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外國人閱讀的法國歷史學家
★當代感官史巨擎阿蘭.柯爾本撰述,第一本關於樹的情感年表!
2013威立雅基金會環境圖書獎*
(*全球能源轉型標竿企業威立雅基金會,為支持促進公眾認識地球面臨的挑戰的作家和出版商,所頒發的獎項)
如果你對穿過樹葉的光線很敏感,
如果松樹的香味讓你感到興奮,
如果你曾經擁抱過一棵樹……這本書就是為你而寫的。
對於樹千絲萬縷、難以言說的感受,最全面的源頭筆記!
★★美國國家獨立出版傑出獎決選作品★★ 為何變胖容易減肥難? 明知不可行,卻還是停不下嘴、吃不停? 甩油、甩糖、降血壓,現代人擺脫不了的三高困擾,背後有何奧祕? 這些問題,原來竟有同樣的答案! --------------------------------------------...
你或許會認為,孔雀的華美尾巴是演化的成就, 若純粹從美學觀點來看,確實如此。 但如果是一隻有自省能力的孔雀,恐怕就無法對此有認同的熱情…… ★怪誕又令人腦洞大開的演化案例與BUG★ 如果有什麼能囊括一切的說法, 那就是演化並非朝著哪個方向前進。 相反地,天擇漫無方向、被動且不講道德, 而且有可能...
「我們終歸要回到細胞」 我們得要了解細胞,才能了解人體。 我們需要它們,才能了解醫學。 但最基本的是,我們需要細胞的故事,來講述生命和我們自己的故事。
解剖鯨魚,是一種怎樣的日常? 日本解剖鯨魚次數最多的研究者田島木綿子, 用滿身臭味與汗水寫下的真實故事, 一本結合奇聞、汗水與知識的科學散文!
在動物的字典裡,生存就是「戰」?! 邵廣昭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榮退研究員 黃貞祥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GENE思書齋齋主 黃一峯 金鼎獎科普作家/自然教育工作者 ──有話好說推薦 💥領域之爭、強迫交配、冷暴力排擠、繼承爭奪戰…… 生態學者細看各種動物行為,探究牠們為何而戰、為...
面對「人類世」 潛入深度時間,見證大自然的冰與火之歌! 邀你沉浸閱讀、一瞬穿越時空 走進地球46億年創造、滅絕、再創造的生命劇場 預見未來10億年生命圖景!
動物流露出的每個意願都是「善意的」,而這種「善意」其實是人類早已失去的樂園。 當代動物行為學世界權威、諾貝爾獎得主康拉德・勞倫茲繼《所羅門王的指環》後最膾炙讀者、溫暖人心之作。勞倫茲以從小飼養貓狗親身經驗,及其日後從事動物行為科學研究,進而解開人和貓狗間親密的情感之謎。
獲普立茲非文學獎、《衛報》新人奬、《紐約時報》年度好書 《衛報》評審盛讚:(本書)應該提名「僅此一部作品獎」! 穆克吉:「寫《萬病之王》耗盡了我所有故事,沒收了我通往寫作國度的護照,扣押了我未來做為作者的權利,我再沒有事物要說了。」
《賈伯斯傳》、《達文西傳》作者最新力作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珍妮佛.道納傳記,她的研究足以改變人類歷史!
「放棄魚類之後, 我看到了世界的本質, 是一個擁有無限可能的地方……」 曾獲「廣播界的普立茲獎」皮博迪獎 科學記者露露.米勒震撼國際媒體的處女作 揉合人物傳記╳自然科普╳自我成長 關於愛情、人生的真相,以及對科學的驚奇執著 一本難以界定,卻感動人心的奇書! ★《歐普拉雜誌》盛...
