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勇化身為筆名李紀,將個人成長歷程寫成一篇篇的小說,訴說戰後嬰兒潮的世代面臨的時代的考驗、對文學的憧憬以及影響他最深的四段愛戀,娓娓訴說台灣近代發展的歷程與文學的發展。十四篇短篇小說,從序曲到終章,是一幅戰後世代文學青年的青春腐蝕畫,也是一闕悠揚且哀傷的成長曲。名家王盛弘、平路、向陽、朱宥勳、阮慶岳、
孫梓評、許悔之、彭瑞金、楊索、廖輝英聯合推薦。
層出不窮的校園暴力,一票學生將同學推入遠近馳名、夜夜鬼叫的「咆哮屋」,此後卻發生一連串詭異火焚事故,樁樁件件都與暴力息息相關!動輒對他人暴力相向的人們,接連也死於暴打之下。究竟是本性使然?抑或是惡魔誘惑?
盜墓筆記,本傳重啟;十年之後,再起征程! 從長白山帶回小哥之後,吳邪、胖子、悶油瓶這鐵三角三人組就跑到「雨村」去隱居了,日常種種田、做做小生意,釣釣魚…… 歲月靜好,吳邪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逐漸從「邪帝」又變回「天真」,彷彿過往的冒險全部終結,他也把心事都放下,開始關注起柴米油鹽,然...
❀ 混亂系作者李靡靡向噗浪網友徵求靈感,「你出三個關鍵字,我寫一則短篇故事」,成果結集! ❀ 奇幻、科幻、驚悚、懸疑、恐怖、BL、BG、人外、HE、BE都有,混亂口味,幾乎每篇都有人死掉或者犯罪! ❀ 強迫贈送兩篇未發表作品!一樣有人死掉或犯罪!
為了男朋友才努力更新職場鬼故事的蕭先生, 怕得要死但還是想聽男友說鬼故事好在他身旁撒嬌的唐先生。 不是農曆七月,也能讓你眼瞎心盲的猶勝鬼門開。
名家王盛弘、平路、向陽、朱宥勳、阮慶岳、
孫梓評、許悔之、彭瑞金、楊索、廖輝英聯合推薦。
詩人李敏勇以李紀為名,在虛構與非虛構之間,融合主觀情感,與浪漫主義性格,以詩意的文字,展現文學理想之路與顛躓的愛情之途。十四篇短篇小說,從序曲到終章,是一幅戰後世代文學青年的青春腐蝕畫,也是一闕悠揚且哀傷的成長曲。
一九六○年代到一九七○年代台灣戒嚴時期,處處壓抑與專制,校園裡充斥著「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的夢想,反越戰和學生運動並未在台灣引起風潮。追求文學夢的李紀反其道而行,他選擇主修歷史,開始寫詩,並以反越戰為主題,陸續在《草笠》發表。因緣聚會,得以和許多台灣文學前輩陳千武、吳濁流、楊逵、龍瑛宗等往來或共事,看見被體制壓抑的不是只有自己,那些精通日文不擅長中文創作的前輩,更是備嘗艱辛,在主流文化中,努力發出屬於自己的聲音。
走過風起雲湧、百家爭鳴的文學風華年代,歷經鄉土文學論戰、經濟蓬勃發展,前後跨越四十年,從屏東出發,高雄、台中、台北,度過青春年華,留下追尋文學夢的腳步,交織著多段戀情,有酸甜苦澀的初戀、蝕人心肺的分離,以及難解的家庭習題。以小見大,他用文字留下都市早年風貌,兒時陪母親回娘家的屏東鄉間、求學通勤的高雄、文學萌芽的台中車站和繁華的台北車站,細膩描繪出,個人的成長與都市的流變,還有戰後嬰兒潮世代在時代裡的探索與追尋。
作者簡介|
李紀
本名李敏勇,台灣屏東人,一九四七年在高雄出生,成長於高屏。大學時代修習歷史,短期居住台中,現為台北市民。
以文學為志業的人生歷程,反映在主編《笠》詩刊,擔任「台灣文藝」社長及「台灣筆會」會長的歷程。而為了在詩中應許的社會改造與國家重建,參與許多社會運動與公共事務,曾為「鄭南榕基金會」、「台灣和平基金會」、「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董事長,並在許多報紙、雜誌專欄從事文化與社會評論。曾獲巫永福評論獎、吳濁流新詩獎、賴和文學獎,二○○七年國家文藝獎得主。
除詩創作外,也出版詩解說、研究,翻譯當代世界詩,並著有散文、小說、文學批評和社會評論集等八十餘冊。
著有《雲的語言》、《暗房》、《鎮魂歌》、《野生思考》、《戒嚴風景》、《傾斜的島》、《心的奏鳴曲》、《青春腐蝕畫》、《自白書》、《一個人孤獨行走》、《美麗島詩歌》、《戰後台灣現代詩風景》等。
名家王盛弘、平路、向陽、朱宥勳、阮慶岳、孫梓評、許悔之、彭瑞金、楊索、廖輝英聯合推薦。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