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噶瑪蘭 【30周年典藏版】
0 篇書評

少年噶瑪蘭 【30周年典藏版】

  • 出版日期: 2022/10/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4.9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eISBN: 9786267177235
  • ISBN: 9789865513382
  • 字數: 92,526
紙本書定價:NT$ 320
電子書定價:NT$ 320
電子書售價:NT$ 224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30週年典藏版
一趟噶瑪蘭少年尋找生命源頭的時光之旅……


這是一本集歷史、科幻、冒險、現實小說大成的作品。臺灣兒童文學大師李潼巧妙地結合電影運鏡、剪接等技術,現代與過去重疊敘述的手法,虛實交錯,生動說演一位有噶瑪蘭原住民血統的現代少年潘新格,意外穿越時空回到西元一八〇〇年祖先居住的加禮遠社,縷述一趟尋找生命源頭的時光之旅,揭開一幕幕淒美壯麗的移墾史。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66

    華文兒少奇幻第一女作家陳郁如,繼《修煉》後最新力作! 第一本以唐詩為背景的奇幻小說,重現1400年前中國古典文學之美 十五歲的柳宗元和唐朝詩人同名同姓,卻對唐詩一竅不通。 直到某天,他成功背會了<江雪>,意外來到一個神奇的異境, 在白雪皚皚的江邊,不見飛鳥人煙,只有一個戴著簑帽的漁翁在釣魚, 與詩...

  • 電子書: NT$ 168

    ☆十年構思,五年寫成! ☆博雅的東方文化,深沉的人文關懷,帶給讀者不可或缺的東方文化幻想體驗。 人類的世界也是妖怪的世界,只是你一直沒發現…… 《妖怪客棧1 姑獲鳥的紛爭》給你充滿想像的閱讀新體驗! 告訴你一個大祕密,妖怪一直生活在人類世界,「妖怪客棧」正是他們的庇護所。可是,這家客棧的...

  • 電子書: NT$ 252

    獵書遊戲是風靡全球的尋寶遊戲,但遊戲中尋找的不是寶藏,而是各式各樣的書。 熱愛閱讀的玩家們透過解謎尋寶的競賽,與其他人交流對書籍的愛好。

  • 電子書: NT$ 182

    鑽石大王凱斯巴哈在飯店裡被殺了!警方只在現場撿到一張紙條,上面寫著「8‧1‧3」。這宗離奇的連續殺人案件令人震驚。凶手究竟是誰?是亞森•羅蘋嗎?但他過去是從不殺人的。是另有其人嗎?

  • 電子書: NT$ 266

    年度暢銷作家陳郁如與國立故宮博物院首次攜手合作,打造暢銷50萬冊、華文奇幻必讀經典【仙靈傳奇】全新系列,跟著主角走進〈清明上河圖〉,來一趟推理解謎與文物鑑賞之旅。

  • 出版日期:2017-06-30
    特價 電子書: NT$ 164

    孩子非正常行為的背後,藏有著不為人知的故事,藏有著待解決的生命問題。我們需要信任孩子有解決問題的智慧。──蔡幸珍 一本離奇失蹤的小說手稿,一個住在女孩心裡的穿越怪獸, 讓她做下了驚人之舉,只為調查一件四十年前的懸案與遺憾…… 她,就是別人口中的壞學姊!  

  • 出版日期:2018-06-01
    電子書: NT$ 154

    連續幾天,班上都發生了奇怪的事:  第一天:有人的書包被丟到廁所,而且裡面竟然多了一個漢堡!  第二天:又在廁所裡撿到便當袋,裡面也多了一個包子! 第三天:為了解開謎團、找出唯一的真相,「廁所幫少年偵探團」成立了! 莫名其妙的早餐事件,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祕密?7-11的偷竊風波中,到底誰才是真正的...