小心有毒?! 卸下防備(牠們又不會從書裡跳出來咬你)、拋開恐懼(這些生物遠比你以為的有趣) 全面扭轉你對有毒動物或毒液刻板看法的一本書
如果只當個宅宅,怎麼能認識世界呢? 難得一見的植物民族誌 每種植物都有自己的故事 十名探險家、十場冒險、十多種植物~ 知識量豐富、故事引人入勝,令人興奮不已
第一本詳細介紹本土行道樹的自然圖鑑,帶你由都市開始認識自然。 ● 以百科全書式的總論,詳細介紹行道樹的結構與功能、栽植歷史與保育維護 ● 具有最多檢索方式與速查表,能由花色、花季、葉形、樹形等特徵快速查詢 ● 提供全台行道樹觀賞路段,方便讀者就近尋找居家附近的美景
◎每一種人類的情感,都可以透過樹來表達
樹總是令人著迷。它源源不絕的生命力既是生命的起源,象徵著神聖和永生,更反映人類文明的軌跡,與普遍的情感經驗。
人身上潛藏著樹的原型,而樹以智慧牽引著人的生命經驗,兩者在物理、精神和情感上融通共感,密不可分。
因此無論是神聖的橡樹、哀戚的柳、孤高的石松……人類愛樹,多半是出於一種精神需求;而每個人心底,也永遠有一棵樹扎根。
◎樹撩撥人的情感,引發各種想像
從古至今,人們對樹木浮想聯翩,引發的想像多不勝數:
•生命樹:伊甸園中央聳立著「生命樹」,樹上結有十二棵果實,代表十二個月,葉子醫治聖人,為他們免除肉體老病,賜予他們青春永駐。
•引誘之樹:「知善惡樹」是天堂裡最出名的蘋果樹,它的果實美麗又可口,亞當與夏娃明知不可為,卻吃下禁果,被逐出伊甸園。
•羞恥樹:伊甸園裡有一棵有靈魂和眼睛的「羞恥樹」,會表達恐懼、感到羞恥,是現代人害臊的始祖。
•惡魔之樹:傳說睡在胡桃樹下會發燒、頭疼,或在睡夢中被邪靈附體,其樹根毒性尤強,能讓鄰近牲棚裡的動物暴斃,該納入撒旦的植物志。
•會做夢的童話樹:安徒生童話裡有棵愛思索的老橡樹,它在聖誕夜被狂風暴雨連根拔起之前,於酣眠中回想自己的一生,做了最後一場夢……
•善妒的樹:波斯王愛上了一棵秀麗的懸鈴木,每天都去親吻它,睡夢中也只見得到它,最後這位偉大的君主在摯愛的懸鈴木懷抱中斷氣……
•葡萄樹女:傳說中的「葡萄樹女」嫁接在葡萄樹上,個個美貌無雙,指尖到頭頂都是葡萄藤蔓。她們親吻經過的男性旅人,兩個倒霉鬼的生殖器被綁住,變成葡萄樹。
◎樹所引發的感官世界
翻開這本書,你會看見一棵樹是如何與你溫柔繾綣,有時又令你動魄驚心。
如何一方面令你恐懼戰慄,一方面又讓你心生嚮往。
•永生的嚮往:樹木擁有不屬於人類的時間性,將世間記憶濃縮在年輪裡,激發人對永生的嚮往。
•顫慄恐懼:有些樹天生有毒、萬年長青,彷彿與惡魔簽下契約;有些樹渾身是刺、妖形怪狀,被視為邪惡樹木,令人恐懼、毛骨悚然。
•喚起回憶:樹令人想起童年時光,喚起溫柔的回憶,促發非自主的記憶。
•愉悅的慰藉:樹蔭帶來的隱蔽快感,提供人愉悅的慰藉,這樣的簡單樂趣,被視為幸福的頂峰。
•神聖情懷:樹是天地間的信使,能與靈魂交流、傳達神諭,引發神聖的崇敬情懷。
作者是當代感官史巨擘、專研人類感覺的歷史學家,邀讀者走訪令人激動了數個世紀的樹木。
本書談論的不是植物學意義上的樹,而是樹對於人的文化意義。
書中按照年代順序,羅列歷史上聆聽樹木祕密語言的人們,所被勾起的情感與悸動──從伊甸園的蘋果樹到奧維德、普魯斯特、雨果、梭羅和達爾文,每章依不同的情感主題書寫闡釋,勾勒出前所未有的樹木情感年表。
在這段豐富迷人的樹木感官之旅中,你會發現樹木的每一道弧線都是祈禱,每一片葉子都是一種聲音,回應我們體內的一個欲望;
