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很當下;是它永遠在探究,而不願給出答案。
劇場裡,通常舞台上是被看;其實,觀者才是被看的對象。觀與覺如是有了辯證。
故事就是人物,人物就是故事 ˙以《故事的解剖》暢銷全球25年,好萊塢編劇教父最新力作 ˙英國《衛報》讚譽:「亞理斯多德後最有影響力的故事理論家」 ˙2017年榮獲Final Draft編劇專業獎項Screenwriters Choice Awards之終身成就獎
★從故事淘金,IP創作時代來臨! 南韓IP強勢輸出國,漫畫/小說創作、商業連載經驗公開 ★一本令網路小說、漫畫創作者相見恨晚的實用案頭書 內容創作者都想取經 ★含金量超高:解答58個網路漫畫、小說作家最想問、沒人教的難題 ★收錄超實用學習單,現學現用:濃縮業界打滾多年實戰精華
以《故事的解剖》暢銷世界20年,好萊塢編劇教父【故事學三部曲】之二 史上第一本! 電影、電視、舞台劇、小說 對白寫作的創意指南 ★ 特別收錄「馬上診斷你的對白寫作技巧 +想寫出好對白,先問自己這些關鍵問題!」拉頁解說★
.2020年《寄生上流》拿下坎城影展金棕櫚獎,以及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導演與最佳原創劇本獎 .2021年Netflix影集《魷魚遊戲》紅遍全世界,也贏得美國電影學會電視類特別獎,更是首部入圍美國艾美獎劇情類影集主要獎項的非英語劇集 .2022年的坎城影展有5部韓國作品應邀競逐獎項…...
「那就一年時間,讓你變成編劇。」 「一……一年?」 一個夢想成為編劇、卻毫無基礎的女孩詠琪,遇上一位一年便能寫二十本電影劇本的面癱大叔高明,兩人的編劇課程,便在喧嘩聲與碰杯聲此起彼落的熱炒店,隨著炸物、肥腸和魚蛋沙拉等一道又一道料理的誘人香氣中展開……等一下,為什麼要在熱炒店開課?叫人放棄夢...
美國暢銷20年 脫口秀表演者、主持人、講師 以及想要一開口就逗人笑的你必讀 上台時,想成為HOLD住全場的哏王嗎? 在茶水間,你的笑話讓空氣凝結了嗎? 聚會場合中,怎麼跟任何人都能談笑風生? 培養幽默感成為你說話、職場、社交的超能力!
動畫《網球王子》《遊戲王》 音樂劇《美少女戰士》、《HUNTERXHUNTER獵人》 日本著名音效指導、舞台導演、劇本作家、演員…… 平光琢也告訴你: 成為人氣聲優 第一線就是需要的是這樣的人 配音演員∣動畫∣戲劇∣表演∣自媒體工作者 精準打造聲音的表情!從現在起非做不可...
▍艾美獎編劇,教你成功塑造人物的法則 ▍ 前華爾街律師轉戰影視王牌編劇, 個人劇作生涯8度問鼎全球指標艾美奬,4度摘下最佳編劇獎項。 主持人大衛•萊特曼、製作人勞倫斯•奧唐納 演員傑米•福克斯爭相合作的御用劇作家。 作者山迪•法蘭克告訴你 劇本、改編、續集以及翻拍......什麼樣的故事,人們...
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出版「傳統藝術系列」叢書第15本《島嶼歌戲:王金櫻世代》,為國內知名戲曲學者徐亞相教授,歷經一年的訪談後,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平實溫潤的筆觸,佐以三百多張珍貴的歷史照片資料,感性地描繪出歌仔戲資深藝師王金櫻一生的舞臺生涯與劇藝風華。
楊景翔演劇團叫座好戲《單身租隊友》系列劇本套書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台北電影獎最佳編劇吳瑾蓉大鳴大放之作! 詼諧帶淚,字字金句、寫實淋漓! 深入刻畫當代都會的生存面貌,直面愛情叢林中的現實生態
劇場,很當下;是它永遠在探究,而不願給出答案。
劇場裡,通常舞台上是被看;其實,觀者才是被看的對象。觀與覺如是有了辯證。
如是,恰如莊子在〈齊物論〉中所言,罔兩問影子說:剛你行,現又停;剛你坐,現又站,你為何總無堅定之己見呢?影子回答:我又怎麼知道何以如此?
影子有說等於沒說,因為它只有提問,而沒有答案。
作者簡介
鍾喬
「差事劇團」藝術總監。1956年生,台灣苗栗客籍人士,作家、詩人、戲劇編導、社區劇場策劃人及輔導人。曾於「人間雜誌」任職。1989年,經陳映真老師引介至韓國參加「民眾戲劇:文化訓練者的訓練工作坊(People’s Theatre: Trainers’ Training Workshop)」,開啟民眾劇場思維與行動;後結合「菲律賓教育劇場(PETA)」以及巴西的奧古斯都.波瓦(Augusto Boal)「被壓迫者劇場(Theatre of the Oppressed)」兩種模式,展開劇場實踐。著作包括劇本選輯、報導文學、詩集、小說、戲劇論叢、散文等多種。1990年起,從事民眾劇場工作;1996年,成立「差事劇團」直到現今。著重論述及劇場編導雙軌互動並行;除例行的年度戲劇演出外,並以互動式劇場推動社區/災區/少年監所以及相關環境再造的文化行動。並開展亞際“Inter-Asia”劇場的連帶。
* 2016,客家電視台《如影而行——鍾喬與差事劇團》紀錄片入圍金鐘獎
* 2017,第21屆台北市文化獎得主
在這些劇本中,我們聽見瘖啞、殘喘的聲音,看見離散、飄移的身影,也讀到充滿理想熱情的詩,見證堅定不移的反抗姿態,在這個經常性地讓人無奈的世界裡,我因此而不感到孤寂。——陳正熙(劇評人/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助理教授)
被國家淹沒的身影要由劇場的左眼重新照見,在鍾喬的作品中,所有的述說與歌唱都必然是對歷史的再行動。——汪俊彥(劇評人/戲劇學者)
這裡是劇作家耕耘逾三十年的詩境,恰恰扣足了台灣在全球化浪潮衝擊下浮沉、搏鬥的現實光陰;這裡有著難以盡數的一組戲劇人物,要在你我的展讀下,再一次逆光前進,叩問未來。——姚立群(牯嶺街小劇場館長)
在一堂文化行動課程初識鍾喬後,我開始跟著他學搭台。那是於《敗金歌劇》碰觸布萊希特的經驗、《闖入,廢墟》裡窺見社會的不同尺度,和魯迅的光影。當然,還有讓我以為差事劇團何以行事的《另一件差事》。劇場之於人間還可以做什麼?鍾喬總問著。或許,這劇本選輯恰是面向這些課題時,「從未抵達、從未放棄」的註釋。——李哲宇(差事劇團團長、玄奘大學影劇藝術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多年來,鍾喬的戲劇作品總是讓人耳目不暇、心腦滿實,在觀看演出的當下,總會隨著幽魂般的人物、層層交織的情境、魔幻寫實的詩與樂,如入五里霧中的迷宮;但有一件事是確定的,他會帶著我的理性意識向左轉。欣見這部劇本集,這次我可以自由調配閱讀的速度,重新感受鍾喬在紙上如影而行的文字濃度。——于善祿(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助理教授)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