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的旋律(全新修訂版)
0 篇書評

氣血的旋律(全新修訂版)

  • 出版日期: 2022/10/04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4.6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eISBN: 9786267206195
  • ISBN: 9786267118986
  • 字數: 52,893
紙本書定價:NT$ 350
電子書定價:NT$ 350
電子書售價:NT$ 245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氣血共振理論先行者  脈診奠定醫理未來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物學物理博士
王唯工教授  35年科學脈診心血精華
改寫近代西方血循環理論
重新定位中醫氣與經絡共振的科學脈絡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出版日期:2022-10-04
    電子書: NT$ 364

    【二十周年紀念全新修訂版 收錄珍貴手稿照片】 氣血共振理論先行者  脈診奠定醫理未來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物學物理博士 王唯工教授 35年科學脈診心血精華 改寫近代西方血循環理論  重新定位中醫氣與經絡共振的科學脈絡

  • 特價 電子書: NT$ 218

    人的老化程度與年齡無關, 營養做好、放鬆做對、運動做滿, 你也能健康活到120歲!   自然醫學博士陳俊旭指出,身體就如同一間隨時在「破壞」與「建設」的房子,所謂老化,就是人體裡的破壞大於建設,若能用對方法,讓體內的建設大於破壞,自然能減緩老化,甚至變得更年輕!   逆轉老化,從調整健康觀念開始!

  • 電子書: NT$ 360

    暢銷十逾年,第一本結合巴赫花精與中醫針灸理論的重磅經典 中文版首度上市 38種巴赫花精X 14經絡應用X 實體解說圖片

  • 電子書: NT$ 180

    了解致病之因,才能有效治未病! 以脈為師,以脈波為鑰,重啟傳統醫學中被遺忘的珍藏。 《內經》中很多見解為中醫之基礎,且經過兩千年至今仍屹立不搖,但從《傷寒論》以降,中醫之發展始終沒有與時俱進,未能建立客觀的指標與精確的定位,而難以與西方醫學相較。 本書追逐著脈象的變化為綱,圍繞著《傷寒論》為本;...

  • 出版日期:2014-01-21
    電子書: NT$ 86

    書中每一種疾病按照病症、病因、特點以及每一種治療疾病的藥劑配方、制用法、功效等作了系統的分析和說明,便於讀者對症查找、使用。收錄的偏方有分食療、藥療偏方驗方和特效理療偏方驗方。

  • 電子書: NT$ 175

    王唯工科學養生《以脈為師》、《以頸為鑰》系列新作!! 排濕、排酸、排毒,重點是要排出超標廢料──CO2 身體中的酸鹼平衡,二氧化碳居絕對主導地位。 食物酸鹼性只是說著好玩的,缺鈣也不是吃鈣片就能補足, 力行體內節能減碳,提高血中含氧量,減輕肺的負荷,才是保健王道。

  • 電子書: NT$ 182

    30年磨一劍!王唯工中醫科學健康系列精彩壓軸 連貫《以脈為師》、《以頸為鑰》、《以肺為宗》完整呈現 開講「腎與氣功」,從觀念篇、分辨篇,到解析篇、實練篇, 彙整30年研究精華,結合理論與例證,字字珠璣。 氣功養生重在良性循環,打造心平氣和的身體是第一步, 居家日常護心腎保健康,站坐行臥,修煉養氣,...

  • 電子書: NT$ 294

    沒有艱澀難懂的文言文、沒有莫測高深的專有名詞, 全書循序漸進、深入淺出,用最日常的語彙, 引導你進入脈象與脈證學習,領略中醫大智慧。  

  • 電子書: NT$ 280

    男性通常比較不愛看醫生,總希望自己想辦法解決;本書細談陰莖短小、勃起功能不全、早洩、遺精、睪丸疼痛、陰囊濕疹、水疝、血精症、精索靜脈曲張與男性癌症等泌尿、生殖、性功能問題,以及內分泌不平衡造成的頭暈目眩、腰痠膝軟、精衰疲勞、雄風不再等「中醫男科」問題,多數困擾都可以找到解決辦法。 書中詳述辨證、檢...

  • 電子書: NT$ 280

    大多數男性過了四十歲以後,就或多或少都會出現前列腺問題,其中以攝護腺肥大導致頻尿、尿不乾淨,及服藥後影響性功能最令人煩惱。動手術雖能立刻改善,但新法一次要十多萬,幾年後還可能復發;還不如利用本書提供的自我改善之道來得安全有效。 其他如赴其他地區工作感染性病,以及罹患慢性病與外傷時如何享受性生活等,...

  • 電子書: NT$ 294

    健康的粒線體可以幫你 強化免疫系統.常保腦力清晰.關閉疾病基因 新陳代謝疾病、免疫系統疾病 甚至是癌症、精神疾病等,看似原因各不相同 但最新醫學研究發現 這些疾病都和細胞中的粒線體受損息息相關 幸運的是,只要透過飲食、運動、作息、磁場與日照,修復粒線體 就可以從細胞開始,重拾健康

  • 詳細資訊

    「氣行血」,氣血共振解開血液循環的奧祕。
    血液為生命之泉源,心臟為血液之幫浦。
    破解三大現代疾病,提出病毒、高血壓、心血管堵塞的辨證論治。

    《氣的樂章》、《水的漫舞》延伸巨作
    揭開氣血共振的奧祕!

