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對這種劃時代的瘟疫挑戰下,教會與基督徒要如何因應,要如何扮演做為上帝僕人、使者的角色,以及在信仰、神學上有什麼調適與洞察,來從疫情經驗探查上帝的作為與人類的責任,教會如何思考在疫情中的宣教以及信仰團契的轉型?這些都是急迫的課題。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自疫情發生初期即規畫舉辦與此次疫情相關的研討會,採取實體與虛擬網路雙軌方式舉辦,包括來自美國、日本、印度、越南及台灣五個國家的學者、專家一起共襄盛舉。希望這些文字的出版能帶給教會以及社會中有這方面關心的朋友不同角度的參考與幫助。
「中華民國的外交官,沒有悲觀的權利。」 半世紀的記憶,道盡台灣國際關係的特殊性。 「『中道』(moderation)與『審慎』(prudence)是個人一生職涯的四字箴言。」──李大維
☆★如果明天就是臺海戰爭,世界將如何回應「臺灣有事」? ☆★統整臺灣國防部及日本防衛省軍事動態數據,以新聞圖表呈現解放軍海空擾臺的真實狀況與變化 ☆★重要專家的關鍵訪談,從國防策略、歷史、思想、民間意向到公民社會,多角度呈現臺日沖之間對「臺灣有事」的觀點歧異與對話可能
★音樂系畢業的少年郎,分享定位解放軍設施的獨門祕訣,邀請大家一起守護台灣! ★普通人也能運用公開來源情報(OSINT)看透軍事迷霧! ★特別收錄:〈解放軍信息支援部隊的編制與任務導向〉絕密資訊首次公開!
如果聖經中有個青少年團契,我們看見了嗎? 約瑟、大衛和但以理,這些耳熟能詳的大人物,我們總是只看他們的年少得志,卻輕忽他們的混沌掙扎。 基哈西、米非波設和耶弗他的女兒,這些不曾被注目的邊緣人,我們總是忽略上帝對他們的關照,進不去他們的內心世界。 更不用說,她瑪、暗嫩和押沙龍,聖經中最黑暗的一頁,我...
《天下大亂》是作者對川普政府之中國政策的形成與矛盾、共識與衝突、希望與危機的全面紀錄與檢討。悲觀地看,川普個人與政府內部的混亂導致其中國政策難以發揮功效。樂觀地看,川普的登台意外地打破中國悉心培植的建制派中國專家的壟斷,開啟了美國強硬反擊的契機,從科技、貿易、學術、軍事經濟各角度展開全面抗中。
這世界不是「非我家」,而是上帝的家園。 神學家沃弗及麥克安納利林茨以抽絲剝繭、縝密連貫的經文詮釋,揉合聖經的三卷書,對全球種族、社會、思潮問題,以及政治、經濟、生態等難解問題,提出耳目一新的家園神學。
一場聆聽與觀看的饗宴,重返約翰異象的信息現場,看懂啟示錄的象徵與符號。本書結合藝術、建築與文本的視覺釋經,幫助讀者理解每幅異象圖畫中象徵與符號所代表的文化背景和意義,進而明白整幅啟示錄大圖畫的信息。
不同於馬太、馬可、路加,約翰福音的作者自始至終只用「記號」一詞來描繪耶穌所行的神蹟。對他而言,這些超自然現象不是展現神的大能而已,更是標示著主耶穌真正身分與使命的記號。《耶穌的記號》將帶你跳脫依照章節或事件劃分的傳統讀經框架,從七個神蹟記號看清楚約翰福音的整體信息。
讓1百公里寬的台灣海峽,成為阻絕中國的「護城河」!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日本海軍中將、澳洲國防官員、丹麥首相及吳怡農等, 全球傑出軍事和政治領導者,聯手為台灣提供威懾中國進犯的緊急建言及可行良策。
★ 福音聯盟(The Gospel Coalition)年度好書 ★ 腦神經靈修學首部曲 結合神經科學、人際神經生物學、心理學、臨床經驗與聖經敘事,深刻描繪羞愧如何悄然滲入思想、關係、信仰生活,以及走出羞愧的唯一途徑。
當中國社會因「爛尾工程」「爛尾樓」乃至「爛尾娃」等問題而民怨四起,余杰最新力作 《爛尾國度》 應運而生,深度剖析這個「爛尾」現象背後的體制根源。
★★★★★貝里集30年大成鉅作 「本書可說是透過貝里文化人類學的鏡頭,捕捉耶穌生平關鍵時刻的一幅印象派畫作。」——曾思瀚 貝里透過他對中東在地文化的深入觀察和生活經驗,以及近東文獻、中東學者的註釋研究、不同譯本的比較和文學修辭,來詮釋新約福音書中耶穌的生平和比喻。諸如耶穌降生、理解八福、有罪的女人...
