蘭最重要文學獎Nike Award得主 驚心叩問「垃圾文化」的生態浩劫觀察實錄! 人類經濟已落入只有加速發展、加速產生廢棄物的情況下才能維持。 每個人可以如何務實行動?
2019年6月,因著一條準備修訂的法例,引起了一場從來沒有人預計、如此波瀾壯闊的反修例運動。 身為記者,也是大學講師的譚蕙芸,走進了不同的示威的現場,觀察雙方的行動,記下了重要的歷史時刻,但筆下寫得最多的不是衝突的大場面,而是那些鏡頭不會聚焦的小人物。面對無盡的黑夜,看似暗昧的眾星,越發閃亮。最終...
國寶作家筆下妙趣橫生的動物群像,展現人與動物意境紛陳的牽絆與連結。 「壯觀無比,令人驚嘆,大開眼界!」 ——《紐約時報》 「蠱惑人心,善於觀察且非常有趣!」 ——《舊金山紀事報》 「關於我們與動物已建立或未能建立的聯繫,如何在人類旅程中深刻地標記著我們自身的一種廣泛性思考。」—今日美...
★十年訪寫,一讀動心!記者李桐豪(aka.老牌新聞臺「對我說髒話」臺長)人物採訪精華成冊 ★令人怦然心動的三十篇報導!跟著社恐記者一起抵達這些無人不曉的受訪者、直窺他們無人知曉的心內話! ★ 電子書限定!特別收錄又一篇──那些蔡康永教男孩的事
最會說故事的波蘭作家回來了!耗費三年,沙博爾夫斯基踏遍俄羅斯這個地表最大國度的各個角落,實地走訪多位親歷過俄國與前蘇聯重大歷史事件的廚師。透過廚房的門,揭開俄羅斯權力中樞的神祕面紗。從末代沙皇到今日普丁,這些權傾一時的俄國領導人究竟吃些什麼?飲食是否反映他們的為人與統治風格?更重要的是,在凡事都...
「跳舞的熊」是吉普賽人延續數百年的傳統。馴熊師在小熊幾個月大時,就把熊從媽媽身邊帶走、釘上鼻環,並訓練小熊跳舞與各種把戲。接著,熊與馴熊師就成為生命共同體,吃、喝、生活、工作……無時無刻都一起度過。 沙博爾夫斯基是天生說故事的能手,他以熊的境況譬喻了人們的境況:自由不是一種不經學習就能...
天生說書人、《跳舞的熊》作者 沙博爾夫斯基 令人食指大動卻不寒而慄的報導之作 如果獨裁者最愛的滋味,廚師最知道,那有沒有可能,這些掌廚人不只是餵養獨裁者,還窺見了獨裁掌控人心的祕密?
《大路朝天》導演張贊波,睽違十年,非虛構長篇巨著 貼身潛伏於內蒙古百萬粉絲「狼主播」網紅身邊 中國社會與直播宇宙交錯的荒誕現形記 風景與囚籠之間的奇異世界 線上線下、現實虛幻,都是人們的欲望遊戲 張贊波的書寫,就像一部躍然紙上、精采紛呈的紀錄片劇集 【書中收錄田野紀實攝影】
圖博自古時即是獨立的國家,有時由蒙古、滿洲提供軍事保護,有時根本不依賴哪國。 ──第十三世達賴喇嘛 當我們被他者強貼某種身分來標定自己而不能表達自身,將承受巨大的精神痛苦。這正是圖博人長久以來的處境──被漢民族大中華視角以「西藏」稱呼、被以「邊疆民族」認知,從雪域獨立國被貶為帝國邊陲。這與圖博人怎...
「我額頭上的靶心,也不能使我下跪」 誠實面對恐懼、永不放棄自由, 一段穿透黑暗,滅頂與生還的故事 ◆ 首部維吾爾知識分子對中國種族清洗的證詞 ◆ 見證暴政底下的扭曲人性,以及個體生命的堅韌勇敢 ◆ 翻譯15國語言,國際名家感動推薦
對從業二十多年的資深新聞記者來說,
最險惡的新聞現場,不在阿富汗、北韓等地──
而在總編輯辦公室!