  • 出版日期:2019-09-18
    電子書: NT$ 240

    青少年小說家林滿秋超越顛峰、最新魔幻寫實心理小說 歷經失去母親的孤獨與悲傷, 柳兒終於等到父親流浪歸來! 一個來自南美洲古墓的陪葬布偶, 從此改變這對父女的人生……

  • 電子書: NT$ 266

    睽違五年,繼【修煉】【仙靈傳奇】後, 年度暢銷作家陳郁如,全新奇幻大系! 跨越生死的世界觀,身歷其境的場景描繪,開啟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 自古以來,生命逝去後會化為靈心,前往養心池等待重回人世; 然而,若一個人生前帶著遺憾、怨恨等負面情緒, 靈心便會被帶往名為滯心澤的黑暗沼澤,遭受永恆的禁錮。

  • 電子書: NT$ 210

    網路世代的語言、意想不到的跌宕情節, 獻給每個徬徨少年,共同度過成長必經的失落與困惑! 繼《孤狗少年》與《麻達快跑》後.文學獎作家陳榕笙又一力作! 無論多麼平凡,只要用心挖掘, 一定可以找到屬於自己與眾不同的超能力!

  • 詳細資訊

    30週年典藏版
    一趟噶瑪蘭少年尋找生命源頭的時光之旅……


    這是一本集歷史、科幻、冒險、現實小說大成的作品。臺灣兒童文學大師李潼巧妙地結合電影運鏡、剪接等技術,現代與過去重疊敘述的手法,虛實交錯,生動說演一位有噶瑪蘭原住民血統的現代少年潘新格,意外穿越時空回到西元一八〇〇年祖先居住的加禮遠社,縷述一趟尋找生命源頭的時光之旅;一段古今交錯的初戀史;一探原住民敬天惜地的生活智慧,以及展現來自中國大陸漳、泉、粵各族,和世居蘭陽平原的噶瑪蘭族人的互動消長,揭開一幕幕淒美壯麗的移墾史。
    一位是「星媽」要求女兒追逐星夢的少女彭美蘭,一位是天真浪漫想去摘花而失蹤的少女春天,她們都與潘新格在不同時空下,有著淡淡情愫與精采對話……一陣閃電雷鳴後,在草嶺凹洞裡躲雨的潘新格回到了從前,與古人蕭竹友、何社商同行,展開他生命史中奇特的一頁。相隔近兩世紀,一條失而復得的山豬牙項鍊,透露出什麼訊息?一臺隨身聽和一包口香糖,又串起了哪些祕密?「虎字碑」與「雄鎮蠻煙」刻字,又告訴你我什麼故事?

    【本書關鍵字】
    噶瑪蘭族、李潼、臺灣歷史、文化尋根、宜蘭

    【本書資料】
    無注音
    適讀年齡:11歲以上

    【本書特色】
    1.蒙太奇電影手法,歷史大戲再現!
    結合電影運鏡、剪接等技術,虛實交錯、生動說演現代少年潘新格穿越時空,回到清朝祖先噶瑪蘭的居住地,尋找自我生命源頭的時光之旅。
    2.魔幻寫實創作法,開經典文學之先河!
    融合現代與過去重疊敘述的手法。在一陣閃電雷鳴後,在草嶺凹洞裡躲雨的少年潘新格回到了從前……他利用日記本把在「過去」的探險經過傳達到「現在」的彭美蘭身邊;他發現「隨身聽」失靈,但錄音效果仍然存在;他的阿公在他「過去」的夢中出現等等,這一切都展露了作者的巧心與慧心。
    3.從文化尋根出發,追尋在地認同的覺醒!
    「花、草、鹿、人和土地,都是上天的……加禮遠社的河水和土地,不是我們的,我們不能把它讓給誰。」作者巧妙地在作品中透過原住民傳統文化風俗與敬天惜地生活態度的演繹,讓少年潘新格重新認識自身的生命源頭,展現對原始生命力的追尋,並潛移默化埋下文化尋根、在地認同的種子。