並從而理解到,人類是如何讓樹木成為我們亙古的知己,以及永恆神聖的生命導師。
◎關於樹,你不知道的事
•楓丹白露森林的每一棵橡樹都有自己的名字。
•在法國的孚日省,人們會通知花園裡的月桂樹主人已死。
•人們建造柳條穹頂的植物大教堂,在橡樹洞裡建造房間宴客。
•有人嘗試將身體嵌進樹皮,甚至在臨亡前希望自己的基因能傳遞進墳樹……
•用雙唇親吻苦澀卻光滑的樹皮,會感到我們是同樣土壤孕育出來的孩子。
•躺在山毛櫸林中,吸進春日的暖空氣,你會體會到與大自然的靈魂相通。
•多虧樹木,我們可以用生命而非知識去喜愛、思索、默想,就像以往在伊甸園本該是這個樣子。
各界好評推薦
(按姓氏筆畫排列)
李作婷/植物考古學家
李惠貞/獨角獸計畫經營者
徐嘉君/《找樹的人》作者
陳大為/臺北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
黃貞祥/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董景生/臺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
詹鳳春/臺灣第一位女樹醫
楊智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助理教授
謝金魚/歷史作家
媒體好評推薦
「柯爾本這本充滿感官體驗的樹木百科全書,徹底反映人類的靈魂……」──《觀點報》
「感性的歷史學家柯爾本以優美的文筆,破解文人、哲學家、博物學家與藝術家面對樹木時的感受。」──《國家地理雜誌》
「柯爾本描敘人類感覺歷史的能力,無人能出其右。」──《費加洛雜誌》
「前所未有、內容豐富的研究。」──《世界報書評》
讀者好評
•小心!這是一本會讓你流連忘返的書,它會帶你從一個樹木分支來到另一個分支,就像樹上的男爵那樣,樂而忘返。
•這本書可以陪伴你一整個夏天,翻開它,誦讀其中援引的詩句,最終會了解人類是如何讓樹成為我們的知己、情感與智慧的源泉。
•無論是被詛咒的、令人不安的、神聖的、奇妙的、陰暗的、可供做白日夢還是色情的樹,透過本書的引介,你會知道樹木從古至今所有的故事。
作者簡介
阿蘭.柯爾本(Alain Corbin)
1936年生於法國奧恩省,是法國19世紀歷史的專家,曾任教法國杜爾大學、巴黎第一大學等,也獲選為法國大學科學院(Institut universitaire de France)院士。
極少歷史學家能像他那樣享譽國際,因為他總能從新穎獨到的角度研究感官體驗的歷史,被認為是專精於研究人類感覺(情緒、情感)的歷史學家,極力發掘過去的感官世界,被譽為「最多外國人閱讀的法國歷史學家」。
他大部分的作品著重於分析性、愛、恨與身體對歷史研究所帶來的影響,而研究焦點則放在人們對感覺的使用,以及法國社會和社會想像中所呈現的文化形式。此外,亦曾為文探討「表象史」(history of representation)在歷史書寫中的理論基礎。
著有多本感官歷史的專書:《樹蔭的溫柔》《歡場女孩》《惡臭與芬芳》等。
譯者簡介
張喬玟
淡江大學法文系畢業,二○○二年前往法國,入巴黎第四大學就讀。目前長居瑞士。譯有《樹蔭的溫柔》《好聲音的科學》《對面的瘋子:解讀我們日常的瘋狂》《地心探險記》等十餘本書。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