★西班牙新聞業最不樂見出版的一本書,頂尖跨國製片公司影視改編中
★一段捍衛新聞獨立性、決心抗衡政經勢力宰制的戰鬥人生
★西班牙大報《世界報》前總編的良心告白!好奇新聞製造真相者必讀
新聞媒體信誓旦旦地說,他們會告訴你真相;
這位前總編輯將告訴你,什麼是新聞媒體的「真相」。
「我永遠和記者與讀者站在同一陣線。
該我離開這裡的那天,我的背包會與今天帶來的一樣,輕盈沒負擔。」
──大衛.希門內斯的總編就任演說
大衛‧希門內斯成為《世界報》總編輯之前,二十年來奔走於世界各地的戰爭、災難及革命現場,發出一則則新聞報導。但他沒萬萬想到,回到報社總部擔任總編,才讓他真正涉身最槍林彈雨的新聞製造現場,看見那些不可告人的「真相」:
#「教主」這位老謀深算的上司令人疲於應付:表面說支持數位轉型改革,卻不給資源;一再干預新聞報導內容,為權貴朋友們說情;甚至利用裁員策略,讓總編裡外不是人。
#「當權派」始終如揮之不去的頂上烏雲:舉凡政治人物、財閥總裁,每天傳來無止境的抗議訊息,並透過利誘、脅迫等種種手段,從不放棄插手控制新聞走向。
#報社內的人事政治也一樣棘手:守舊的「貴族們」不思長進;野心勃勃的「副座」隨時想奪位;「鼠輩」記者自甘墮落收取外部好處,還以在社內散布流言為樂。
大衛‧希門內斯以獨特視角,闡述他如何度過在報社編輯總部裡的那一年。擔任總編輯,原本是令人心生嚮往的挑戰,但後來,卻漸漸演變成一場維護新聞獨立性的防衛戰。在作者筆下,操控一國運作的各方派系勢力盡顯無疑:國家總理、王室成員、政府部會首長、政治人物、企業財閥──當然,還有新聞媒體與記者們。他以犀利的文字,描繪出這些力量如何盤根錯節地交織成新聞業內最幽暗的祕密,充分解釋了新聞媒體與權貴人士之間如何相互運作著「恩惠遊戲」──以及不願意參加這項遊戲的人(如他本人),究竟得付出什麼代價。
作者不僅如實寫出他與上述各路人馬斡旋交鋒的受創與致勝經驗,與此同時,身為總編輯的他還要因應當前全球新聞業所共同面臨的考驗:讀者流失、數位轉型、罷工、裁員──這些危機他一項也都沒少碰上。
本書是作者的深刻自白,是來自西班牙大報之一的總編輯辦公室的現場紀實,歷歷在目地刻畫出一位新聞從業人員必須面對的倫理道德、人際關係、人性考驗等兩難境遇。
‧從編輯台後的祕密交易,一路直探組織內核的腐敗氣息,新聞媒體的祕辛與詭計無所遁形,更清楚感受各方勢力如何共同形塑「媒體第四權」。
‧作者寫志業的實踐,寫抉擇的艱難,更寫重重人性考驗中的莫忘初衷,細述在龐大組織中仍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者的心情。
「現在換作是我,也願意與我們駐外記者之中任一人交換,將總編輯室裡該做的事都留給他,換我前往世界上衝突最嚴重的地方採訪──在那些地方,人們幹壞事,為的是比升職要嚴重許多的事,而且你會比較清楚知道子彈是從哪飛來。」──大衛‧希門內斯
作者簡介
大衛.希門內斯(David Jiménez)
屢獲殊榮的作家和記者,也是西班牙重要媒體《世界報》的前總編輯。目前是西語版《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並持續為多家著名雜誌,如《浮華世界》等等做專案報導,同時也在新聞院所授課。
作為一名駐外記者和戰地記者,希門內斯報導了全球數十個國家的衝突、革命、自然災害和危機。大衛‧希門內斯曾獲選為哈佛大學尼曼學人獎學金得獎人(Nieman fellow)。他所寫的新聞報導刊載在國際各大主流媒體上,包括《衛報》、《星期日泰晤士報》、《多倫多星報》(The Toronto Star)和《晚郵報》(Corriere della Sera)上,他也為 CNN 和 BBC 撰稿。
他的著作《雨季的孩子》、《被遺忘的亞洲碎片》、《喀布爾的門僮》(暫譯)也已被翻譯成六種語言出版。本書則是一部關於他在《世界報》擔任總編輯的暢銷回憶錄,目前正由頂尖跨國製片公司 Fremantle 進行影視改編。
譯者簡介
馬巧音
西班牙語口筆譯者,講台語長大的屏東人,進入輔大西語系邂逅了不同世界的各種美麗可能。
醉心藝術電影及文字寫作,外派西語國家工作多年,回台後現為專職的接案西語譯者。歡迎交流:veritomcy@gmail.com
熱忱推薦
百靈果News
李雪莉∣《報導者》總編輯
房慧真|作家
黃哲斌|媒體專欄作者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