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與浪

跨世代台灣同志散文讀本

13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2/04/28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8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3102163
  • eISBN: 9786263102279
  • 字數: 104,615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刺,是刺激、是限制,也是傷痕;浪,是湧動、是淹沒,也是欲望。
台灣第一本同志散文書寫精選,
自1982~2019,橫跨近四十年性別穿脫與生命叩問——
為什麼關於愛,關於家和自己,
要有一個固定的模樣?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31

    這片空曠無物的荒野本身就充滿了安全感 生存在這裡的牧人都有著明亮的眼睛和從容的心 暢銷作家李娟雋永清靈的游牧紀事 《羊道》三部曲首部作品,在春天啟程的逐水草而居生活 作家王盛弘、陳栢青,東華大學教授黃宗潔 真摯推薦

  • 特價 電子書: NT$ 226

    「我總是回到這個『進步』世界裡,才能察覺到人類極大的惡意。」 散文中的運詩人——房慧真, 自光與暗之間窺探,走往文明岔出的荒蕪廢墟; 那些在現世煽動的偏見殺伐、湮滅於璀亮核爆的碎散靈魂, 皆化作一朵朵善惡共生的俗世花蕊, 在浪裡浮沉,於字裡託身。

  • 電子書: NT$ 210

    唐墨擁有多重身分與豐富的人生經驗,是同志,也是文史愛好者;既是推理小說家,也是出家人。 他獲得二○二二年第二十四屆臺北文學獎年金入圍的《臺北男神榜》,是一部寫給城市、寫給信仰、寫給傳統藝術與民俗文化的情書,既是對臺灣史與社會文化的探究,也對文學與人生有深刻的逼視與省思。 臺北男神可以是吳克群...

  • 電子書: NT$ 231

    童年是廢墟裡的一場混戰。 在阿嬤親手蓋起的水泥厝裡,我們是彼此又愛又恨的戰犯。 ▍楊双子首部散文創作 ▍ 收錄第四屆台中文學獎.散文類首獎〈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 家,是保留生命刻痕最多的所在。 一個破碎離散的亂世家族,人人有戲分。

  • 電子書: NT$ 315

    100個物件在張亦絢筆下化為迷人故事,有時深情,有時可愛! 每個物件每篇不到八百字,是生命切片,也是時代切片。   一本你從未見過的張亦絢

  • 電子書: NT$ 294

    如33道晨光輕觸記憶的微塵,在光影流轉間,映照此時此刻。 ★  113年度散文獎,由翁禎翊作品〈你在暗中守護我〉獲得。 ★  由作家張輝誠擔任主編,揀選年度文壇佳作,一本書就可讀遍全年度散文精品。 ★  附錄年度散文紀事線上版,為一整年的文學史作詳實的記載。

  • 電子書: NT$ 266

    文化不死,只是孤單 以文字和音樂,召喚我們回歸內心深處 追懷華語歌曲與文學之於時代與個人的印記 學者作家、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藝術家獎(藝術評論)、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文學評論組雙年獎」得主──陳智德繼《地文誌》後新作

  • 電子書: NT$ 343

    一個移民而又回流的香港家庭 一位長期關注弱勢的香港記者,揭開自家封印多年的傷痕之作

  • 電子書: NT$ 196

    Apyang是農夫也是作家,來自花蓮縣萬榮鄉支亞干部落(Ciyakang)魯閣族,男同性戀,已婚,曾經以為山羌是小鹿斑比,離土返鄉後除草種田打獵殺豬樣樣行,尋找跨性別與傳統的線頭,編織哭笑不得又豁達自在的生命書寫。

  • 電子書: NT$ 245

    榮獲第13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散文組推薦獎。 周耀輝決定書寫,他媽媽的故事,不只為證實媽媽的大半生沒有白過。 他細膩地寫下多年來與母親共處的點點滴滴、小事小物,讀著讀著彷彿讓你看到他與母親相處的畫面,也讓你回想起自己與母親相處的點點滴滴、小事小物。

  • 出版日期:2025-03-01
    特價 電子書: NT$ 270

    張惠菁睽違六年最新散文集 以內在眼睛觀看世界,探索自我與時間邊境。   現在的我這樣看待自我,以及時間:我們既是走在一場雨中,也是走在一個成形、變化中的颱風外圍環流裡。

  • 特價 電子書: NT$ 170

    舞鶴「肉慾書」 漂的文字,爽的構句 鬼兒的魅,發妖的美 美麗不過「舌蘭加淫汁」 最嫩最柔最無辜

  • 電子書: NT$ 224

    ★台灣文壇備受矚目的創作者,繼《我和我追逐的垃圾車》後,睽違五年推出全新作品,書寫職場、生活的覺察和情感的拉扯,不論敘事或議論都一樣迷人好看。 在城市美學與自我宇宙間畫出迷人的拋物線――謝子凡 向不被收攏者致敬,探討逸出工作與生活常軌的疑問與抵抗, 書寫都會女子在職場與自我的觀察與糾結...