在臺灣,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有關新聞媒體對於這兩位世紀領導者的相關報導,也有相當豐富的資料和著述,但余杰用他一貫犀利的政治評論,將中美兩國領導者合在一本書,他說:「向右的川普與向左的習近平,背道而馳,但因為地球是圓的,他們終將正面對決!」
他們曾攜手登上權力與財富頂峰,直到其中一人「被消失」…… ◤這是一本絕無僅有又極具時代意義的回憶錄, 講述一對中國企業家夫婦如何藉由結交權貴,將資產累積至數十億美元,又為何妻子會突然失蹤,並揭露中國紅色權貴家族與中國富豪共同攫取鉅額財富的內幕真相。◢
★臺灣國際新聞指標自媒體「敏迪選讀」創辦人首部著作! ★幽默詼諧的口吻×好消化好吸收的解析×親近無距離的閱讀體驗,培養不被帶風向的國際識讀力,從這裡開始!
和誰結婚不是重點, 列擇偶條件前先問自己:我為什麼想結婚? 為了逃離原生家庭? 年紀到了一直被催婚? 身邊朋友都結婚了,我也要? 只要進入婚姻就不會再寂寞了? 因為已經發生過關係,要負責到底? 還是,沒為什麼,只因為我愛他/她?
讓一個真正參與兩岸歷史的人,來談談那些攸關史地格局的事。 王丹睽違一年最新代表作,以親身體驗為時代問答,留下嶄新註腳。 在讀過本書之前,別說你懂中國、關心台灣!
詩篇119篇是聖經中最長的一章,全部有176節,當作者(不可考)撰寫時,平均以八節為一單位,均分為22小篇。作者將許多人視為艱澀難懂且甚難遵行的律法,看為高貴似寶藏,也重複多次對神話語的愛慕與渴望。這一章位於整個新舊約聖經的最中心處,代表著神對信徒最基本的期待,本書將我的攝影作品,與22小篇結合,期...
台大超人氣「愛情社會學」課程精華,讓你在微笑和思考中,重新學會「愛」! 深理論×軟故事,以社會學分析愛情,比喃喃自語有理,比神回覆精闢!