    作者簡介
    李潼(1953~2004) 
     本名賴西安。出生花蓮,定居宜蘭縣羅東鎮。年輕時在校園民歌時代勤於歌詞創作,以〈散場電影〉、〈月琴〉、〈廟會〉最為膾炙人口。同時開始從事兒童文學創作,曾獲五十多項重要文學獎項,以《天鷹翱翔》、《再見天人菊》、《順風耳的新香爐》三部作品,連續獲得洪建全兒童文學創作獎少年小說首獎。
     一九九○年以《博士、布都與我》獲得第十五屆國家文藝獎。 
     李潼致力為少年小說創作,作品有《夏日鷺鷥林》、《我們的祕魔岩》、《尋找中央山脈的弟兄》、《少年噶瑪蘭》、《少年龍船隊》、《水柳村的抱抱樹》、《大聲公》(以上由小魯文化出版)、《老作家消失之謎》、《明日的茄苳老師》、《太平山情事》、《遊俠少年行》等。散文〈破紀錄〉、〈油條報紙.文字夢〉、〈老榕樹下讀報紙〉、〈熱荔枝〉、〈收集喜悅〉、〈做人做事做長久〉、〈瑞穗的靜夜〉、〈少年傀儡師〉等,選入國中、國小國文課本。另有作品翻譯成英、日、韓等多國語文,並改編為偶劇、舞臺劇與動畫影片。
     作品的質與量為臺灣兒童文學作家中罕見。

    媒體推薦

    典藏推薦(按姓氏筆畫列名)
    林文寶/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榮譽教授
    吳緯婷/詩人、宜蘭人
    吳韻宇/教育部閱讀推手教師、國中教師
    郎祖筠/全方位表演藝術工作者
    徐瑩珊/嘉義縣興中國小教師
    許建崑/東海大學中文系教授暨兒童文學工作者
    陳曜裕/宜蘭縣蘭陽女中教師
    張子樟/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前所長、文字閱讀推廣人
    張苡慧/新北市榮富國小圖書管理暨閱讀推動教師
    曾璧光/宜蘭縣蘭陽女中校長
    葛琦霞/悅讀學堂執行長、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兼任講師
    歐陽秀幸/臺北市立螢橋國中校長
    謝承志/資深故事人、教育工作者
    蘇達/金鐘50戲劇節目最佳男配角

    吳緯婷/詩人、宜蘭人
    看過刺桐花開十次的時候,初讀《少年噶瑪蘭》。三色轟然觸地的閃電、逆行的秒針、靈幻日記本、山豬牙項鍊、男女的青澀情愫,對於和書中角色年齡相仿的我,留下決定性的小說經驗。也自此每看到龜山島,眼前就浮現迎風遍開的野百合,美而且憂傷。
    三十次刺桐花開後,重讀《少年噶瑪蘭》,原來是一封給宜蘭的情書。融合史實奇想,為土地獻上頌歌,在撕裂處敷裹希望。天地一瞬,遊雲過客,加禮遠河仍像一條閃著鱗光的蛇,從身邊悠悠流走,旁觀所有祕密。

    吳韻宇/教育部閱讀推手教師、國中教師
    魔幻與寫實交錯、現代與過去並存,這是現代的戲劇文學,常吸引人的手法,而三十年前,李潼老師即以這樣的構思完成《少年噶瑪蘭》,時至今日重讀,依舊令人激盪不已。小說中透過噶瑪蘭少年尋根的故事,教會我們愛從認識開始,在虛實的情節中,血脈相連如同河水與土地般永恆連結。小說第一章中有段敍述:「哀傷且盛裝的女巫,在河邊為河神頌讃。……幸好,河面遼闊,啼聲竟變得悠揚。」在我們心中也是永恆的李潼老師,留下的書篇亦如同河面遼闊,在所有想念他的讀者心中,文字啼聲盡是悠揚。

