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祖全書名壇新咏小序
詩家以杜少陵李青蓮白香山為最。然杜詩敦厚。而愁苦者多。李詩秀麗。而放縱者多。白詩明易。而泛濫者多。我祖師自唐迄今。遙遙千載。遍周寰宇。其得於耳目間者。不啻蘊兩大之文章。會三才之妙道。凡一言一句。別有新聲。或正或葩。初無定體。不拘韻。不苦吟。本渾然而出於自然。由自然而歸於渾然。至矣哉。瀟灑神仙。風流羽客。假乩沙為遊戲三昩地。豈欲以詩名餌世。而與杜李白相較乎。然其氣若長虹韻如新月。則又集三子之成。而無三子之病也。試觀書中渾成集。葫頭集。文集。涵三雜咏。概可知矣。茲因重輯。復網遺珠。得湖郡之雲巢精舍。雲怡草堂。蘇城彭氏之質神錄。松江趙氏之玉清垂訓。山左之趵突泉。各處降筆論說詩詞。彚為一卷。顏其名曰。名壇新咏。葢亦風雅之餘緒云耳。
乾隆乙未季夏望前一日錢塘萬善子邵志琳敬序
文昌心懺序
葢聞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雨露無私墜。聖賢奉此無私之心。著書立說。以開化愚蒙。不過引人漸歸於正。不忍覩其自暴自棄耳。予本儒家子。素不諳玄宗。晚參大道。得契宗旨。豈漫無理道而妄言飛昇哉。其源本於孝悌忠信。德性問學。方得脫離塵垢。神遊宇內。奈世人不察。謬謂神仙可冀。夫神仙何嘗不可冀哉。源之不清。流而自濁。本之不立。枝何以茂。故聖賢垂訓。教人敦行孝悌。所以先務其本也。予憫世之愚昩。降示乩筆。若隱若現者。體聖人胞與之懷以覺世耳。而不知者。誣為虛誕。抑思天地神祇。昭布森列。安用此無稽之談哉。故帝君首言誠意。意不誠。身何以修。聖賢教人誠意。在毋自欺。予也。身列仙班。位為卿相。豈猶世之術家者流。挾其術以自欺而欺人乎。遂乃拜手稽首而作頌曰。聖訓煌煌。闡發綱常。如夜之鐘。如日之光。喚醒爾夢。洗滌爾腸。五千道德。去邪彰彰。不用斧鉞。民皆善臧。
乾隆癸巳桂月降於聚真壇
太上慈凡度厄千真雷懴序
天不言。示之以行與事。聖有言。傳之以經與典。知行與事。而悟不言之理者。世有幾人哉。讀經與典。而感有言之教者。我庶幾遇之。故清寧各奠以後。三教並談。儒明五倫。釋宣九品。道立三乘。無非覺凡子之迷途。為上達者作指南耳。奈世風逾下。人心日漓。帝訓王謨。為取功名之捷徑。而惡端滋矣。仙經佛典。為起貪癡之根本。而幻惑多矣。太上所以哀憫凡愚。垂是寶文。先談虛皇高聖。而道脉之由來著。次談治世神真。而道力之瀰綸廣。終言陰山果報。而道法之功行宏。俾世上諸生之懴罪有由。悔心有路。其感善創逸之功。豈淺鮮哉。由是知日月之臨。有照有不照。三光之明。有及有不及。而雷聲所發。驚于耳。惕于心。愚智皆同。人物合一。世間君子。讀斯文者。直使三教已陳之跡。於此更新。上帝好生之意。由斯益振。則過化存神之妙。此懴真與天地同流。豈云小補已哉。
廬山純陽子洞賓氏為之筆
金丹內煉自序
葢自鴻濛覺世。廣開法度於有情。帝道遐昌。指引迷津以逸世。重陽受道。派自終南。始晤上陽。遙傳失秘。今者蘭塲設備。重建金丹。接上世之祥光。繼下嗣之仙訣。乃茲緣聚玩真。整書傳於覺路。鳩集同嗣。得方明於見式。功尋玄禮。重知袖裡乾坤。靜悟虛無。自得壼中日月。從此雲衢有路。法指天階。功成上昇。風雷擁護。上承帝澤之洪恩。下濟三途之疾苦。冠裳整肅。同來聚樂仙鄉。草野凡夫。盡霑恩施法界。特發虔心。以傳後脈。庶幾下嗣無誤。以覺出凡入聖之階云爾。是為之序。