書介
在面對這種劃時代的瘟疫挑戰下,教會與基督徒要如何因應,要如何扮演做為上帝僕人、使者的角色,以及在信仰、神學上有什麼調適與洞察,來從疫情經驗探查上帝的作為與人類的責任,教會如何思考在疫情中的宣教以及信仰團契的轉型?這些都是急迫的課題。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自疫情發生初期即規畫舉辦與此次疫情相關的研討會,採取實體與虛擬網路雙軌方式舉辦,包括來自美國、日本、印度、越南及台灣五個國家的學者、專家一起共襄盛舉。希望這些文字的出版能帶給教會以及社會中有這方面關心的朋友不同角度的參考與幫助。
目錄
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研討會叢書 系列序/黃伯和
序 新冠疫情對教會的挑戰與啟示/黃伯和
歷史中的瘟疫與教會的因應
疫情與教會:歷史反思和未來展望/高井由紀
COVID-19衝擊下的基督教會及神學反思/鄭仰恩
認識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知多少?疫情何時了?/黃勝雄
瘟疫是神手中的工具──由醫學全人關懷角度的反思/郭英調
體驗變形神學的醫病趕鬼:以馬可福音的耶穌醫病趕鬼為例初探猶太教神學如何變形為基督教神學及如何應用於當代宣教/廖學銘
新冠疫情的社會影響及基督徒的回應
後疫情時代讓我們更趨近平等嗎?檢視Michael J. Sandel反對才德至上的觀點/劉俊麟
調適:後疫情時代的教會與信仰/佘日新
武漢肺炎疫情大停工後的企業經營再思/吳道昌
從疫情反思神的經濟法則與全球發展趨勢/林榮恩
新冠疫情的挑戰與教會的因應
信仰看防疫/蔡茂堂
武漢肺炎疫情期間竹塘教會的應變與教牧省思/莊孝盛
太平境教會因應COVID-19防疫措施/侯良信、將銘章
新冠疫情中的越南天主教會:挑戰與反思/阮盛
新冠疫情的神學反思
從常與非常的觀點反思COVID-19之後的信仰變化/李茂榮
從生態看COVID-19(武漢肺炎)全面重置的神學意涵/楊順從
後疫情時代對神學的挑戰/黃伯和
The COVID-19: A Challenge for Transformative Theology in Asia
新冠疫情:挑戰亞洲神學的更新與變化/Wati Longchar
附錄
附錄一:研討會議程
附錄二:講員名單
附錄三:與會者名單
附錄四:合辦單位介紹
序
2019年底從中國武漢傳出新冠狀病毒疫情,當時沒有人預料到一個全球性的大型瘟疫即將席捲全球。發生地的中國官方一方面否認病毒人傳人,還口口聲聲可管可控。信誓旦旦的要世人不必擔心。連擔負世界疾病管理的「世界衛生組織」也附和中國官方的說法。該組織的秘書長譚德塞近乎諂媚式的讚美中國的防疫,除了附和中國官方可管可控的口水外,還一再要世界各國感謝中國,同時拒絕一些專家要求世衛組織將疫情宣布為全球緊急事件。就這樣拖延了數個星期導致疫情如燎原般的擴大成無可挽救的慘劇。截至本書付印出版的時間(2021年11月4日),這波疫情已經造成超過2億4800萬人確診,500多萬人死亡的規模。雖然疫苗注射的鋪蓋率逐漸提升,病毒的變種卻也與時俱進。突破性的感染仍時有所聞。也就是說這波疫情的發展迄今仍然看不到盡頭。
2億多人染疫,500多萬人死亡這種規模的瘟疫在人類歷史上還算不上是最嚴重的規模。但是以其影響的層面、國家數目之廣泛,以及在防疫作為上的封城、口罩、社交距離所造成的社會心理、傳統社群關係的價值之影響,而至其對全球化發展、強權爭霸、國際產業鏈的重置所帶給國際社會的衝擊都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
在面對這種劃時代的瘟疫挑戰下,教會與基督徒要如何因應,要如何扮演做為上帝僕人、使者的角色,以及在信仰、神學上有什麼調適與洞察,來從疫情經驗探查上帝的作為與人類的責任,教會如何思考在疫情中的宣教以及信仰團契的轉型?這些都是急迫的課題。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自疫情發生初期即規畫舉辦與此次疫情相關的研討會,並獲得嘉義基督教醫院、台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台南神學院、長榮大學神學院以及竹塘基督長老教會的同意合辦,台南青年會(YMCA)也參與協辦。
本次研討會因為疫情的關係採取實體與虛擬網路雙軌方式舉辦,包括來自美國、日本、印度、越南及台灣五個國家的學者、專家一起共襄盛舉。是一次成功的疫情影響下新常態的實驗性國際研討會。除了感謝合辦單位的支持、合作外,要特別謝謝嘉義基督教醫院在場地及設備上的支援,以及院方大力的協助。希望這些文字的出版能帶給教會以及社會中有這方面關心的朋友不同角度的參考與幫助。願榮耀歸於上帝。
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 主任
黃伯和謹識
2021年10月9日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