  • 電子書: NT$ 196

    台北文學獎、時報文學獎、後生文學獎得主──感覺系作家謝子凡,敘寫從沒有太多籌碼的職場與情場新人,到知道什麼地方須踩定腳跟,靈魂在萬家燈火之中受過磨難,也在其中馴服萬物,逐漸對這世界溫柔看顧,也爬梳生命裡滾燙的職場折騰、溫熱的家族故事、微燙的愛戀情事,再細數失業、失戀、失眠、失語、失孤的疼痛與掙扎。

  • 電子書: NT$ 224

    看張亦絢如何翻轉「討厭」與「恨」,精彩又過癮。 金鼎獎最佳專欄寫作獎「我討厭過的大人們」專欄文章集結, 另有首次問世「有多恨」多篇。

  • 詳細資訊

    刺,是刺激、是限制,也是傷痕;浪,是湧動、是淹沒,也是欲望。
    台灣第一本同志散文書寫精選,
    自1982~2019,橫跨近四十年性別穿脫與生命叩問——
    為什麼關於愛,關於家和自己,
    要有一個固定的模樣?

    ★ 詩人/散文作家、性別運動組織「伴侶盟」理事——楊佳嫻主編,精萃台灣近代同志散文,深刻反映近半世紀同志生活脈動。
    ★ 兼容各世代情感移徙,書寫身體、傷痕、欲望、自我認同,與現世價值體制的扞格碰撞。

    【本書內容】
    27位跨世代作者,鋪展近半世紀同志生活群像——

    王盛弘|白先勇|朱天心|李幼鸚鵡鵪鶉小白文鳥|李屏瑤|李桐豪|何景窗|阮慶岳|吳億偉|邱妙津|周芬伶|席德進|許正平|張亦絢|張娟芬|陳克華|陳怡如|陳俊志|陳栢青|陸珊瑚|游善鈞|楊隸亞|廖梅璇|賴香吟|謝凱特|騷夏|羅毓嘉——(按姓氏筆畫排序)

    「同志主題書寫時至今日,不單單寫同性或其他異性之戀的無助無奈、不單單寫認同掙扎與人掩自演的社會處境,還可以讀到同志怎麼中年怎麼老,怎麼面對病痛、長照與生養後代的願望,怎樣穿衣怎樣讀書怎樣戰鬥,風水倒轉,同志不是只能沉淪、發狂和自殺,還能成功經營親密關係,教導廣大同性異性戀人們愛情真的有道理可以說可以做。當然,必得強調的是,某部分的開放、比從前更多的理解,不代表黑暗已經清零,也不等於從此陽光正向、性向不再逼人面臨存亡交關。」

    ——楊佳嫻(詩人、作家、性別運動組織「伴侶盟」理事、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

    從流浪孽子到毗鄰結婚座的女子漢,
    自死亡鬱結到內衣廣告前的躊躇惘然;
    他/她們在愛欲裡或掙扎或輕舞,
    剝除性別外衣,隱遁的靈魂終將現身——

    八、九○年代的同志是隱形的,是與柏樹一同蒼翠枯黃的病體陪伴,或者如同懵然離家、與父輩割裂的那些青鳥遊子;而後,熱情的豐沛與衝撞依然,在體制枷鎖內,稍一不慎便被燒成了灰⋯⋯

    跨過新的世紀,當自由成為眼前忽遠忽近的身影,他/她們仍試著探尋、掙脫年復一年的綑縛,走出理所當然被定義的「男」或「女」。在赤身的情感面前,明白且深刻經歷了:「如果不是愛讓我們變成怪物,就是愛讓我們發現自己。而我們也只是怪物而已。」

    本書反映台灣近半世紀同志生活變遷,以及同志散文的書寫脈絡。當男與女並非一刀切的俐落分明,身體界線已然模糊,沒人該削足適履塞進不屬於自己的模具。

    書中分為九個子題,深刻摹寫男同/女同的身分尋索、生老病愛,沿著內壁摸到心跳、曖昧於身體和情慾間的試探;抑或凡常日子裡熠熠碎閃的甜蜜,在吃食散步與各種陪伴間迸生蔓延;甚至含括同志伴侶對於生殖、養育權利的追尋,並將範圍擴延至跨性別,由女跨男的母親現身訴說,面對如哪吒般刮肉還母、剔骨還父的新生兒,如何支持並尊重下一代的選擇。

    深入同志日常,走過親族磨耗拉扯、權威體制角力拚搏,游離於戀慕和欲求的惶惑,甚而直搗內核聲聲「我是誰」的身分追問⋯⋯新世紀以來,台灣同志從性暗櫃走向公眾視野;面對社會傾軋,仍試圖收拾一地破碎,哭笑中繼續果敢迎身。這本散文集收集了他/她或堅忍或脆弱的身姿,在世代累疊的摸黑探問、衝撞擦傷之後,仍蘊生出汩汩傾瀉且難以斷流的溫柔力量。

    作者簡介

    楊佳嫻
    高雄人,定居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文所博士,現為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臺北詩歌節協同策展人,性別組織「伴侶盟」常務理事。長年於清華大學開授寫作課程。著有詩集《你的聲音充滿時間》、《金烏》》等四種,散文集《雲和》、《瑪德蓮》、《小火山群》等五種。另編有散文選與詩選數種。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分享書書評

    分享書書評列表(1)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588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