時乾隆壬午孟夏 金丹授道呂嵓撰
放生會序
純陽開放生有會。而喜作序曰。上天好生。死即生之。生種生類。生在死矣。是境境含生趣。地地具生種。時時完生機。候候足生意。物物懷生根。氣氣節生序。滅之無可滅之法。故有惡類之不除。長之有可長之方。故有貴品之恒傳。生惡得以放而生。生豈可以不放而即不生歟。嗚呼。有放之者曰。肥鮮過三寸。本與穢汙等。口腹何足尊。害及諸性命。似矣。抑知生類中。有鉅啖其細。○啄其馴者。不可勝量。放生者見之。將惡其傷生以殺之。殺之不可盡殺。而傷生者起曰。子放生。我獨非生乎。主其生者。非天而何。夫天未嘗殺惡人以刀斧。而惡人不無生。即有殺惡人以警世。亦人之誣天以殺戮。子放生而有惡心。恐未善。子將何辭。嗚呼。如是則放生之無益於放。當任饕餮之嗜慾不為過。畏慎惜物以澹泊不為功矣。是真無善惡。而廢禍福之報也。放之云者。體天地好生之心爾。故天不欲人之殺其生也。水以生之。山以生之。又設江湖河海以藏之。峻嶺谷穴以潛之。吁嗟。抑何人之不好生。而令天地之用心有若是。吁嗟。人之不好生。而天地乃若是。此獨好生。是即水之有可藏。山之有可潛。而佐天地之用心也。我安得不為合天地之心以為心者序。
原書序 假如我不幸被困在一個荒島上,而又命定只能存有一本可讀的書,且無法保有其他書籍的話;我會毫不遲疑選露意絲茜所著的這本偉大巨著:《生命的重建》。 這本巨著不單給人以師長般的教導,而且是由這位女作家以親身經歷寫出,所以有非常感人、巨大的影響力。我們每個人都希望知道有關自己生命的一切。這本書就是...
靈隱罷翁晦山樵戒顯筆記 趙志清挂冠修行先幾免禍 山東人趙志清,以孝廉被選為河間府贊皇縣的縣令。做官的三年期間,非常的清廉公正且仁民愛物,很得老百姓的愛戴。有一天,他忽然到太守凌聖功的家裡請辭官位。太守問他為什麼?他回答說,由於知道宿世因緣的緣故,不得不辭官歸故里。太守更加好奇,問他宿...
序 社會潮流日趨變態,尤以淫風為盛,因社交公開,家庭之中,男士每喜拈花惹草,自命風流;婦女紅杏外遇,自詡高尚。青年男女受洋風所染,好讀色情書刊而心搖,喜觀歡愛影劇而神飛,情難自禁,越軌頻傳,一旦難以結合,則悲劇屢生,不幸也哉!神聖人倫,淪為獸慾;又多不肖,凌辱婦女,奸淫無辜,其罪不赦,地獄色鬼...
呂祖全書名壇新咏小序
詩家以杜少陵李青蓮白香山為最。然杜詩敦厚。而愁苦者多。李詩秀麗。而放縱者多。白詩明易。而泛濫者多。我祖師自唐迄今。遙遙千載。遍周寰宇。其得於耳目間者。不啻蘊兩大之文章。會三才之妙道。凡一言一句。別有新聲。或正或葩。初無定體。不拘韻。不苦吟。本渾然而出於自然。由自然而歸於渾然。至矣哉。瀟灑神仙。風流羽客。假乩沙為遊戲三昩地。豈欲以詩名餌世。而與杜李白相較乎。然其氣若長虹韻如新月。則又集三子之成。而無三子之病也。試觀書中渾成集。葫頭集。文集。涵三雜咏。概可知矣。茲因重輯。復網遺珠。得湖郡之雲巢精舍。雲怡草堂。蘇城彭氏之質神錄。松江趙氏之玉清垂訓。山左之趵突泉。各處降筆論說詩詞。彚為一卷。顏其名曰。名壇新咏。葢亦風雅之餘緒云耳。
乾隆乙未季夏望前一日錢塘萬善子邵志琳敬序
文昌心懺序