    王唯工教授繼《氣的樂章》、《水的漫舞》後再提出身體這個複雜的系統,究竟輸送血液的方式為何?《氣的樂章》中提出「氣」的觀念,指出共振是氣的源頭,因為是在最好的共振狀態,所以血液可以用很小的能量輸送。氣就是在血管及血液中傳送的聲波,本書將這個聲波在血管中的共振,與整個身體的共振做了更精確地描寫,王唯工教授延續氣與經絡共振理論,為發揚漢唐醫學的又一「氣」與「血」的響宴。

    人類本身的氣血共振特性,係取決於以氣為藍圖的循環系統,這是從胚胎時期就已經開始的。透過這個循環系統,血管與血液提供了全身所需的氧氣與營養。本書解析血液運行的分配與調控,並深度探討了病毒感染 、高血壓、心血管堵塞在脈診臨床上的全新發現及其成因:

    一、 病毒感染最可怕的地方在於免疫力降低及血液流動遲緩所引起的各種併發症,感冒就是最耳熟能詳的一個例子。

    二、 高血壓最普遍的成因,是腦子缺氧。腦子缺氧可能是許多老化或慢性病的共同起源,其中失眠、老年癡呆、高血壓、腦中風等大病。高血壓的另一個同樣重要的原因──肺功能不良,造成交換氧氣能力不足。

    三、 俗稱心肌梗塞的心血管疾病也是人人談之色變的無形殺手,一旦發作,不死也半條命,透過脈象比對,病患血液的堵塞點在中焦、在肺經,與膀胱經的交會點附近,也就是中醫所指之膏肓。

    從脈診看病毒、高血壓、心血管堵塞在臨床上的發現及其成因

    病毒感染
    當人體受到病毒的感染,免疫力受到壓制,身體的反應與休克是有些相像的。當身體大量失血時,循環系統會關閉到手腳、消化系統等次要的組織,只維持心肺、腦幹等呼吸及循環的最原始功能。而對抗傷寒則是比較溫和的調整,可視為輕度的休克,血液也以維護心肺等重要器官為主,其他的功能,就以最低血液試著維持。當病毒急性感染時,免疫力就受到抑制,如果變成慢性而長期的感染,則可能併發甲狀腺功能、肝炎,甚至糖尿病、老人癡呆等更嚴重而難以恢復的慢性病。

    高血壓
    高血壓的可能成因,簡單來說是因為重要器官缺氧,而且這個缺氧狀態已無法以大小動脈的微調以及心臟壓出血壓波型的調整,來達到提供更多氧氣的目的。生理只好以病態的方式來補救這個器官的需求──升高血壓。引起高血壓最普遍的原因──腦子缺氧。腦子缺氧可能是許多老化或慢性病的共同起源,其中包括失眠、老年癡呆、高血壓、腦中風等大病。高血壓的另一個同樣重要的成因──肺功能不良,造成交換氧氣能力不足。當肺功能不良時,血液供應雖然沒有問題,但是血中的氧氣濃度卻不高,在血液的含氧量不夠的情形下,只好以增加供血量來補救。

    心血管阻塞
    俗稱心肌梗塞的心血管疾病也是人人談之色變的無形殺手,一旦發作,不死也半條命。這個病可能就是古人所說的「病入膏肓」。在比對了病人的脈象後發現,血液的堵塞點在中焦、在肺經,與膀胱經的交會點附近,也是就中醫之膏肓所在。因為係血流堵塞的部位,病患在此位置附近的穴道,都會有瘀而呈黑色或暗紅色。這提示了經絡及臟象的觀念,以及內臟疾病可以外治的可能。要治療心肌梗塞,一方面要服用增強第四及第七諧波能量的歸經藥方。同時也要以外治方式將在膏肓附近穴道的瘀以外力協助化去,就能很快獲得改善,再經由脈診追蹤就能痊癒。

     

    作者簡介

    王唯工

    台灣大學物理系學士、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1969年因為對中醫感到興趣,放棄了史丹福及耶魯而選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生物物理系,主攻神經科學。1973年獲博士學位。曾任中山大學物理系創系主任、陽明大學醫工所所長,並於台大電機系醫工組任職,在中國醫藥學院中醫所授課五年。1988年首次製成脈診儀,在台大醫院、榮總、中國醫藥學院等多處與西醫會診,並與中醫黃維三、林昭庚、張步桃、張家訓、潘念宗、胡秀卿;西醫鐘傑、崔玖等先進合作研究。 在醫學工程領域多次獲國科會傑出獎,且因脈診之相關發明獲經濟部發明獎。其發明上的貢獻連續收錄於Marquis世界名人錄。
     

    媒體推薦

    專文推薦

    臺大榮譽教授 李嗣涔
    古典針灸派傳人、《經絡解密》系列書作者 沈邑穎醫師
    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司長 黃怡超(按姓氏筆畫序)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69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