    徐瑩珊/嘉義縣興中國小教師
    這是一本「少年」文學小說,而初次閱讀的我已年過半百。在閱讀過程中,好幾次的心中悸動,不自主地放慢了閱讀速度,細細咀嚼書中文句,藉由李潼老師細膩的描述,我看到了宜蘭的山光水色,也體驗到噶瑪蘭的平埔族文化與風情,更感受到時間河流裡的情牽夢繫!望著腳趾頭那道摺痕,此刻難以道盡的情緒是歌德那句話:「歷史帶給人們感動!」

    陳曜裕/宜蘭縣蘭陽女中教師
    歷史不斷地於今被論證,提及的內容卻只在過去了。《少年噶瑪蘭》不急於伸張觀念,簡單地憑藉一齣現代人並不陌生的穿越劇,穿插不同史料,帶領讀者拿捏歷史會是什麼?詮釋應當如何?說話畢竟容易,對青少年不免有說教之嫌;書中拋下答案,雖然情節仍是一種指引,卻溫柔許多。當然,書末「終曲」是否為一種現代隱喻?年表有無等同確認?也許所謂歷史,仍要如最後主角再次失蹤於現世,才能因重讀與思索而延續。

    張苡慧/新北市榮富國小圖書管理暨閱讀推動教師
    國中初次閱讀《少年噶瑪蘭》,感動我的是潘新格和春天相知相惜的情感。覺得龜山島的百合花—芬芳!研究所再讀《少年噶瑪蘭》,感動我的是李潼老師對兒童文學傾生命之力的投入,不論是一直突破的創新寫作手法或是貼近鄉土的寫作視角,讓作品充滿力量。覺得噶瑪蘭的藍天—遼闊!開始教書後和學生一起三讀《少年噶瑪蘭》,感動我的是在跨越近三十年,孩子們跟我有一樣的驚喜與感受,看他們爭先分享書裡喜歡的段落,恍然回到初遇《少年噶瑪蘭》有風吹過的午後。覺得《少年噶瑪蘭》—恆久!開啟閱讀這道穿越的門,遇見更多的美麗與感動……

    曾璧光/宜蘭縣蘭陽女中校長
    這是一本值得少年人細讀的好書,以小說的筆法,成功刻畫大時代脈絡下的原民少年的族群認同;這更是一本值得想要理解宜蘭發展的讀者,細細品嚐的好書,在如幻似真的妙筆之中,不著痕跡地帶領讀者穿越時空,融入蘭陽平原的開拓歷史與文化內涵,更在極具戲劇張力的閱讀引力下,帶領讀者深刻而輕易地體會蘭陽平原的地理人文與生活之美。

    歐陽秀幸/臺北市立螢橋國中校長
    穿越劇在近幾年是大受歡迎的影視劇形式,運用時空交錯元素,交織出豐富的戲劇情節。而早在三十年前出版的《少年噶瑪蘭》一書,作者李潼便巧妙運用古今虛實的手法,導引出主角在歷史長河中,如何尋找自我認同的尋根之旅。
    書中主角潘新格有幸回到過去,重新檢視找到答案的故事,再次提醒我們:尋根議題在已經容納更多新住民的臺灣社會中,想必將持續著也更顯重要。因此,理解歷史、致力族群融合、尊重包容彼此生存背景,才是臺灣社會應努力經營的世代集體情感和記憶,我想這本書應該可以帶給我們更深刻的思考。

    謝承志/資深故事人、教育工作者
    李潼的《少年噶瑪蘭》,付梓近三十年之際重版出來,很禁得起時間的考驗,永不因時間褪色。為什麼《少年噶瑪蘭》值得一讀再讀?正是透過閱讀,將情感投射於「潘新格」身上,進而能思考此刻自我與群體間的關係。我真心認為每個世代都該重新檢視,那些曾經陪伴、度過成長的經典,進而反思「這部作品可以如何反映現下」?
    這是一趟跟著「潘新格」的穿越尋根之旅,找回了我們的身分認同。如同書中阿公所言,「每個人總是要知道過去,才好走將來;知道祖先的歷史,知道過去的對與不對,將來才會減少錯誤。」
    最後,偷偷告訴讀過《少年噶瑪蘭》的老朋友們,我們很榮幸參與書中「終曲」時間軸,從二〇二〇年,邁向二〇二一年。這些故事之後發生的事,是否讓讀者們繼續締造故事下去呢?請打開這本書吧!

