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將民粹主義描述為一種意識形態,它把社會分為「人民」與「腐敗菁英」兩個對立的陣營,並將人民主權置於一切之上。
本書介紹了共產主義的想法從何而來,為什麼吸引人。從馬克思的理論原型到列寧、毛澤東、史達林主義的理論與革命實踐,也簡述共產主義特有的政治、經濟體制與社會結構,它在國際上的分合,以及最終突然的崩潰。
台灣歷史書寫名家、知識的傳承者陳柔縉 做為政治記者與政治評論專欄作家的代表之作 ※經典紀念版※ 了解戰後五十年來,蔣氏父子統治與黨國體制一個重要的切角。 「時代相」令人著迷。我們總是身在其中,又被置在外。──陳柔縉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國家的決斷》作者張國城教授是知名的國防外交與軍事戰略專家,他詳細分析從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投降、聯合國與北約的建立、自由與共產陣營的分裂對峙、核武問世、鐵幕降臨、韓戰、越戰,一直到蘇聯解體、美國獨霸、第三波民主化與經濟全球化席捲全球,在這當中國家的興衰起伏與權力的消長更迭。而最重要的是,對於國家地位...
《菜市場政治學:選舉專號》的出版時機是在2018年的公投綁大選之前,透過描述公共議題如何進行辯論,希望身為公民的每個人都能體認到,選舉並不只是去投幾張票而已。三年後,《菜市場政治學:民主方舟》所面臨的時局,是一位直轄市市長、一位直轄市市議員、一位立法委員陸續遭到罷免,另一個立法委員的罷免案沒有成功,...
在當前的政治和媒體語彙中,民粹主義是經常出現的字眼。
什麼是民粹主義?民粹主義和民主是什麼關係?
本書將民粹主義描述為一種意識形態,它把社會分為「人民」與「腐敗菁英」兩個對立的陣營,並將人民主權置於一切之上。書中描述當代的民粹主義運動──歐洲右翼政黨、拉丁美洲的左翼總統和美國的茶黨運動,並舉阿根廷的胡安.裴隆、委內瑞拉的查維茲、法國的讓-馬里.勒朋、以及澳洲的寶琳.韓森等深具魅力的民粹主義領袖,來說明這種意識形態的實際力量。儘管民粹主義最終是民主的一部分,但民粹主義力量對民主政治構成了越來越大的挑戰,不同國家的政治趨勢也是21世紀國際政治關注的焦點。
本書特色
剖析20世紀以來歐洲與拉丁美洲的民粹現象,釐清民粹主義的意義,及其對民主的挑戰。是了解民粹主義/當代國際政治的入門書。
作者簡介
卡斯.穆德 Cas Mudde
荷蘭政治學家,於英國愛丁堡大學、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等擔任教職後,2008年移居美國,擔任喬治亞大學公共和國際事務學院教授、挪威奧斯陸大學極端主義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歐美的極端主義和民主領域,尤其是民粹主義激進右翼政黨。亦為衛報美國版的專欄作家;並開設雙周播客頻道。
克里斯托巴.卡特瓦塞爾 Cristóbal Rovira Kaltwasser
智利迪耶哥.波塔萊斯大學 (Diego Portales University UDP) 政治學院教授,社會衝突與凝聚力研究中心 (COES) 的副研究員,曾任柏林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和聯合國開發計畫署 (UNDP) 智利局的人類發展小組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是比較政治,特別是民粹主義與民主之間的矛盾關係。
譯者簡介
徐承恩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哲學碩士,業餘香港研究學者,研究範疇包括香港歷史、中國邊陲史以及國族主義。著作包括《香港,鬱躁的家邦:本土觀點的香港源流史(增修版)》(左岸)、《思索家邦:中國殖民主義狂潮下的香港》(前衛);譯作包括《逆天抗命:香港如何對世界上最大的獨裁者說不》、《法西斯主義》(與本書同屬左岸出版〈牛津非常短講〉系列)。
名人推薦
吳叡人(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
李明璁(社會學家、作家)
唐光華(樂觀書院青少年哲學教師)
張鐵志(VERSE雜誌社長兼總編輯)
陳榮彬(臺大翻譯碩士學程助理教授)
黃惠貞(歷史教師深根聯盟發言人)
葉浩(政大政治系副教授)
錢永祥(《思想》雜誌總編輯)
顏擇雅(作家、出版人)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