葢聞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雨露無私墜。聖賢奉此無私之心。著書立說。以開化愚蒙。不過引人漸歸於正。不忍覩其自暴自棄耳。予本儒家子。素不諳玄宗。晚參大道。得契宗旨。豈漫無理道而妄言飛昇哉。其源本於孝悌忠信。德性問學。方得脫離塵垢。神遊宇內。奈世人不察。謬謂神仙可冀。夫神仙何嘗不可冀哉。源之不清。流而自濁。本之不立。枝何以茂。故聖賢垂訓。教人敦行孝悌。所以先務其本也。予憫世之愚昩。降示乩筆。若隱若現者。體聖人胞與之懷以覺世耳。而不知者。誣為虛誕。抑思天地神祇。昭布森列。安用此無稽之談哉。故帝君首言誠意。意不誠。身何以修。聖賢教人誠意。在毋自欺。予也。身列仙班。位為卿相。豈猶世之術家者流。挾其術以自欺而欺人乎。遂乃拜手稽首而作頌曰。聖訓煌煌。闡發綱常。如夜之鐘。如日之光。喚醒爾夢。洗滌爾腸。五千道德。去邪彰彰。不用斧鉞。民皆善臧。
乾隆癸巳桂月降於聚真壇
太上慈凡度厄千真雷懴序
天不言。示之以行與事。聖有言。傳之以經與典。知行與事。而悟不言之理者。世有幾人哉。讀經與典。而感有言之教者。我庶幾遇之。故清寧各奠以後。三教並談。儒明五倫。釋宣九品。道立三乘。無非覺凡子之迷途。為上達者作指南耳。奈世風逾下。人心日漓。帝訓王謨。為取功名之捷徑。而惡端滋矣。仙經佛典。為起貪癡之根本。而幻惑多矣。太上所以哀憫凡愚。垂是寶文。先談虛皇高聖。而道脉之由來著。次談治世神真。而道力之瀰綸廣。終言陰山果報。而道法之功行宏。俾世上諸生之懴罪有由。悔心有路。其感善創逸之功。豈淺鮮哉。由是知日月之臨。有照有不照。三光之明。有及有不及。而雷聲所發。驚于耳。惕于心。愚智皆同。人物合一。世間君子。讀斯文者。直使三教已陳之跡。於此更新。上帝好生之意。由斯益振。則過化存神之妙。此懴真與天地同流。豈云小補已哉。
廬山純陽子洞賓氏為之筆
金丹內煉自序
葢自鴻濛覺世。廣開法度於有情。帝道遐昌。指引迷津以逸世。重陽受道。派自終南。始晤上陽。遙傳失秘。今者蘭塲設備。重建金丹。接上世之祥光。繼下嗣之仙訣。乃茲緣聚玩真。整書傳於覺路。鳩集同嗣。得方明於見式。功尋玄禮。重知袖裡乾坤。靜悟虛無。自得壼中日月。從此雲衢有路。法指天階。功成上昇。風雷擁護。上承帝澤之洪恩。下濟三途之疾苦。冠裳整肅。同來聚樂仙鄉。草野凡夫。盡霑恩施法界。特發虔心。以傳後脈。庶幾下嗣無誤。以覺出凡入聖之階云爾。是為之序。
時乾隆壬午孟夏 金丹授道呂嵓撰
放生會序
純陽開放生有會。而喜作序曰。上天好生。死即生之。生種生類。生在死矣。是境境含生趣。地地具生種。時時完生機。候候足生意。物物懷生根。氣氣節生序。滅之無可滅之法。故有惡類之不除。長之有可長之方。故有貴品之恒傳。生惡得以放而生。生豈可以不放而即不生歟。嗚呼。有放之者曰。肥鮮過三寸。本與穢汙等。口腹何足尊。害及諸性命。似矣。抑知生類中。有鉅啖其細。○啄其馴者。不可勝量。放生者見之。將惡其傷生以殺之。殺之不可盡殺。而傷生者起曰。子放生。我獨非生乎。主其生者。非天而何。夫天未嘗殺惡人以刀斧。而惡人不無生。即有殺惡人以警世。亦人之誣天以殺戮。子放生而有惡心。恐未善。子將何辭。嗚呼。如是則放生之無益於放。當任饕餮之嗜慾不為過。畏慎惜物以澹泊不為功矣。是真無善惡。而廢禍福之報也。放之云者。體天地好生之心爾。故天不欲人之殺其生也。水以生之。山以生之。又設江湖河海以藏之。峻嶺谷穴以潛之。吁嗟。抑何人之不好生。而令天地之用心有若是。吁嗟。人之不好生。而天地乃若是。此獨好生。是即水之有可藏。山之有可潛。而佐天地之用心也。我安得不為合天地之心以為心者序。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