    同學感動分享
    吳欣穎/宜蘭縣蘭陽女中學生
    《少年噶瑪蘭》中原本毫無交集、不同時空的人能夠互相幫助、交流,甚至產生感情,著實讓我想像要是哪天能像潘新格一樣穿越時空,會發生怎樣的火花?有什麼心境改變?事後每次重讀這本書就彷彿穿越一次,回到現實後都能體會到新的感受。但令我感到可惜的是故事在回到現代後,瞬間畫下句點,原本以為會有更多後續發展及故事敘寫,作者卻留下大量想像,僅以年表展現,徒留最後的想像讓人徘徊。然而也是因為如此,我才會一再地閱讀吧。

    李昀芊/宜蘭縣蘭陽女中學生
    《少年噶瑪蘭》講述先人耕耘與辛勞歷史,不只是熱愛土地之情,更多的是關於「認同」的故事。我就這樣搭乘時光機回到古老臺灣,作為讀者來回穿梭,成為時空中的遊子,和主角潘新格一同在時光旅程中辛苦、歡笑、流淚,字裡行間皆是感動。若我們能了解祖先長久以來的汗水,記起春天受騙的教訓,學習巴布的善良,欽佩整個噶瑪蘭族的生存法則,那麼我們就能在這時空旅行裡,做一個敬愛土地的尋根旅人,自信地走在自己的路上。

    林亮旼/宜蘭縣蘭陽女中學生
    閱讀《少年噶瑪蘭》後,我尤其著迷於此書對景色及人物的描寫,不論是描繪漂亮的景致或刻畫人物細膩的感情,都栩栩如生呈現眼前。同時,書中的人事物十分貼近宜蘭風情及文化,使讀者快速縮短與角色間的距離,成功卻不突兀地讓現代噶瑪蘭人面對過去噶瑪蘭人。書中無成見的少年直接看到原住民最真實的一面,使他純粹記錄下人物的情感變化,讀至此,我恨不得能成為另一位少年噶瑪蘭,親身經歷如此吸引人的奇遇,記錄屬於我的蘭陽平原。

    劉尹婷/宜蘭縣蘭陽女中學生
    回到西元一八〇〇年的加禮遠社,潘新格認識了一群善良純樸的人們──自己的祖先。潘新格因此了解族人的歷史,同時拋開過往的自卑,找回了族群認同。作者除了傳達種族間的包容尊重,也喚醒我們對大自然的意識。或許在現代資本主義的社會,噶瑪蘭人的無私與知足會使他們無法在世生存,但現代人相互競逐也沒有真的好好活過。正如春天所說:「花、草、鹿、人和土地,都是上天的……加禮遠社的河水和土地,不是我們的,我們不能把它讓給誰。」

    劉音仱/宜蘭縣蘭陽女中
    在歷史上,原住民族是一群備受輕視的團體,不僅是漢人與外來人的鄙視,同時還有本身族人的不接納,種種跡象都導致了原住民文化失傳,好比本書裡的噶瑪蘭族。全書藉由噶瑪蘭少年為主角穿越回到過去,過程除了體驗過去噶瑪蘭族的文化與習俗,還帶領讀者了解噶瑪蘭族的風俗民情。更藉由今昔之間的對比,表現關於族群尊嚴、土地正義的問題。

    得獎資訊

    ★宋慶齡基金會文學獎銀牌獎
    ★金鼎獎兒童讀物推薦
    ★「好書大家讀」年度好書
    ★入選「臺灣兒童文學100」
    ★「青春久久」99本文學好書
    ★入選「性別教育平等優良讀物100」
    ★新北市滿天星閱讀優良圖書
    ★臺北市國小兒童深耕閱讀計畫推薦好書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7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