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與Covid-19共存逐漸成為全球的趨勢,而中國卻未放棄「清零」政策,不惜一切代價防止病毒在中國的蔓延,而與之相伴的是,為此所付出的經濟代價:停擺的旅遊業和服務業;花耗巨資與人力所建設與維持的方艙與大規模頻繁核酸檢測;以及風波不斷的房地產業。消滅不了新冠病毒繁殖的清零政策,卻讓中國經濟日停滯,甚至走向衰落。
端傳媒整理10篇文章,關注於清零政策背後所帶來的經濟衰退,探討為阻止Covid-19蔓延於中國,經濟付出代價的同時,大眾將受到怎樣的影響,而這些影響與代價又可以給中國社會帶來怎樣的變化?
◎ 章節介紹
中國地方財政危機:當超級國家能力一再凍結「危機」,誰將承擔後果?
中國公務員降薪潮:他們仍是清零時代的「倖存者」
中國房地產從業者口述:當作爲經濟引擎的行業失去信心
解封不是結束,只是另一個開始:懸崖邊的上海餐飲業
改不掉的紅碼與要不回的存款,河南村鎮銀行儲戶的雙種困境
中國百城業主宣布「停貸」,爛尾樓問題懸而難決
被毀約、去西部、進體制,大陸逾千萬畢業生如何「上岸」?
中國航空業大蕭條中,失去自由的飛行從業者
「被爛尾樓選中的人」:斷供是我們唯一的出路
黯然退市、接受重罰——滴滴被「重鎚」的背後與中國政經底層邏輯的變化
《反抗的共同體》詳述從雨傘運動到反送中運動的源起、過程與影響,擴及中共政權的因應、國際之間的角力(包括台灣),最終試圖逼近反抗運動如何形塑這一代香港人的身份認同,進而長出一個命運共同體。
在真相製造的時代,相逢在網路與社群媒體的我們, 究竟是更容易溝通、融合、化解歧見;還是彼此誤解、仇視,甚而分崩離析?
2009年,中國決定投入450億元人民幣鉅資在全球推廣「大外宣計畫」,藉此與西方媒體「爭奪話語權」。至今十年已經過去,中國的紅色滲透效果如何?民主世界最引以為傲的言論自由,如果被中共的宣傳機器徹底佔據後,會發生怎樣的事情?當民主國家獨立運作、作為第四權的媒體,都變成中國官方關係企業以後,我們還能知道...
2019 年伊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40 年之際,向台灣提出在「九二共識」下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蔡英文隨即回應「一國兩制」並非台灣共識。 網上不難看到一句話:「今日香港,明日台灣」。實行「一國兩制」將近 22 年的香港,經歷了沙士、雨傘運動,當初五十年不變的承諾下,香港的政制...
翻開課本,你看到的是怎樣的歷史? 太平天國是反封建反西方的愛國起義,抑或是和義和團一樣的宗教狂熱暴徒?文化大革命中,官方暴力遠遠大於民間暴力? 歷史記憶素來是政治權力試圖控制的對象,而校園作為新生代際社會化的主要場所,歷史教科書首當其衝,成為國家意識形態爭奪的戰場。歷史如何被教授、歷史教育如何定...
你相不相信,有一家公司可以窺視所有人的心智、 可以瞄準最脆弱的一群人, 偷走群眾的自我認知,植入有錢人想要的版本? 在本書中,Christopher Wylie以「主謀者視角」,首度公開數位心理戰的第一手內幕。
面對世界急遽變化的政治形勢,國際間的孤立與國內緊迫抑鬱的政治高壓,該如何解釋中國這輛龐大的高速列車,如何走向當今的軌道?加速主義亦或是新左派能成為解答的關鍵嗎? 以往薄熙來動員大範圍群眾,從體制外施壓體制內高層的「重慶模式」,如何被習近平吸收、挪用乃至於重構成徹頭徹尾的民族主義與強國心態?又如何體...
在逐漸噤聲的人民共和國,仍有一群知識分子不願沉默 他們非官方、無編制、在人民之間——自豪為「民間」 ★中文版獨家收錄〈對話魏簡〉、〈對話賈樟柯〉★
川普只繳了750元的稅,比一個美國工人還低 聯電的稅率只有0.3%,你我的稅率卻從5%一路直衝20% 為什麼錢永遠只流入有錢人的口袋!?
「正因曾是上級國民,當我自己掉到社會底層後, 才能冷靜觀察那些在底層打滾的人。 各位如果覺得『觀察』一詞太過傲慢, 不妨改成『客觀看待』吧。 我想將自己的所見、所為、所感、所想, 毫無保留地寫下來。」 ───赤松利市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